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范振喜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范振喜精神是什么实用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6范振喜心得体会范文简短范振喜精神是什么实用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范振喜心得体会范文简短范振喜精神是什么实用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军人英模个人先进事迹1曾经他们临危不惧,接受血与火的洗礼;他们曾经搏击风云,经受名与利得考验。而今,他们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带着军人的刚毅和果敢,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敬业奉献,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神圣的国土资源事业。这就是__国土资源系统的复转军人集体。----在__国土资源系统,从局长到科长、所长,再到科室业务骨干、基层同志,每一个岗位,没一个环节,到处都有“军人”的身影。据统计,在__国土资源系统的部队转业退伍军人达106人,占全局干部职工总数的二分之一。近年来,该局结合国土资源工作特点,注重发挥退伍军人吃苦耐劳的特长,先后有10多名复转军人走上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岗位,有150多人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全面展示了国土卫士的良好文档,供参考2/16好社会形象。----雷厉风行兢兢业业的排头兵----熟悉了解__县国土局的人都知道:这里当过兵的人多,班子成员中就有两个“兵”。局长__从1994年踏入国土部门20年来,历经矿管局副局长、国土局副局长、局长三个岗位的历练,虽然岗位不同,但当兵的作风改不了——雷厉风行、脚踏实地。不喜欢流于表面形式,不摆架子说空话,九喜欢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办理业务,带头亲力亲为,和下属连轴转,事情没做完经常加班加点,项目资金一定要跑下来;管财务,精打细算,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对待有能力的职工,爱护有加,提拔任用。大家都爱跟他共事,都爱跟着他干,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一批有能力工作实绩突出的年轻人被充实各个重要岗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纪检组长__服役近20年,两次荣获三等功、多次获得部队嘉奖。转业后,被安置到县国土资源局工作,仍然保持着部队的优良作风。参加工作以来,他积极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该局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在《中国国土资源报》、《__国土资源》、《__日报》、《__日报》等刊物上发表通讯和新闻稿件等300余篇。因为秉公办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得到了同志们的尊敬、拥护和信任,更是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认同和充分肯定,2008年被提拔为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最近两年,是国土部门发展最快、各项事业成绩最辉好文档,供参考3/16煌的时期,这些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作为为官的人,也许有人说他们倔强执着,但这就是军人的本性,正是有这样的带头人做榜样,上行下效,国土部门良好风气蔚然成风。----勤勤恳恳默默无闻的卫士兵----在这支军人队伍中,有17人担任科室和乡镇国土所负责人,而且都是从最基层的国土员一步步成长起来的。离开训练场走向国土部门的新岗位,知识、业务都要从头学起,他们其中很多人原本文化水平并不高、书本知识少。但他们都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学,向前辈学、向同仁学、向书本学,就一定会掌握各种知识,胜任本职工作。每年,参加系统和单位各种培训达20余次,自学大专学历达到50多人,取得大学专科本科文凭90多人。更可贵的是,他们深知:转业进入国土部门不容易,应该万分珍惜这份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精神和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不论是容易的事还是难事,也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时时刻刻为国土事业添砖加瓦,不论是宣传国土法律法规还是在土地执法的第一现场,最活跃的就是他们的身影。监察队副队长__也是一名军人出身,军旅生涯锻炼了他坚韧的性格,自进入国土部门工作以来,从基层所职员到所长,从所长成为执法监察队副队长,他一直身先士卒、不畏强权、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秉公执法,对违法者的物理要求毫不畏惧、从不妥协,多次顶住同学好友和各级领导打招呼、批条子好文档,供参考4/16的压力,带领大队全体人员严格执法,并积极探索创新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监察效能,不断提升执法监察水平,保证了执法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在维护国土资源法律法规、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军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英姿,有效保护了国土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服从命令”,军人的天职。如今,只要是工作,有任务,他们会全力以赴,不折不扣的完成。在他们身上,我们时时刻刻看到的是军人的本色没变,感受到得是他们的品质可贵。----为难时刻军人挺身而出军人英模个人先进事迹2刘书勤是一个传奇式人物。当兵第二年,他就身兼三个班的班长、连队给养员和团支部书记等职。退伍后从一个年收入不足__元的砖窑厂工人,迅速发展成拥有自己运输专线的全村首富。临危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硬是将一个派性严重、矛盾突出的上访村带成了全省有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素质过硬的兵退伍后也要干出过硬的成绩。1982年底,血气方刚的刘书勤离开生养自己的家乡——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十八里河镇刘东村,应征入伍来到广西贵县某部服役。那时好文档,供参考5/16部队条件差、任务重、训练苦,可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犟劲,新兵连就以全优的军政考核成绩拿到了营嘉奖,下连不久又被选派到师卫生员训练大队学习,结业时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学兵,并被大队长指名留下来当教练班长。第二年,新的一批卫生员过来培训时,刘书勤被指定担任师直属队训练班的教练班长。没出一个月,无论是内务评比、行政管理、军事训练还是专业基础考核,刘书勤带的班都走在了全大队的前列。此时,集团军直属队下来代培的学兵自认为是上级机关人员,不听招呼,管理混乱,训练大队领导经认真研究后,决定让刘书勤兼任该班班长。刘书勤把铺盖搬过去后,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两星期就改变了该班的落后面貌。后来,训练大队临时组建的饮事班保障不力,饭菜质量较差,大队领导又让刘书勤兼任饮事班班长和给养员,他大胆管理、科学调配,第二周就让伙食有了质的提升。因为组织协调能力强,训练大队领导后来又让他兼起了团支部书记等职。经过部队几年的精心培养和艰苦磨炼,刘书勤被打造成军事素质过硬、思想作风优良、个人能力全面的优秀骨干。为积极投身社会经济改革大潮,1985年底,刘书勤决定退伍返乡大干一翻事业。满怀信心的刘书勤回到阔别三年的家乡后,呈现在眼前的仍旧是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刘东村。因为入伍前是农村户口,退伍后他无法被安置,只好到村办的砖窑厂去上班。身好文档,供参考6/16材魁梧、浑身是力气的刘书勤每天早出晚归,放土、打坯、码窑、出砖,什么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可辛苦一年下来,能拿到的报酬还不足__元。这个结果让刘书勤很失望,但不服输的他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穷则思变,他不想一辈子耗费在又苦又累却收效甚微的砖窑厂里,他要用自己在部队练就的本领尽快发家致富。接下来的日子,刘书勤没事就向别人打听致富的门路。在一次与来砖窑厂送煤师傅的聊天中,得知搞运输收益快且有不错的前景,他立即向亲朋借来10000元、贷款__0元,买了一辆3吨的小型运输车,第一年就赚了15000多元。尝到甜头的刘书勤随即卖掉了小运输车,换成一辆5吨货车,3年时间还完贷款后还净落50000多元。紧接着,他又换成一辆解放牌大型货车,专门跑郑州至广州的长途,去时送当地生产的磨料微粉,回来拉广州生产的电器,效益十分可观。几年下来,不仅自家翻盖了楼房,而且手头也有了30多万元的积蓄,成为全村的首富。腰包逐渐鼓起来的刘书勤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村里几个贫困户一直是他牵挂的对象。逢年过节他总会掂着礼物前去看望,临走再给些钱让他们添置生活必须品。刘双林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全家人长年住着窝棚、吃糠咽菜,老婆受不了这样的苦日子离家出走,撇下的两个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还没一件像样的衣服,大冬天常常光着脚板满村跑。刘书勤看在眼里、好文档,供参考7/16疼在心上,他及时为刘双林的两个孩子买了几套新衣裳,并负担起他们的全部学费。剩下来如何解决刘双林家的住房问题成了刘书勤的心病。那些日子,他经常往村委乡镇跑,及时反映刘双林家的实际困难,争取建房救助资金,并拿出自己的部分积蓄,亲自操办帮刘双林家建起了一座二层小楼。竣工那一天,刘双林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刘书勤无私帮助贫困乡邻的感人事迹也很快被十里八乡的群众传为佳话。村民信赖的支部书记一定要带出过硬的村班子刘书勤富了,他也帮助部分村民脱了贫。可当时的刘东村,依然是个派性严重,矛盾突出的贫困村。村两委班子缺乏凝聚力,人心涣散,经济发展缓慢,两年内村两委班子换了4次也没能解决实际问题。村民怨声载道,成群结队到省、市、区告状,仅1000多口人的小村子却成了远近闻名的“上访村”,上级领导一提到刘东村就头疼。1999年10月,具有较高群众威望的刘书勤当选为刘东村支部书记。“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在干部。”上任伊始,刘书勤就暗暗给自己定下目标:一定要带出过硬的村班子,让全村群众过上富有、和谐、幸福的生活。刘书勤是土生土长的刘东村人,村里的一草一木他都非常熟悉。上任后,他深知当下的首要任务是解决村子里的稳定问题。刘书勤广纳贤才,公平用人,大胆启用4名年富力强、素好文档,供参考8/16质较高的退伍军人进入村支委。刘书勤用两天时间将支部一班人的思想统一后,就安排大家分头到村民家中走访,与群众促膝谈心。经过十多天的调查了解,村里的矛盾症结逐渐浮出水面,原来村里的大沙交易市场是影响全村团结的罪魁祸首。大沙交易市场占用村里的公共用地,规模大、效益高、赚钱快,郑州市政建设需要的大部分沙子都在这里交易完成。然而,这么大的一个经济实体,却没有带动村子的任何发展,广大村民更没有得到半点收益。大沙交易市场初建时,因不知效益如何,所以承包费极低。后来村民们发现这是一个快速挣钱的好门路,纷纷要求承包。村干部无法公正处理,只好将沙场收为集体经营,但因账目不明,群众依然没有得到任何实惠,所以就继续上访。两年内村里调整了4任班子,均因大沙交易市场而起,但由于办法不活,用人不公,矛盾越积越多。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刘书勤随即召集班子成员商量对策,最终决定将大沙交易市场实行对外公开招标,谁出的钱多谁承包,账目全部公开,收益归村里所有。此外,他们还将村里的遗留问题进行一次性清理,对以前承包村里其他公共经营场所人员,限期交纳拖欠的全部承包费。提前交纳的可给予适当奖励,并在下次承包时给予优先考虑。过期不交的,立即集体解除其承包合同,并及时转包给出钱多、守信誉的村民。通知公示后,经多次上门做工作,村民刘文海在期限内即不交费也不交地,刘书勤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强行将其承好文档,供参考9/16包的土地进行翻耕收回。大家一看刘书记动了真格,纷纷交上了拖欠的全部承包费。村里将所收费用一部分支付了以往拖欠给村民的勤杂工钱,剩余的留作村里集体创业的启动资金。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有效地化解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刘书勤趁热打铁,隔三差五到村民家中串门谈心,灌输团结、和谐理念,解决邻里之间纠纷,从思想上淡化了全村之间的派性意识。有战斗力的班子必须让贫困村民过上和谐富裕的生活村里形势稳定后,刘书勤及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发展经济上。他认为,只有村民富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文明意识增强了,才能真正改善村子的建设质量。__年3月,刘书勤在换届选举中再次以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在新一届领导班子首次会议上,刘书勤让大家积极讨论,如何发展村经济才能使村民尽快富裕起来。当时,村集体经济还非常薄弱,村干部的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要想快速发展困难重重。“要想富,先修路!”刘东村与外界连通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天气好时开车经过都筛子一样颠簸,雨雪天气更是无法进入,极大地遏制了村子的正常发展。村一班人意识到,要想把刘东村经济搞起来,必须先把进出的道路修好。修路需要大量资金,现在村里没钱怎么办?个别村民还没脱离贫困线,让大家集资肯定不可能。刘书勤主动承担重任,没日没好文档,供参考10/16夜奔波,一次次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协调资金。
本文标题:范振喜心得体会范文简短 范振喜精神是什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59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