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应对复杂环境挑战的途径,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认识也需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发展就需要深刻认识时代矛盾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问题导向则是推动认识革命和理论创新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路径。一、时代之问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挑战人们创造历史是通过回应时代需要、解决时代问题来实现的。时代需要反映出时代问题,时代问题体现了时代需要,把握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需要便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切入点。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如何把握时代问题、回应时代需要?21世纪的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人类新文明,认识这一历史进程的本质和规律便是时代的需要即是时代的大问题。对此问题,人们的认识状况如何,是否已经完成了认识?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经济的驱动,信息“爆炸”让人类的知识呈现指数级的增长态势,人对世界的认识也快速扩展。在知识分工细化的时代,不计其数的论著、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似乎意味着知识的快速增长以至于论者感到“词穷”。然而,如果从主观出发裁定世界,认为已经穷尽了真理,则与事实不符,而且从起点上阻止了人认识的进步。实际上,人对世界的认识永远“在途中”。世界正在发生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也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面对复杂的未知世界,探索人类历史的新道路、开拓社会主义新文明,人们正面临艰难的认识难题。在一个有着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2000多年封建社会历史、近代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全新的事业。对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探索也提供了一些经验,但是这些都不能给中国提供可以直接照搬的经验。相反,这些理论、方法和经验恰恰要求人们结合实际进行试验性的探索和创新,包括不断总结经验、排除错误进而形成新的认识,在实践探索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要复兴中华文明,要探索超越资本主义根本局限的社会主义新文明,这无疑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是古老中华文明的全新创造。这种新文明创造的基础是形成一套新的知识体系,探索并践行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凸显社会主义性质的新知识体系、新价值观,以此作为新文明的内核和基础。这其中必然包括对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改造,在现代社会生活基础上对优秀传统文化予以创新性发展,尤其包含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显然,这构成了认识上的挑战,即要求人必须在实践探索中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探索构建符合新文明方向的知识和价值体系。不论从量还是质的层面看,这都需要认识的突破。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今天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给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要求。”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论创新的关键内容是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化意味着直面东方古老文明大国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问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而以这种本土化的知识创造指导实践;时代化意味着直面时代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回答时代问题。可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体现了理论与实践互动统一的机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今天,面对前行道路上的复杂难题,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需要不断回到起点,遵循认识的规律,从问题出发、坚持问题导向。二、以问题为导向推动认识革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体现了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即在认识和解决时代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认识革命,在创造本土性知识的同时贡献普遍知识,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崭新试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五千多年中国文明的新生,这必然需要并必将创造一整套新的知识和思想体系。从此意义上说,这将构成一种“认识革命”。认识革命指对自然、历史以及人自身展开新的认识,进而通过创造新的知识实现认识上的突破。认识革命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即在长期积累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上的突变,常常表现为对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形成新认识。认识革命是一种结果,即实现了认识上的突破;同时,它又是过程和行动,即认识主体以革命性的思维探索未知世界创造新知的思想历险过程和行动。这里,“革命”常常突出了历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容易走向“意志主义”的泥潭。需要强调的是,认识革命首先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而非主观的意愿,它不可避免地体现了主体的意志,但作为一种客观现象,需要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这里所讲的“认识革命”的内涵是认识的“进步”“发展”,尤其突出了“革命性的”“突破性的”进步和发展。同时,“革命”还意味着一种思想方式,即以“革命性思维”看待世界并发现既有认识的局限。正如马克思对辩证法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人类认识中存在这种辩证逻辑,人以辩证法的批判方法看待现实进而发现其内在的矛盾和问题,由此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认识。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之一是知识进化基础上的认识革命。在轴心时代,以苏格拉底、孔子、佛陀等为代表,人类在认识世界反思自我中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模式、世界观和价值体系,构筑了古代文明的思想基础。及至近代,在各种体现“现代性”的力量共同作用下,西方率先实现了对传统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反思和重估,在持续不断的认识革命中走出了传统基督教统治下的观念世界,最终实现了思想启蒙和科学革命,进而推动了整个现代文明的诞生,这种认识革命构成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础。可见,人类新文明诞生的一个关键环节正是认识的突破。放眼人类文明史,认识革命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动力。近代以来,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是西方现代文明兴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认识革命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由此形成了跌宕起伏的世界文明史。从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看,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适时推动认识革命和理论创新是知识进步的根本规律。在对西方科学发展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库恩总结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揭示了人类认识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科学革命的规律,这其中一个关键机制是:在一定条件下现有的科学认识无法解释新的现象和问题,由此引发的危机推动了科学的革命,具体表现为理论范式的转变。库恩提出,科学革命并非如恩斯特·马赫等所设想的那样是思想竞争的结果,而是由接受或信仰这些思想的科学家们导致的。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便是一次认识革命,同时,它又在新的世界观基础上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哲学认识论。借助对以往启蒙时代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全面系统的继承,尤其是辩证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对既往思想的超越,建构了新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极大启发了世人特别是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走上自我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革命的理论,这种革命不仅体现为实践中的政治革命,还首先表现为认识上的哲学革命。这是因为旧世界的旧制度同时为旧的观念体系所维护,旧的意识形态通过教化人的思想而使其成为旧制度的维护者,因此革命首先需要将人从旧思想观念的牢笼束缚中解放出来,让被压迫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如此才能走向寻求解放的革命道路。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决裂”的思想:“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现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现最彻底的决裂。”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克服了青年黑格尔派停留于意识、哲学批判的局限,而是将它们融入实践活动中,如此才找到了现实的道路。不同于以往的哲学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实践认识论的新思维,揭示实践中的时代问题、以实践推动认识发展进而解决时代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认识方法论。它将实践引入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从而实现了对哲学世界观的革命性突破。这样就将实践和认识打通,主张在改造世界的行动中获得认识,以彻底地变革世界作为认识的目的,从而与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划清界限,实现了哲学认识论的飞跃。认识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精神要旨,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也是在变革世界的行动中不断深化认识、进而推动理论创新的过程。这里,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与认识的互动关系中揭示了认识革命包括科学革命的机制。人类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现实中社会生活的矛盾导致出现认识危机,这也体现于库恩总结的“理论的危机”。这种危机和冲突驱动人寻找解决出路,由此推动了认识的进化和革命。因此,社会生活和生活实践才是推动认识革命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革命的理论具有革命性,还表现为它要求以批判性的立场看待自身,直至启动“自我革命”,对包括自我在内的一切认识予以批判性的审查,反对走向独断论的自负,从而在向社会实践开放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认识的进步。作为一种革命性的认识论,实践认识论体现出对待真理的革命性立场:主张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反对任何对“终极真理”“绝对真理”的迷信。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从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发展,这是一条根本规律。列宁领导俄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探索突破资本主义薄弱链条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革命,进而在实践中发展出了列宁主义。到了中国,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便是认识革命的集中表现。三、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历史事实看,以鲜明的问题意识把握时代矛盾、坚持问题导向推动认识革命和理论创新,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规律。革命是20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理解世界改变自我命运的主导性思维,其中就包含以革命性的思维冲破陈腐观念的束缚,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走上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影响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进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革命成功之后,如何在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这是全新的时代问题。在过去70余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摸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形成了一种系统性的理论认识。其中的规律是总结经验教训,在试错性的探索中不断发现新知,进而推动认识的阶段性质变,最终实现认识革命,每一次认识革命都是对过去的思想观念的内在局限的克服和超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并走向共产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循。抱着建设一个新中国的美好愿望,毛泽东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了大胆探索,努力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从认识论的高度总结经验,写出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文章。虽然过程中也走了弯路,但这种弯路也是探索的一部分。正是在反思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得以启动。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其中包含了一个逐步认识到改革与革命内在同一性的能动过程。邓小平讲,“改革,实际也是一场革命”。面对现实中的强大惯性力量,面对广阔的未知世界,如何去探索新路?一方面以革命的精神破除陈旧观念和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另一方面便是以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去摸索新道路。正是在反思总结苏联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尤其是痛定思痛反思“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突破了长期形成的思想僵化等束缚,最终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由此实现了认识革命和理论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局面。因此,自我革命不仅体现为对自身肌体中的腐败成分予以疗治,还体现
本文标题:深刻把握理论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47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