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chapter1概述税务筹划
税收筹划2本书结构上篇:税收筹划理论税收筹划的风险和防范(第二章)不同税种的税收筹划(第三-八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第一章)下篇:税收筹划实务不同环节的税收筹划(第九-十三章)经管学院会计系经管学院会计系第一章税收筹划的基本理论4本章结构本章结构第一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含义第二节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收益第三节税收筹划的目标和方法本章重点难点重点:税收筹划的定义、成本效益和方法难点: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税务筹划的方法经管学院会计系5本节内容提要第一节税收筹划的基本含义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经管学院会计系6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在其编著的《国际税收辞汇》中指出: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通过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活动的安排,实现缴纳最低的税收。印度税务专家N·J·雅萨斯威在《个人投资和税收筹划》一书中称,“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财务活动的安排,以充分利用税收法规所提供的包括减免税在内的一切优惠,从而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美国南加州大学的W·B·梅格斯博士在与R·F·梅格斯合著的《会计学》中写道,“人们合理又合法地安排自己的经营活动,使之缴纳可能最低的税收,他们使用的方法可称之为税收筹划……少交税和递延交纳税收是税收筹划的目标所在”。“在纳税发生之前,有系统地对企业经营或投资行为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尽量地少缴所得税,这个过程就是税收筹划”。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经管学院会计系7由唐腾翔、唐向编著的《税收筹划》一书认为,”税收筹划是指在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TaxSaving)的税收利益”。方卫平在《税收筹划》一书中把税收筹划定义为,”税收筹划(taxplanning)也称为纳税筹划、纳税计划、税收策划、税务计划,……是指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税务计划,即制定可以尽量减少纳税人税收的纳税人的投资、经营或其他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朱洪仁在《国际税收筹划》一书中认为,”税收筹划是自然人和法人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任务是通过税收负担的最小化来达到所得的最大化”。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经管学院会计系8(二)税收筹划的基本特征前提目的交纳最低的税收或者获得最大的税收利益遵守或者说至少不违反现行税收法律规范事前筹划性通过对公司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的事先规划和安排,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一、税收筹划的定义与基本内涵经管学院会计系9偷税:又称税收欺诈(taxfraud),指的是以非法手段(unlawfulmeans)逃避税收负担,即纳税人缴纳的税少于他按规定应纳的税收。偷税与税收筹划的区别表现在: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一)税收筹划与偷税的区别偷税税收筹划非法性合法或者至少非违法欺诈性事前筹划性经管学院会计系10避税:指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其应承担的纳税数额。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二)税收筹划与避税的关系避税与税收筹划的联系与区别1.两者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合法性、事前筹划性和相同的目的性;2.避税是税收筹划的一个子集,是其中不符合立法精神的行为;联系区别避税由于不符合政府的立法意图,因而具有相当大的风险,避税不是税收筹划的首选。经管学院会计系11节税(taxsaving):亦称税收节减,是指以遵循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合法方式少交纳税收的合理行为。税收筹划与节税﹑避税的关系: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三)税收筹划与节税的关系节税(符合政府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避税(违背了政府的立法意图的税收筹划行为)税收筹划经管学院会计系12(四)税收筹划的内涵税收筹划的内涵,实际上就是纳税人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通过对经营活动或个人事务的事前安排,实现减轻纳税义务目的的行为。如果从政府的角度来看纳税人的税收筹划,可以将其分为节税与避税。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经管学院会计系1313(五)税收筹划的形式1、节税筹划2、避税筹划3、税负转嫁筹划为了达到纳税人减轻税负的目的,通过价格的调整和变动,将税务转嫁给其他纳税人的经济行为。4、涉税零风险筹划通过账目清楚、纳税申报准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使其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二、税收筹划与偷税、避税、节税的区别经管学院会计系14本节内容提要第二节税收筹划的成本与收益一、税务筹划的成本经管学院会计系二、税务筹划的收益15一、税务筹划的成本制订和执行税务筹划方案的成本包括:人员成本、因重新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制订和执行税务筹划方案的成本是新增的成本要注意对沉没成本的处理(一)制订和执行税务筹划方案的成本经管学院会计系1616一、税务筹划的成本纳税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纳税成本包括:新增税负、新增办税费用、新增税收滞纳金和罚款以及与税务机关协调沟通费用(二)新增的纳税成本经管学院会计系机会成本属于隐性成本在税务筹划方案选择时需要考虑(三)机会成本171717一、税务筹划的成本税务筹划存在风险税务筹划的风险包括: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政策的不确定性(四)税务筹划的风险成本经管学院会计系税务方案实施所产生的连带经济行为的经济后果产生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五)非税成本18181818二、税务筹划的收益筹划后的各项收入大于筹划前的各项收入的部分增加的收入必须是筹划活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新增的收入经管学院会计系减少的纳税成本主要包括税负的减少、办税费用的降低以及行政处罚额的降低税负的减少额是主要部分(二)减少的纳税成本1919191919二、税务筹划的收益税务筹划可以延迟企业的纳税义务延期缴纳的税金能够产生货币的时间价值(三)新增的货币时间价值经管学院会计系树立较好的形象在税务检查和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上的宽松待遇(四)涉税零风险的收益202020202020二、税务筹划的收益税务筹划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会给企业带来收益。(五)协同效应产生的收益经管学院会计系212121212121三、税务筹划成本和收益分析法企业在制订和选择税务筹划方案时,要比较方案所代理的收益和成本本质就是“成本效益分析”经管学院会计系22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222222222税负最低是税务筹划产生的最初原因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考虑筹划方案对相关收入和成本的影响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没有考虑税务筹划的相关风险(一)实现税负最小化经管学院会计系2323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323232323解决了税负最小化的第一个缺陷,即考虑了相关收入和成本的影响仍然存在以下缺陷: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没有考虑税务筹划的相关风险(二)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经管学院会计系242424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424242424通过延期纳税,获取资金的时间价值但纳税人需要在少缴和缓缴直接选择(三)获取资金时间价值最大化经管学院会计系252525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525252525纳税风险最小化虽然不能直接产生税收的好处,但可以间接产生收益: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避免不必要的信誉损失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四)实现税务风险最小化(涉税零风险)经管学院会计系262626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626262626这种观点产生于税务筹划属于财务管理的范畴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可以避免前述目标的缺陷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问题:净现值和折现率如何确定如何调整税务筹划的风险(五)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经管学院会计系272727第三节税务筹划的目标2727272727相互联系,但又有所区别,各有侧重点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六)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经管学院会计系28税收筹划技术是税收筹划过程中所使用的技巧与策略。从税收筹划的两个直接目的——减少纳税和延迟纳税出发,可以将税收筹划技术分为税基减税技术、税率减税技术、应纳税额减税技术、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等。经管学院会计系第四节税务筹划的方法29本章结构本节内容一、税基减税技术二、税率减税技术三、应纳税额减税技术本节重点难点重点:各种税收筹划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具体操作难点:各种税收筹划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具体操作四、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减税技术经管学院会计系30本节内容提要一、税基减税技术一、税基减税技术的实现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经管学院会计系31利用排除条款利用免税政策通过生产活动、投资活动等合理安排,使应税收入变成免税收入从而缩小应税范围。纳税人应精通税法中的排除条款,避免使非税收入成为应税收入。增加费用扣除一、税基减税技术与实现税基减税技术:指通过各种税收政策合理合法地运用,使税基由宽变窄,从而减少应纳税款的技术。纳税人应合理安排有关活动,创造符合税法关于增加费用列支的条件,以尽量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经管学院会计系32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一)销售额、营业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销售额、营业额的减少主要依赖免税政策和利用排除条款。主要集中于价外费用。代垫运费在什么情况下不纳入销售额?经管学院会计系33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税基的减少主要通过收入免税政策和增加费用扣除政策实现。1.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2.企业安置残疾人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3.“三新”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经管学院会计系34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四十五条,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前一种方法即所谓的直接冲销法,后一种方法即所谓备抵法。坏帐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增加费用扣除1.政策依据经管学院会计系35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两种方法的根本区别是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的时间不同。在当期没有实际发生坏帐损失的情况下,采用备抵法可增加当期扣除费用,降低应纳税所得额。2.筹划思路经管学院会计系36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3.具体案例【案例一】某企业200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借方余额为500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按5‰计提坏账准备。2008年10月10日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经税务机关批准同意核销。下表是两种核算方法下费用列支与纳税情况比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两种核算方法下费用列支与纳税情况比较表单位:万元核算方法费用列支额减少纳税额直接冲销法102.5备抵法25(5000×5‰)6.25经管学院会计系37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的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可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企业安置残旧人就业所支付工资的加计扣除1.政策依据经管学院会计系38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2.具体案例【案例3-2】甲生产企业2008年利润总额300万元,职工总数100人,月平均安置残疾人30人,残疾人平均月工资2000元。不考虑其他因素,企业的税负情况如何?经管学院会计系39企业可加计扣除的残疾人工资成本支出为:2000×12×30=72(万元)可退还增值税为:30×35000=105(万元)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300-72+105=333(万元)应交企业所得税为:333×25%=83.25(万元)3.案例解析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操作经管学院会计系40企业除获得所得税每月每名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100%的税收减免优惠外,还实际获得退还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月平均实际安置的残疾人占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高于25%(含25%),并且实际安置的残疾人人数多于10人(含10人)的单位且生产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取得的收入占增值税业务和营业税业务收入之和达到50%的单位才符合上述享受上述税收优惠的条件。4.分析评价二、税基减税技术的具体
本文标题:chapter1概述税务筹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