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小学新时代体育工作评价改革综述
小学新时代体育工作评价改革综述体育技能是指体育技能测试和体育健康知识测试,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身体是教育,健康即未来。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逐年下降趋势,学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枣强县第四小学秉承“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的指导思想,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纲领,细化修订第四小学学校发展共同体《构建海绵体育课程儒乡少年强身健体》体育项目改革推进工作方案和评价方案,强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评价尺度的具体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四项原则,形成了从个人到班级、从学校到家庭、从课堂到课间、从社团到竞赛的多元体育评价体系。一、学习历练,见证成长,看见体育课堂的评价力量。体育课堂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的主阵地,通过课堂,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学习运动技能,锻炼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训练、品格、技能考核等方面表现,对学生进行全面性评价,评价包括学习过程和体育技能两部分。学习过程包括出勤情况和课堂活动表现两项指标。出勤情况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课堂活动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情感表现、参与度四个方面,课堂活动表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适当调整,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量化分数。学期末教师根据自己、体委和小组长对平时各项成绩的记载和对每位学生的印象评定出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体育技能是指体育技能测试和体育健康知识测试,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最终将学习过程和体育技能两项技能累积,采用四级评定制予以表述。四个等级:总分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不及格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评价。通过体育课堂的多元评价,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了解了更多的健康知识,学生课堂上积极性高了,敢于勇敢地挑战自己,学生在奔跑中挥洒着汗水,在锻炼中收获成长,真正让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让学生学会运动技能,让学生人格品质健全。二、彰显风采,共筑成长,看见海绵课间的评价力量。大课间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全校学生一同锻炼、学习、展示的快乐大舞台。对照《xx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微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锻炼需求。大课间体育活动从每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各校要因校施策,根据学段特点,突出项目特色,原则上每天项目不重复。学校通过活动记录表对各班大课间活动情况进行班级量化,从集合速度到参与人数,从动作要领到协调能力,从做操纪律到解散秩序等等都会记录到表,每天都有学校体育老师、红领巾体育监督员对各班表现进行评价、再有班主任老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第四小学大课间的内容丰富多样,有促进学生全身发展的广播操,有培养学生习惯、涵养学生意志品质的一分钟站军姿养成教育训练,有弘扬传统文化的武术操,有体现学校特色的韵律操,有动感活泼的兔子舞,有每周一个特色、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体育小竞赛,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的小游戏。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提升了学生身体素养发展、增强了学生集体意识和纪律观念,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运动情绪日益高涨,展示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激扬活力,助力成长,看见体育社团的评价力量。第四小学本着“健康第一”的理念,将多样体育运动充实到社团活动中,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首先立足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提供的课后体育锻炼资源,按照需求牵引、以用为本的原则,组织制作并遴选推荐一批优质体育类视频教学资源。选用的视频资源突出基础性、示范性、完整性、系列化,能让学生“跟着视频学”,能让教师“跟着视频教”,有效服务教与学,还特别注重推广体育总局编制的近视防控操、脊柱健康操等教学视频,指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和科学健身。在每周三全县统一的社团活动日及每天下午的课后服务时间,第四小学共开设有二十多个项目的体育社团,有足球、篮球、乒乓球、轮滑、跳绳、象棋、踢毽子、陆地冰壶等等。各种社团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体育的热爱与需求,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场,玩转多样体育,遇见美好童年。体育社团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参与、锻炼、运动的平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也在学与玩中得到升华。学校对于参加学校体育社团的学生记录学生体育成长记录档案,根据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记录奖励分值进行体育综合素质积分评价。四、家校携手,陪伴成长,看见体育作业的评价力量。家庭体育作业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种补充、延伸和拓展,是促进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学校始终关注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居家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设计了“1+2”学生体育家庭作业,每周会给学生布置一项锻炼项目(比如跳绳、踢毽子、蹲跳起、坐位体前屈等、仰卧起坐、扩胸开合跳等运动项目),学生每周还要了解一条体育健康、锻炼知识和一条体育新闻,并及时填写家庭体育作业记录单。体育作业由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体特质统一布置,学生居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家长参与监督与帮扶,体育教师进行学练指导,班主任做好评价与反馈。学校根据家长、学生、班主任三方评价,对在课外坚持体育健康锻炼的学生给予评定,对于表现优秀,通过记录奖励分值进行体育综合素质积分评价。学校实施家庭体育作业以来,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体育锻炼成为学生休闲生活的一种方式,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通过家庭体育作业,学生回家就玩手机的时间变成了回家就锻炼的时间,既养成了坚持不懈的品质,又培养了坚持锻炼的好习惯,既增长了体育健康锻炼知识,又提高了学生体育素养,既带动了家庭体育锻炼的氛围,又改善了亲子关系,让孩子潜移默化的走近体育,爱上运动。五、激发潜能,蜕变成长,看见体育竞赛的评价力量。学校定期举行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引导第四小学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赛事活动,充分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在“体育锻炼分享会”、“健康知识大闯关”活动中,学生了解了体育锻炼安全防范、健康饮食、用眼卫生、科学锻炼、正确坐姿、预防疾病等知识;在“体育名人故事大家讲”演讲活动中,感悟体育名人的成长历程,学习体育明星的体育精神,分享自己体育锻炼的心里路程和收获成长,交流体育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健康;在班级足球对抗赛、篮球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韵律操展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锤炼了学生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勇敢挑战困难的精神,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班级对抗赛、班级展示赛、学生个人赛、学生团体赛等体育活动,学校对活动表现优秀的班级、团队、学生个人给予不同等级的定分加分,也对在校外参加的校级以上的比赛适当给予加分。通过体育竞赛活动的多元评价,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使学生综合性的体育技能、身体素质等得到了全面提升,塑造了学生良好的体育品格,第四小学校园掀起了“人人运动,锻炼人人”的运动热潮。六、开展检测,引领成长,看见体质监测的评价力量。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第四小学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做到学生健康检查制度、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制度的配套衔接。同时,按学生年级、班级、性别等不同类别在学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对已达标但想再次提高检测成绩的学生,间隔一个月后,方可申请进行二次检测重新评价,对未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标准的,学校提出针对性的体质锻炼建议和意见,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评价。通过开展体质检测工作,学校对学生现阶段的身体素质水平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学生也了解到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学生们为了能够达标,更加注重了体育课堂、海绵课间、体育社团、体育作业、体育竞赛的倾情参与和强化练习,并能对自身不达标项有针对性的加强锻炼,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七、点燃激情,收获成长,看见体育荣耀的评价力量。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对达到合格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证章”,优秀等级的颁发“阳光体育奖章”,增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荣誉感和自觉性。同时,学校每学期都会对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盘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逐级授予“桐华少年星级奖章”,获得体育奖励,通过学期终极评价,树立体育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锻炼、乐于运动、收获健康。看见体育评价的力量,乐享体育点亮的健康。我校实施“构建海绵体育课程儒乡少年强身健体”体育项目评价改革以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积极塑造了孩子的优秀品格和勇敢的个性,进一步转变了师生及家长的教育理念,获得了全方位的理解和支持,达到全社会全方位育人目的。无体育,不少年!小学阶段整个体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助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良好习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真正让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第四小学的新时代体育评价改革工作永远在路上。
本文标题:小学新时代体育工作评价改革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557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