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前言:本套明清榫卯草图大师图纸,图片来源于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由天津辛全生校对,图纸由木工爱好者网站站长老李制作。仅供学习下载用,不能作为商业用途,欢迎拷贝。首先要感谢王世襄王老,他的诸多著作给后人带来无限的财富,以下是网络中摘录的王世襄王老生平简介:王世襄常被人们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可他这儿却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门“世纪绝学”。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王世襄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他注重长期的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迄今为止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其中在家具方面的专著有《髹饰录解说》和《明式家具珍赏》等。后者阐述了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基本结合的分类、家具用材的选择、装饰的技法工艺等,自1985年9月出版发行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和重视,已被译成英、法、德文等数种版本。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尤其是对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1981年4月,在北京为联合国工发组织作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报告。1983年应邀赴伦敦剑桥大学作中国文物报告。1990年8月至9月出席其专著《明式家具研究》英文本首发式,在美国五大城市博物馆作有关家具的报告。1992年应美国旧金山民间艺术博物馆之邀,参加有关家具的座谈会。还先后多次应香港中文大学、东方陶瓷学会、台湾中华文物学会之邀,作关于家具、漆器、竹刻、文人趣味与工艺美术的报告或宣读论文。特别是《明式家具研究》中、英文本的问世,被称为继郭沫若的青铜器、沈从文的服装史之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值得补充一提的是,十年前,为庆贺王世襄八十寿辰,夫人特意为他刻了一幅大红剪纸,这是取材于古典版画的一棵大树,拿掉其中的叶子,便显露出十二个不同物象,分别表现了他一生的主要经历和成就,如玩蛐蛐、赏家具等,其中有一块就是刻画他在向阳湖放的牛。虽然王世襄王老的贡献巨大,王老毕竟不是个木匠,不是靠干木匠活为生的。书中部分图纸与现实情况有偏颇,另外书中图片也不是很清楚。要想做一套图纸还需要专业人士的指点。那么我们就要感谢第二个人,天津辛全生辛大师。辛全生大师是天津的老木匠了,从事这个古典家具制作40余年,对于各种榫卯是烂熟与心。我曾三次去天津辛大师家里,当面请教,每次都是非常热心的解答,还受到最高待遇(在家吃饭,嘿嘿)。我仅代表全世界喜欢中国古典家具榫卯的木友向辛老表示感谢。我本人并不是木工出身,明清家具榫卯更是一个也没做过。在校对图纸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了古典家具榫卯的奥妙所在,一切都是围绕的木性来解决问题。看到老祖宗传下来这么好的东西,应该传承下去。用现代的手段传播,用现代的工具制作。如果“大胡子”(美国人,做木工教学视频的大师)做的椅子如果能放一年,咱中国古典家具就能放一百年!图纸中只是告诉木友古典家具是什么样的榫卯结构,对于尺寸和比例未必正确,计划以后再出一套完美尺寸版。另外,与辛老交流的过程中,可能有个别图,细节没有照顾到位,图纸未必完全正确,请各位木友指正,本人保留解释权。帖子中大都摘录《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如有辛老或老李的补充解释,会以蓝字体现。补充说明:图纸都是用草图大师(sketchup)软件制作的,使用sketchup6.0以上的版本就可以打开图纸。这个软件非常的简单易学易用,使用他可以打开图纸,移动每一个榫卯部件,真正的看清内部结构。目录甲、基本结合1、平板拼合2、厚板与抹头的拼粘拍合3、平板角接合4、横竖材丁字形接合5、方材、圆材角接合、板条角接合6、直材交叉接合7、弧形弯材接合8、格角榫攒边9、攒边打槽装板乙、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1、腿足和牙子、面子的接合2、腿足与边抹的结合3、腿足与枨子的结合矮老或卡子花与面子或牙条的结合4、霸王枨与腿足及面子的结合5、腿足贯穿面子结构6、角牙与横竖材的接合丙、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1、腿足与托子、托泥的结合2、立柱与墩座的结合丁、另加的榫销1、栽榫和穿销2、走马销3、关门钉戊、试谈明式家具的造型规律甲:基本结合我国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某些手法在节约用料上颇有成效。这些优点的萃合,使我国家具结构千百年来形成一个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举其大者,传统家具结构有下列几个特点,它们主要集中表现在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跟房屋、台座一样,家具的平面、纵的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联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因为使用了质理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师们能从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来。构件之间,金属的钉子完全不用,鳔胶粘合也只是一种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联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这项宝贵遗产值得我们格外重视,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总结。即使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家具设计未必完全适用,还是应当有选择地去学习继承。下面试就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中某些构件的组成和若干构件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它们的结构方法,并对所用的榫卯作一些讲解,附必要的插图。家具结构,试加归纳,分为以下四类:甲、基本接合;乙、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丙、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丁、另加的榫销。当然,本章所涉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见的造法,要求详备是有困难的。鲁班馆的老匠师如石惠、李建元、祖连朋等都曾谈到,即使从事家具修理已几十年,仍偶然会发现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造法是从来没有见过的。壹·平板拼合木材宽度有限,一块木板不够宽时便须用两块或多块来拼合。桌案面心或柜门、柜帮等多用薄板拼合,其厚度一般不到2厘米。罗汉床围子、架几案面多用厚板拼合,前者厚约3-4厘米,后者厚达7-8厘米。较简易的薄板拼合有如现代木工的榫槽与榫舌拼接。考究的则榫舌断面造成半个银锭榫式样,榫槽则用一种“扫膛刨”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匠师称之曰“龙凤榫”。此种造法加大了榫卯的胶合面,可防止拼口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向拉开[3.la、b]。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1a薄板拼合.skp(577.82KB,下载次数:1086)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1b薄板拼合-龙凤榫.skp(907.87KB,下载次数:1159)为了进一步防止拼板弯翘,横着还加“穿带”,即穿嵌的一面造有梯形长榫的木条。木板背面的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均一端稍窄,一端稍宽,名曰“出梢(音shào)”①。所以略具梯形,为的是可以贯穿牢紧。出梢要适当,如两端相差太大,穿带容易往回窜;如相差太小,乃至没有出梢,则穿带不紧,并有从带口的另一头穿出去的可能。穿带以靠近面板的两端为宜,除极小件外,一般邻边的两根带各距面板尽端约15厘米,中间则视板的长度来定穿带根数,大约每隔40厘米用穿带一根为宜[3.2]3-2薄板拼合加穿带.skp(634.39KB,下载次数:872)厚板拼合常用平口胶合,也不用穿带,但两板的拼口必须用极长刨床的刨子刨刮得十分平直,使两个拼面完全贴实,才能粘合牢固。厚板有的用栽榫来拼合,而栽榫有的为直榫,有的为走马销(走马销将在后面讲到)。厚板拼合偶或在底面拼口处挖槽填嵌银锭式木楔,如战国棺木上用的小腰①。但考究的家具很少使用。在明清工匠看来,这种造法有损板面的整洁[3.3a、b、c、d]。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3a厚板平口胶合.skp(580.5KB,下载次数:453)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3b厚板材直榫拼合.skp(582.16KB,下载次数:455)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3c厚板裁走马销拼合.skp(582.4KB,下载次数:521)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3d厚板材银锭榫拼合.skp(328.05KB,下载次数:714)①注释:《鲁班经匠家镜》的《一字桌式》、《衣橱样式》等条有“下梢”“上梢”等词,意谓家具有侧脚,上部与下部宽窄不同,其义与穿带的“出梢”相通。可见“梢”字直至今日还保存在家具匠师的语言中。贰-厚板与抹头的拼粘拍合厚板如条案的面板,罗汉床围子,为了不使纵端的断面木纹外露,并防止开裂,多拼拍一条用直木造成的“抹头”。又为了使抹头纵端的断面木纹不外露,多采用与厚板格角相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纵端格角并留透榫或半榫,在抹头上也格角并凿透眼或半眼。抹头与厚板拍合并用鳔胶粘贴。有的实例在厚板和抹头上还造长条的榫舌和榫槽。有些用独板作面板的翘头案,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其结构和造法亦如上述。只是翘头高出案面的那一部分,不可能与厚板格角相交,其断面木纹只得任其外露了[3.4a、b、c、d]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4a厚板出半榫拍抹头.skp(596.67KB,下载次数:1026)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4b厚板出透榫拍抹头.skp(592.34KB,下载次数:375)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4c厚板出透榫拍及榫舌抹头.skp(634.01KB,下载次数:416)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4d厚板拍抹头(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skp(714.93KB,下载次数:601)翘头与抹头一木连做,工艺极难,不推荐使用一木连做的方式。基本结合之三平板角接合叁平板角接合三块厚板造成的炕几或条几,用料厚达4-5厘米。面板与板型的腿足相交,是厚板角接合的例子。所见实例都用闷榫,现代木工或称全隐燕尾榫,拍合后只见一条合缝,榫卯全部被隐藏起来[3.5]。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5厚板闷榫角接合.skp(600.86KB,下载次数:750)抽屉立墙所用的板材,比炕几或条几的板材薄多了,其角接合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是两面都外露的明榫,即直榫开口接合,明清家具只有粗糙的民间用具才用它。其次是一面露榫的明榫,现代木工或称半隐燕尾榫[3.6a、b],更复杂的就是完全不露的闷榫,其造法与上面讲到的厚板闷榫角接合基本相同,只是造得更为精巧而已。小型家具如官皮箱、镜台,尽管它们所用的抽屉立墙板已经很薄,巧妙的匠师还是能用闷榫把它们造成极为工整的抽屉。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6a平板明榫角接合.skp(596.76KB,下载次数:470)草图大师文件下载3-6b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skp(595.89KB,下载次数:434)平板角接合还有一种简便的造法,即勾挂接合,多用在案形结体家具两侧吊头下面的牙条上,为的是将侧面的牙条与正面的牙条拍合交圈。正、侧两面的牙条都在尽端格角的斜面上裁切锯齿形的锐角,以便勾挂联结。从外表看,它有如闷榫,但结构大异。年久,木材收缩,难免开脱。明及清前期条案侧面的牙条容易散脱丢失,多因勾挂不牢[3.7]。立体图省略基本结合之四横竖材丁字形接合大自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联结,次如衣架或四出头官帽椅的搭脑、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横枨、椅子管脚枨与凳椅的腿足相交,小至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丁字形接合的例子。丁字形接合由于以下的不同情况而出现不同的造法。一是横竖材有的粗细相等,如椅子的搭脑和后腿,某些柜子的底枨和腿足等。惟多数家具竖材是腿足,作为支柱必然要比横向的联络材枨子要粗些。由于粗细的不同,产生了交圈或不交圈的问题,二者的造法是不同的。再有是圆材或方材的问题,二者的造法也是不同的。先说圆材的丁字形接合。如横竖材同粗,则枨子里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如腿足粗于枨子,以无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横枨相交为例,倘不交圈,则枨子的外皮退后,和腿足外皮不在一个平
本文标题: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7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