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本月有望推出在历时8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最近,多位专家在谈及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时,都把重点放在增加居民收入和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上。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表现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风险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表现我国基尼系数不断上升,由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居前列的国家。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基尼系数经济含义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介于0~1之间。基尼系数,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区段划分如下:低于0.2收入绝对平均;0.2-0.3收入比较平均;0.3-0.4收入相对合理;0.4-0.5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收入差距悬殊。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美国偏高,为0.4。改革开放前为0.1620世纪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2003年已上升至0.4582009年是0.47,在已公布的135个国家(地区)中名列第36位,说明我国的贫富分化问题已十分严峻。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大速度是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中最快的。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现状失衡的具体表现(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不平衡十分明显(三)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四)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五)财富占有差距不断拉大(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之比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1扩大到2008年的3.35倍。若在经济统计分析中,将城镇、农村居民所拥有的福利及其实物补贴,如公费医疗、财政补贴、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等也计算内,那么,城乡收入的差距则会更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后凯教授表示:从2008年的情况来看,假如考虑到可比性的因素,城乡收入差距大约在4—6倍左右,而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之比为1.5∶1,最高在2倍左右。由此可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远没有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仅有增长是不够的代价之一:中国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专题一专题二专题三专题四专题五专题六专题七专题八专题九专题十专题十一专题十二专题十三专题十四专题十五专题十六专题十七专题十八专题十九专题二十专题二十一专题二十二专题二十三(二)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收入不平衡十分明显从全国省区比较来看,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最高(上海20667.9元)和最低(新疆8871.3元)的省(市)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是2.33倍。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最高(上海26674.90元)和最低(甘肃10969.41)的省(市)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是2.43:1。由此可以看出,地区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三)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搜狐网2010年05月21日有一篇来自于经济参考报题为《收入分配失衡带来社会风险需遏制政府与民争利》的文章指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中,证券业平均17.21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其他金融业人均8.76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1倍,航空业人均7.58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而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国有行业的职工不足全国职工总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工资总额的55%。(四)城镇不同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至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城镇居民最高与最低10%收入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9年3.20∶1,2004年为8.92∶1,2008年为9.17:1。(五)财富占有差距不断拉大国家发改委《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6)》显示,按照调查样本户金融资产由低到高5等份排序,户均储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为64.4%和88.1%,而户均金融资产最少的20%家庭拥有城市人民币和外币储蓄存款总值的比例分别仅为1.3%和0.3%。二、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一)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二)固有条件的差异(三)城乡二元体制(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优惠政策的不同步实施(五)行政垄断(六)资本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七)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健全(八)规则的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一)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活动所遵循的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讲求效率。那些能力相对较强的生产者、企业家或者小个体户,就容易获得超额利润,收入就会较高;而那些能力相对较弱的,则难以获得这种超额利润,收入自然就较低。尤其是普通劳动者,比如蓝领工人,他们就只能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相应报酬,相比之下,收入自然就较低。因此,从社会经济群体的结构来看,就意味着收入差距一定会拉大。所以说,收入差距扩大是市场经济必然规律。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由于我国还处于由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向完善的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以及多种所有制的确立,改变了旧的收入分配格局,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形式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一元分配格局被打破,必然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二)固有条件的差异由于受区位环境、历史文化固有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业设施和基础设施完备,科技水平发达;中部地区能源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比较好,但工业基础设施相比东部要略显滞后;而西部虽有丰富的资源,但地处边远,交通、信息闭塞,这样,就造成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长期以来高于西部、中部地区。(三)城乡二元体制长期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收入上的城乡差别,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大大低于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历来高于农村居民。另外,二元经济结构极大地限制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致使城乡之间在资金、劳力、技术发展上失衡,造成农业与非农业、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发展机会和条件不均等。(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优惠政策的不同步实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制定了“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给予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样,因改革步骤上的差异,有的地区、行业先放开、先搞活,就先得到实惠;有的地区、行业后放开、后搞活,就后得到实惠。(五)行政垄断当前我国垄断行业的高利润和高收入,主要源于体制性和政策性因素,更多的责任在各级政府。垄断行业垄断程度过高,内部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政府和行业本身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仍然起着决定的作用,政府存在着通过行政性垄断取得更多财政收入的偏好。只要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就易对垄断行业听之任之,甚至加以保护。(六)资本与土地、资源三者之间互相拉升经济基础好、生产要素收益率高的地区更容易成为生产要素的流入区,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然而,落后地区则相反,生产要素流入少,经济就难以发展,与其他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会随之进一步拉大。(七)收入分配体系的不健全在初次分配中,没有明确合理的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分配比例关系,劳动报酬偏低,没有建立劳动报酬的正常增长机制,使“强资本、弱劳动”趋势不断强化。在二次分配中,由于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以及财税调节不力,难保二次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甚至出现“逆向调节”现象。在三次分配中,由于目前缺乏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造成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机制不健全,调节功能有限。(卢美美事件)(八)规则的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进一步加剧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当前,由于我国处于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新的规则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而旧的计划经济的规则体系却还始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强力决定一切的现象。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失衡的风险(一)经济风险(二)社会风险(三)政治风险(一)经济风险收入差距过大会严重影响需求,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收入差距过大,财富向少数人集中,造成少数人收入高、购买力强,而所占人数比例相当大的低收入者购买力却较低。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就会出现富人有钱但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而低收入者又无钱消费的现象,导致收入较高的群体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需求,而收入较低的群体有消费需求却没有消费能力。也就是说,“想花的没钱、有钱的不花”,造成整个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导致我国内需拉力不足。发达国家消费开支占GDP的比重达60%至75%。而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储蓄过度和大众消费增长滞后的问题,1978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48.79%,八十年代基本都在50%左右波动,但九十年代以后,逐年下降,2009年降至35.11,比1978年下降了13.68个百分点。内需相对不足,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整个“十五”时期,我国投资率年均高达41.2%,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一倍。我国外贸依存度也迅速上升,2002年已达到51%,2006年进一步上升到65%,造成外贸顺差迅速扩大,对外贸易摩擦不断。(二)社会风险收入差距过大易引发人们的负面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难以和谐相处在社会心理层面,收入差距过大所引发的人们的负面心理因素也不可忽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会使民众的相对剥夺感增强。据2005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的数据,从1993年到2003年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1万起增加到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约73万增加到约307万。利益失衡已成为引发突发公共危机的导火索。(三)政治风险威胁国家政权的稳固和国家统一。这几年来,西部地区的不稳定因素迅速增加,西藏地区的“达赖喇嘛问题”悬而未决,新疆地区的“东突”势力却已初见端倪,这一方面是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猖獗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西部地区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低下有一定的关系。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规划(一)建立公平高效的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充分发挥二次分配的收入调节功能(三)搭建三次分配平台,促进收入分配更趋公平(四)强化监督规范分配秩序(五)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执行强农惠农政策(一)建立公平高效的初次分配机制,提高劳动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弥补劳动市场的缺陷。2、政府在劳动市场中要发挥纠偏功能。1、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体系来弥补劳动市场的缺陷。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修改完善《工会法》、《劳动法》、《公司法》,尽快酝酿出台《集体合同法》、《工资集体协商法》、《社会保险法》、《工资法》等,逐步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劳动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平等保护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权利,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政府在劳动市场中要发挥纠偏功能。一是建立和完善最低工资制度。2000年以来,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达35.3%,但职工工资增长只有14.1%。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1990年为53.4%,1995年为52.8%,2000年为51.4%,2006年为40.61%,2007年为39.74%。2000年到2007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了11.66个百分点,其中,2004年,
本文标题:收入分配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8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