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 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
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姓名:吕祥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金融学指导教师:李天德20050101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作者:吕祥勍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海燕论国际汇率制度的选择2001国际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汇率制度选择问题重新成为国际金融界争论的焦点,同时也是摆在世界合国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上,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汇率安排各有优势和劣势,单纯就汇率制度本身而论无法进行汇率制度的选择.有关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如经济论、依附论等无法明确解释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汇率现象,该理论应根据变化了国际经济现实加以变更丰富.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经济情况,重点结合防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性(汇率制度)因素来选择汇率制度,强调汇率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外汇政策有机配合的重要性.在总结各经济学派对汇率制度构建的主张与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作者认为较为可行的国际汇率制框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对于中国来说,现行的盯住美元汇率制度存诸多弊端,面临金融开放的挑战,固定汇率制度已不能适应经济现状,而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正确的选择是改变目前僵化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安排.中国汇率制度选择迫在眉睫.2.期刊论文方洁退出盯住汇率制度:发展中国家的路径选择与比较-武汉金融2005,(9)近10年来,在国际资本高度流动和国际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拟从分析盯住汇率制度无法维持的现状入手,研究其不可维系的理论和现实原因,通过国别比较,总结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以期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有所借鉴.3.学位论文伍川铸币税与国际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实证研究2005本论文的选题是《铸币税与国际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实证研究》,主要以西方经济学界的货币金融理论为指导,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对于铸币税与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给予解释和判断,并重点从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安排.本文对铸币税与国际金融危机关系的研究是先从解析铸币税概念出发的,接着本文把政府赤字融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把政府作为了一个经济单位可能的融资途径,偿债的成本收益做了模型分析.随后,笔者回顾了国外学者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形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推导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铸币税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紧接着,笔者选取俄罗斯和墨西哥两国做了实证研究,最后,结合我国经济的世纪情况,提出了较为中肯的政策建议.4.学位论文邓海清国际金融危机理论变迁与中国金融安全防范分析2003文章整体的架构是:第一章,回顾两百多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理论的变迁金融危机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1775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国际性的金融危机没有爆发,主要是以国内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最早的理论可以追溯到埃铁翁1775年的著作《论一般商业的性质》对金融危机的论述和研究.二是1979年,国际金融危机频频爆发,国际金融危机的研究得到极大重视,各种理论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第二章,详细阐述了国际金融危的形成机制和因素,从而为对中国金融安全防范分析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第三章,在前两章理论基础上,展开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分析,区分了个别金融风险与系统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的防范重点在系统风险的化解和防范.针对发展中转型国家的特点,国际金融危机防范根本点在化解制度性风险.该章就中国商业银行风险化解与制度建设、资本项目的完全慎重开放安排、合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和国际金融危机救援机制建设做了比较深的探讨.从整体上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构建了一个框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5.学位论文刘志惠东亚金融合作及中国的作用2003该区域金融合作问题真正受重视始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东亚各国从金融危机中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任何单个国家都难以独自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欧元的诞生和拉美的美元化对东亚金融合作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度和投资依存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东亚经济已越来越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迫切需要东亚国家加强彼此的政策协调协,进行区域金融合作.目前,东亚金融合作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东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贷币合作的政治基础比较薄弱等许多客观原因使东亚金融合作在近期建立区域货币联盟、实现单一贷币的可能性极小,东亚区域金融合作将是一个渐近式的、缓慢的长期过程,作者的建议是在10+3框架下先采取在次区域范围内钉住货币篮子制度,再逐步建立次区域内的固定汇率制度,然后在东亚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汇率制,最后建立东亚货币联盟.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对外关系的重点在东亚地区,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高度集中于该地区.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东亚地区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性将更加密切.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东亚合作问题上的作用也将会越来越突出.6.期刊论文付凤娟.魏淑英.FuFengjuan.WeiShuying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汇率制度的选择-黑龙江对外经贸2001,(2)金融全球化条件下,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汇率政策的选择是十分关键和敏感的问题.90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显示出,汇率制度安排不当与汇率政策的失误成为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环节.因此,正确把握发展中国家的汇率体制与汇率政策的选择,对于一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7.学位论文毛羽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行业价格波动关联性实证分析2009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逐渐加深,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的价格之间的关联性正不断加强。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股票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富有弹性,股票市场全流通得以实现,我国的外汇市场与股票市场的关联性加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加强对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既可加深对汇率与股票市场价格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又可为采取措施避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汇率渠道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提供决策参考。因此研究人民币汇率与中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br 本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利用汇率与股价关联性的成熟理论,分析探讨了以对外贸易余额、货币供应量、利率、心理预期等为中介的汇率与股价之间的传导机制,剖析了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与股价的关联性。br 从实证的角度,本文选取2007年7月至2009年2月的汇率和股票价格数据,以Adler&Dumas(1984)模型为回归分析的基本模型,并引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汇率和各行业股票指数价格的关系,并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论,认为汇率对各行业股票价格存在单向关系,汇率波动是股票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而各行业股票价格对汇率的影响不显著。并且各行业受汇率风险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原材料、工业、金融、公用事业行业受汇率风险的影响相对显著。br 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实证结论进行分析与解释,揭示出研究结论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实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规避汇率风险、防止国际金融风险通过汇率渠道影响国内金融市场稳定提出了政策建议。br 本文的分析,与其他同类研究相比,建立在一个更为一般的分析框架基础之上,并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逻辑;实证研究中,相比以往的研究多从宏观上讨论汇率和股价波动的相关性,本文更关注按行业细分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相互关系:在时间跨度上,选取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后续的2008年华尔街金融风暴发生后国内和国际金融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后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具有时效性,结论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br8.期刊论文黄方亮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与金融产业的规范发展——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0,(1)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开放问题学术研讨会对以下热点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国际金融危机的再认识和在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危机对中国外贸、投资、金融业等方面的影响;危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与汇率走势;金融危机、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金融危机、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多位金融界知名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交流了观点,提出了中国在危机背景下如何避免风险、扩大开放等政策建议.9.期刊论文王曦.朱洁瑜.WANGXi.ZHUJie-yu汇率制度选择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应用-世界经济2008,31(12)本文梳理了汇率制度选择文献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国际经验中国应用的分析思路,通过利用77个国家1998~2003年的数据,以LYS事实汇率分类法的数据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有序Probit模型,考虑不同的样本口径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经验规律,并将中国数据应用于国际经验模型,得出中国选择各种汇率制度的概率分布.我们发现,发达和非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规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非发达国家的选择规律;以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概率接近1;而以非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为0.67.数量分析解释了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关于中外争议颇大的人民币汇率弹性问题,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外双方从逻辑上来说都没错,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套用的经验不同.10.学位论文李高奇金融全球化下的国际金融危机问题研究2001国际金融危机不应该成为中国继续实施金融开放政策的阻力,相反,它给中国提供的是一个有益的警示,提醒研究人员应该谨慎地设计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战略.基于前面的逻辑,中国金融开放的过程应该紧密地与国内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机制问题、汇率制度安排、货币发行制度、金融市场发育等等都构成了中国金融国际化强力约束,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就中国金融国际化本身的道路而言,应该是一种渐进的阶段式的模式,这样一个过程是由中国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所决定的.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39c379f2-fc4b-49af-8a22-9dc8014447dc下载时间:2010年8月4日
本文标题: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87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