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下载浏览该文件税收-PowerPointPrese
税收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国)地位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要求决定统一于税法作用形式杠杆手段(p23~25)主要税种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主体国家(收)纳税人(纳)违背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原理1国民收入的重要性(p3)2积累和消费的关系(p5)⑴国民收入的含义(略)⑵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的多少标志着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⑴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⑵①二者相互促进,积累可以扩大再生产,满足人民的需求;消费可以促进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从而为积累创造条件;②二者又相矛盾,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3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p5~6)4国家财政的重要作用(p12~17)⑴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不偏废,最高限,最低限);⑵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使国家和企业有一定的积累,又要使人民群众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惠,兼顾三者的利益。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巩固国家政权想一想5税收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p18~19)6我国的税收性质和作用(p23~25)⑴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是区别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⑵三个特征紧密相连,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用: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三)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1关于财政收入2关于财政支出⑴含义(略)⑵形式:税、利、债、费(税是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⑶重要性: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发挥其职能的关键⑷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⑴含义(略)⑵具体用途:经济建设;科、教、文、卫事业;行政管理和国防;债务和其他支出⑶重要性: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也可以反映政府的政策3积累和消费是相互促进的关系4关于纳税人⑴积累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⑵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消费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增加积累⑴纳税人含义(略)⑵纳税人作为缴纳税款的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⑶是否成为纳税人是由税法的规定和企业或个人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的⑷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⑴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⑵“纳税人意识”是指纳税人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具体表现:①纳税自觉,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关注税款的使用,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5关于纳税人意识高考试题选析(95年全国高考)1990年和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根据上图,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有所增长,其原因是A.积累率提高,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B.消费率提高,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C.积累率和消费率不变,国民收入增加D.积累率和消费率提高,国民收入增加C(四)练习(2000年春季高考)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A.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B.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C.社会总产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余的部分D.社会总产值减去同期所消耗的生产资的价值CD(2000年全国高考)甲说:“谢天谢地,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乙说:“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够买一套房子了。”对话说明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方式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方式C1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处理好A积累与消费的关系B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物质利益关系C人民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D国家整体利益与各个局部利益的关系ABCD2我国的财政是通过()来实现的A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B国家的财政拨款C国家的预算D国家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计划3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是:A税、利、债、费的总和B国家的政治权利C经济发展水平D国家的分配政策ACDC判断下列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反税法的表现:伪造、涂改、销毁帐册和票据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伪造、涂改出口退税凭证聚众闹事、威胁、围攻税务干部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辨析题积累越高,越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参考答案⑴国民收入中用于积累的部分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多,生产能力强,有利于生产的发展⑵国民收入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而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因此,积累和消费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积累过高会造成消费萎缩,其结果不仅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挫,而且会是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受阻。⑶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和消费不能偏废,积累的最高限是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最低限是不影响生产规模的扩大。片面的高积累、低消费,或高消费、低积累都是有害的。一本单元知识点拨本单元的知识重在掌握基本的知识,明确1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把握金融机构的体系),银行是国民经济的神经中枢2理解两个作用(银行的作用和储蓄的作用)3区分几个易混概念二重难点分析2银行的分类和职能1银行的产生(理解信用中介)金融知识比较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性质地位经营目标职能国家机关,政府组成部分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企业法人,金融企业金融体系的领导机关,监督其他金融机构设立须经央行的审批,接受央行的监督经营国库,发行人民币,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不吸收居民存款,不以盈利为目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办理结算,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依法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监管金融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商业银行以经营存贷款为业务,各自的职能也不同比较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任务经营目标融资原则分类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业务,为再生产提供资金和经济信息贯彻国家的政策和规划,目的是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利润为目标不以盈利为目标,以经济发展的角度来选择投资吸收个人和单位存款国家划拨的财政性资金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应联系实际理解央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如稳健的货币政策,西部大开发)2银行的业务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明白利润来源)办理结算(明白两种形式和结算工具)再生产的纽带掌握和反映经济信息监督和管理各部门和企业生产和经营,优化产业结构3银行的作用银行的作用是通过银行的业务实现,银行的作用反映银行的业务4储蓄的类型和作用①含义和类型②政策和原则③作用(结合货币流通规律,稳健的货币政策)5区分债券和股票比较债券股票性质收益情况偿还方法相同债务证书所有权证书。股东入股凭证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较大获取股息和红利,风险性大还本付息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股票都有一定的收益,是居民的投资方式6债券的种类比较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发行主体风险收益流通性相同政府金融机构公司以国家信誉为保证,安全性高安全系数三者居中风险三者最高最低居中最高信用率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居中较差债务证书,到期还本付息政府债券方面应联系“增发国债,刺激经济发展”7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比较社会保险商业保险性质强制性,保障性,社会性,非盈利性自愿性,赔偿性,盈利性费用承担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完全由个人承担保险依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统一规定根据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保障范围社会成员最迫切的保险项目(养老、失业、医疗保险)项目广泛(人身和财产两类)保障范围和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相同减少危险,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8公民四种投资方式的比较项目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性质储蓄债务证书入股凭证风险保障收益利息,安全性最大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股息和红利,收益受经营状况影响按保险合同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偿还方式按储蓄类型,还本付息到期还本付息只能出卖股票保险事故发生后获得赔偿投资效益利率低,收益少收益较高,有风险收益大,风险大有回报率,时间长相同都是投资行为,利国利民
本文标题:下载浏览该文件税收-PowerPointPrese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3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