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扶贫日记【实用4篇】
扶贫日记【实用4篇】资料包含着人类在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和研究过程中所汇集的经验。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寻找一些资料。有了资料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学习工作!那么,关于资料您了解哪些内容呢?网友现在向您推荐扶贫日记通用8篇,在此提醒您下载收藏,以方便参考下载!扶贫日记篇【第一篇】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20xx年5月16日星期一中雨找“穷根”开“良方”农忙,白天,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早晚,入户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我们到熊绍支家,他以核桃待客,笑容羞涩。刚从地里回来,泥土和雨滴的芳香尚存,他神采飞扬。熊绍支38岁,熊家6人。住房由土墙砌成,为更宽敞,他加宽客厅。农闲,他外出务工,因无技能,体力活,低收入。农忙,回家种地,亩产不高,尚能自给自足。我们鼓励他,为他谋划。“按凤塔村现有条件,你认为适合种植什么作物?”“从今年开始,我摸索种植魔芋,但我不懂技术,只能参照图片资料进行模仿。”“我们会努力协调政府开展种植培训,提供技术保障。”“省交通厅来村里扶贫,为我们修致富路,地里的粮食不愁运不出去了。”“路通了,要送孩子出去读书,走出大山。只要不等靠要,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熊绍支一直想方设法变家境,他勤劳朴实,我们印象深刻。让老人颐养天年,让孩子外出求学,让家人吃饱穿暖——依靠这方世代养育自己的水土,才是他最长远的生计。老党员刘海全,46岁,因贫至今未娶,与母亲、二弟、三弟和侄子共处一室。走访发现,凤塔村三代同居不分家、大龄单身汉等不鲜见,因病返贫、因残致贫等突出。部分贫困户住木楞房,人畜共居,防火能力差。有的“赘婿”因贫而走,留下妻儿成单亲。村民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足,意外伤害、亚健康、离婚等问题凸显。夜深人静,工作队员结伴返回村委会。手电筒的光束照亮泥泞崎岖的山路,一把雨伞、一顶草帽、一个背包、一本笔记本、一份调查表、一双沾满泥巴的胶靴,蚊虫叮咬的一身“红包”止不住地痒,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浸湿了衣服。大家一边交流进村入户的收获,一边相互鼓励克服恐惧、消除疲惫。村民或许早已进入梦乡,他们充满期待的眼神仍然历历在目,恳切的请求始终萦绕耳畔。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按照市委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10月28-30日,中心“三访三化”工作队来到三眼塘镇黄茅新村,开展“一进二访、精准扶贫”工作。二组青年村民金洪波,1998年在参加本村水利建设劳动中,被电排设备轧断了2个手指,落下了伤残。村领导向我们介绍,小金身残志不残,这些年来,没有向集体伸过手,要待遇要救助,而是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但因身体残疾,许多事不能做,家庭生活较为困难。我们约见了金洪波,只见他身体瘦弱,个头不高。伤残的左手失去了大拇指和食指,仿佛让我们看到当年那受伤断指、血染工地的惨痛一幕。从他与我们初次见面的交谈中,我们知道这是个很有头脑、办事精明的年轻人。金洪波告诉我们,因为承包的田土不多,农闲时节在益阳、沅江两地贩运农产品。家里买了1台三轮摩托车,夏天贩西瓜,冬天贩桔子。每天3、4点钟起床,拉着货物到益阳农贸市场占摊位,因为这样可以省去租场地的开支。妻子在俏嘴巴食品厂做临时工,每月工作20来天。2个小孩加上年过七旬的父亲,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说,今年桔子行情好,自己熟悉销路,想收贮保鲜,春节上市时卖个好价钱,就是没本钱,如果有几万元贷款就好了。我们觉得这是个好想法!工作队员、中心副主任张硕是个办事迅即的人,立即调动自己的关系,和信用社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落实了贷款事宜。我们和村支书周红兵等领导商议,由政务中心贴息,下月初为金洪波贷款5-6万元,支持他收贮桔子保鲜。我们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他个人的勤奋努力,4年以后,这个对象一定会如期进入小康,实现市委的既定目标。扶贫工作驻村民情日记从乡上回村已四点多钟了,村委马主任夫妇二人下田挖洋芋去了。于是,我打算到村里转转,顺便了解点民情。从村主任家出门不远,就走上了xx山梁。站在山梁上远远望去,xx庄乡及xx镇的许多村社尽收眼底。这里都是成片的玉米田,在夕阳的照耀下,黄澄澄的十分好看,不过大部分农田已收割。这时我想起了我们人大秦主任经常给我讲xx山区推广双垄全膜玉米的事。他当时给我讲,以前的xx山区群众都是和海东的其他山区一样,大部分都种植小麦、豌豆等作物,对种植玉米想都不敢想。可是在前些年通过省上和地区的扶持,以及县上的大力推广,整个xx山区的大部分农村都大面积种植双垄全膜玉米,农民受益匪浅,是一场农业上的“*”。当时我还有点半信半疑,总认为海拔较高的干旱山区种植玉米不大可行。可是在今天看来,这不是神话,确有其事。就在前两天,我送财经城建委朱进成主任去中川乡时,就的的确确见识了。我们是从xx庄乡出发,又从xx乡翻越山岭抄近路,经巴州去中川的。所以看见了山上正在收购购的成片成片的双垄玉米带状田。正在边走边想时,迎面遇上了一位回族老乡。打了个招呼后,我们闲聊起来。我问他以前对种植玉米怎么看?他说以前根本没想过种植玉米,也想不到我们这样的干旱大山里能种植玉米。说到这里,他感叹:这些年党和政府确实好啊!就拿种植玉米这件事说吧,刚刚推广的时候,政府免费提供地膜、种子、化肥,乡干部们苦口婆心地动员,但大家就是不种。现在呢?我们都尝到了甜头,大家的积极性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每年都在增加,我们打心眼里感谢政府。我说今年玉米的收成咋样?他说一亩地的玉米少说也能收入一千元以上,种植小麦的话,再多也只能收入个四、五百块,根本不划算。这时,我又想起了我们秦主任去年让我在“两化”(化隆、循化)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中写:在浅山山区推广种植双垄全膜玉米的事。当时我还有点想不通,现在想来真有点惭愧啊!当时我对秦主任说化隆的干部、群众都可能没有积极性。主任说那是县上的领导们没下决心,只要领导干部们下决心,出实招,肯定能行。今天,我对主任的话彻底地信了!期望再过几年,我的家乡化隆也能看到漫山遍野金灿灿的玉米带状田!扶贫日记篇【第二篇】都是新搬迁户,一统计,仅去年就搬迁了18户。原来三组的村民主要分布在山上和山下,大约各占一半,山上的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村民们强烈要求搬迁。经村委会协调,在山下整理了一些屋基,条件好的都迁下来住进了新房,目前山上大约还有七、八户,我决定先上山走一趟。沿着山路往上爬,大约二十多分钟才到第一家,叫徐光朝,家里三口人,低矮的三间土坯房,家里很乱,满院都是刚孵出的小鸡。徐光朝的儿子徐斌对我们说,他们家三口本来都在外打工,因为他母亲生了病,得了肝硬化,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医生说没有了救治希望,不得已才回来。他母亲现在病情虽然没有恶化,但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他父亲身体也不好,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甲亢病,他只有放弃打工回家照顾父母。为了挣点钱,他到省农科院学习了蜈蚣养殖技术,在家里养蜈蚣,但才起步,还没有见收;同时又买回了一批鸡苗,准备搞规模养殖。徐斌是我入户走访来在农户家里遇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今年25岁,也是全村一个搞特色养殖的,我很有感触,年轻人就是不一样,有文化,有思路,建设新农村就需要年轻人。我对他说,养蜈蚣风险很大,关键是技术,所以你一定要多小心,有什么问题一定要及时请人解决,千万不能让蜈蚣生病。再往上走,来到程梅家,她正在林子里放牛,我说我们是“三万”活动工作组的,想到她家里坐坐,她便把牛拴好,把我们带到她家。家里条件还不错,虽然住在山上,但是楼房,而且也收拾得很干净,她说房子建了好几年了。程梅今年39岁,是我入户调查遇到的第二个40岁以下的年轻人,接连遇到两个年轻人,我便有些兴奋,现在年轻人都出门打工,留下来的实在太少了。程梅家里三口人,丈夫朱朝明开农用车在周边村从事农产品收购、贩卖,每年可以挣一些钱。她在家种庄稼,不仅种了10亩土地,还养了10头猪、3头牛、1只羊,我粗略地算一下,她在家种地搞养殖每年的毛收入也有近2万元。她还有一个女儿,9岁,在洪门铺读小学。她家是我在洪门铺村入户走访以来遇到的条件算比较好的一户了。我问她现在主要有些什么困难,她说主要是她女儿上学比较困难,才9岁,每天要走几里路到山下读书,又没有同伴,中间要穿过好几个树林子,现在野猪比较多,很有危险,上学的时候她可以送一下,放学要是太忙就来不及接,希望能够解决一下。再就是希望村里帮忙在山下协调一个屋基,还是想搬到山下去住。三组山上的资源其实还是很丰富,森林保护得比较好,山场面积也很大,如果年轻人不出门打工,像程梅一样,在家发展养殖,也还是可以挣到钱。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力所能及地把年轻人吸引回来,只有年轻人回来了,村子里才有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才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接着我又到吴玉海、程家钱、吴兆旭、涂原进等几家,情况大体差不多,都属于比较勤奋、生活过得去、但生存条件又比较差的一类。他们都反映山上条件太差了,而且野牲畜多,破坏性大,庄稼都种不成,要求村里能够帮他们迁到山下居住。从山上往回走,我想村里搞迁移扶贫是正确的,应该把村民从山上迁下来,人虽然住在山下,但山上的地还是可以种,而且还可以利用山场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老百姓也有增收的路子。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城市化,那么农村发展的趋势应该是集镇化和村庄化,如何探讨一种土地流转机制和搬迁帮扶机制,把那些生存条件恶劣的村民集中迁移到公路沿线、集镇周围,让他们迁得下、住得稳、能发展,应该是政府认真研究并切实解决的问题。扶贫日记篇【第三篇】我们在走村串寨中不难发现,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没有致富的环境,而是他们缺乏敢于创新的勇气、勤劳实干的精神和脱贫致富的信念。怎样提振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是我们驻村扶贫工作组的重大实践课题。黄连鸡养殖是目前产业脱贫中见效方式较快的投资项目,鸡苗发放后四个月即可出栏,市场价在40元/公斤左右。我们在第一批黄连鸡养殖户动员中,很多农户持观望坐等态度,到最后报名的只有44户。待鸡苗出栏后,农户尝到了甜头,观望者慢慢加入到养殖行列。在第二批养殖动员过程中,为了让很多的贫困户加入早日脱贫摘帽,驻村队员一行9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入宣传,最后签订协议时村民却迟迟不肯签字,闻队长一直在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尽快加入到产业发展的行列中来。多次沟通交流后得知原来是村里的非贫困户从中阻挠,想把帮扶村内贫困户的物资进行平均分配,全村41户都要得到。就这个问题,闻队长再次强调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本次养殖只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经过多方协调开导,上波依村民小组共与15户贫困户签订了养殖协议。平均分配这样一个小插曲,让我联想到了村里的低保分配,家家户户不论是不是贫困户都能享受低保政策。这样的平均主义意味着什么呢?它抹杀了劳动报酬上的任何差别,否认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在这里低保失去了它的作用,成为了人人都能分到碗里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带来的是助长村民的惰性思维,消磨勤劳村民的奋斗意志,这种消极主义还影响在孩子身上。记得我念小学时候,儿童节学校从来不会主动将奖品直接发到学生手里,而是靠每个学生自己参与游园活动得到的奖票兑换物品。每个学生可靠自己的能力,获得不同的奖励,既培养了学生拼搏向上的精神,又遏制了学生“不劳而获”的思想。而在波依小学儿童节活动中,不论参与热度,孩子最终得到的都是相同的礼物。回到我们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在“扶志”中“扶智”。扶志就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而扶智主要是项目上的技术辅导和政策上的专项扶贫。我个人觉得“扶志”应该从村民观念上着手,破除平均主义,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勤劳肯干的农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劳动的回报。虽然由于客观原因,要真正破除他们心中的平均主义难度较大,但并非不可为。首先从村小组长、村干部入手,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平均主义的危害;其次,以“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为村小组长、村干部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前提是村小组长要站在党和政府的一边,既要落实党和政府的安排的工作,又要及时反应农民的相关情况;最后在加上政府的政策帮扶,在破除平均主义中量力而富、有为而富。在农村中消除平均主义,学校不能成盲区。我们可以从
本文标题:扶贫日记【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7964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