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最新4篇)
1/12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最新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最新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第一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重100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千克=()克2/12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3/12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3)练习质疑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4/12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第二篇】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黑板。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一)基本练习1.完成第107页第6题。5/121出示例图,学生独立完成。2指名口答,全班校对。3师生共同归纳。2.完成第107页第7题。1自由读题,独立思考完成。2集体校对。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指名提出问题,集体解答。5。3.完成第107页第8题。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2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的规律。3独立试着往下写。4集体反馈并。4.完成第107页第9题。1引导看图,理解题意。2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填的正确。3全班交流反馈。5.完成第107页思考题。1尝试独立解答,如有困难可请教你的同位或小组成员。2集体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个条件中的“2倍”在图上表示出来。6.自由阅读“你知道吗?”6/121自由阅读文字介绍。2交流获得的信息。3补充介绍课前搜集的信息。4谈谈了解这些知识后的体会。7.作业(小黑板出示)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①买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贵多少元?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第三篇】1、使学生理解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2、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1、线段图的画法2、检验方法投影片或教学课件1、学习例37/121出示图片(画有5个书架,下面有一个问号),教师说:“学校想买5个书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钱吗?想一想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或说出需要先知道每个书架多少钱。)3个人试做,小组交流并汇报小组的想法。思路:要想求5个书架多少钱?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再求5个一共多少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拨,并做主要的板书。)4练习:教科书第107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解答,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学习例42小组先讨论研究,再试着把它完成。3小组间交流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4“做一做”中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分析题目,并解答完成。出示图片(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2、老师用ic卡给家里打电话,时间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钱。想一想,如果打电话时间用了6分,又会用去多少钱呢?(学生独立思考)“老师的ic卡里现在只有3元5角钱了,我必须在几分内把话讲完呢?两步应用题1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2先求每个书架多少钱?8/1275÷3=25(元)75÷3=25(元)5个书架多少钱?200元能买几个书架?25×5=125(元)200÷25=8(个)答:买5个要用不着125元。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归总应用题教科书第112页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五的第1~4题。1、使学生初步了解归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够正确地解答这种应用题。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乘、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和解答方法。学画线段图,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数量关系。投影片或教学课件。1、学习例5(为了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将例题进行了改编)。1教师说:“小华读一本书,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学生各抒已见)。3小组展开讨论,并独立列式试做。(教师注意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4小组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点拨,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5教师根据小组的汇报情况,边小结边进行必要的板书:9/1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再求几天能读完?72÷9=8(天)6让学生根据分步算式,独立列出综合算式。2、改编例题,引出题目:(如果小华8天读完,他每天读几页?)1学生独立思考,并试着列式解答出来。2请一名学生汇报。通过学生之间的质疑问难,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要求每天读几页?首先知道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遇到问题,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3、比较例题和改编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相同点:都是先求这本书的总页数。不同点:例题是求几天读完,改编后的问题是求每天读几页。4、教科书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和例5,让学生独立完成。1、做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让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并找出两个小题的异同点。让学生说一说想法,然后独立列式解答。3、做练习二十五的第3、4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体订正。通过师生交流,突出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10/12两步应用题1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2先求这本书一共多少页?12×6=72(页)12×6=72(页)再求几天能读完?再求每天读几页?72÷9=8(天)72÷8=9(页)答:8天可以读完。答:每天读9页。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第四篇】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1、看图体温并解答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11/12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1、观察图意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问:要求什么问题?怎么样列式?2、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同桌或小组商量,教师巡视指导。3、交流汇报⑴224/2=112(本)112/4=28(本)⑵4*2=8(层)224/8=28(本)4、讨论比较。问: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1、想想做做1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2、想想做做2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12/123、想想做做3出示学生购买乒乓球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解答。注意提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找到图中隐藏的已知条件有两个小朋友。解答后同桌学生交流比较。商店运来2箱毛巾,每箱4包,一共有480条。每包有多少条毛巾?
本文标题:2023年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_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0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