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小学实验工作计划_实验工作计划【最新4篇】
1/14小学实验工作计划_实验工作计划【最新4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小学实验工作计划_实验工作计划【最新4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实验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第一篇】一、实验理念:以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为指导,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继续扎实推进新教育儿童课程,努力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将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实在课堂,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凭借,提高老师们的实验水平。以精致的学校管理、高效的课堂教学、多样的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命灵动、健康地成长,最大限度地彰显学校的特色品牌。二、实验板块:1.儿童课程实践研究晨诵:全校所有班级每周至少2次晨诵,确定晨诵时间,要充分利用好校本教材《黎明诗韵》,各班级晨诵内容要相对统一,提倡榜样老师根据自身及班级实际,灵活确定晨诵时间2/14及内容。低段读写绘:一、二年级每班每周一节绘本课,完成1幅读写绘;中高年级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完成1读书笔记,隔周进行一次绘本教学与阅读教学研讨,学校新教育实验工作室或年级组每月举行一次新教育实验方面的展示评比活动。2.理想课堂实践研究从新学期起,新教育实验工作室要组织骨干教师进一步充实研究团队,利用新教育有效教学框架,实施“全员参与,全课程覆盖”的新教育实验活动机制,凡省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333”、“555”培养对象和各教研组都要根据校子课题选择二级子课题开展构筑理想课堂的新教育实验,努力探索构建理想课堂的理论与实践,不懈追求有效教学的三重境界。除每周常规的教研活动之外,每月组织一次校级构建理想课堂的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构建理想课堂的有效途径,丰富实验研究的内涵。3.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以全员读书为抓手,以教学反思为引领,以展示评比活动为平台,以绩效工资考评为杠杆,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本学期中心小学教师阅读的重点书目为《教育走向书本》,镇属小学重点阅读的书目是《精神的雕像》,新教育实验工作室要定期组织对教师全员读书活动检查指导与评比考核,确保有行动、有痕迹、有成效。在完成规定读书笔记的同时,男3/14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的教师都要做教育博客,所有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根据自己的岗位理论联系实际,带头读书、做博客。20xx年月度主要工作安排:9月份:1.学校新教育实验学期启动。2.确定新教育实验教师10月份:1.制定新教育实验计划2.落实本学期儿童阅读课程实践研究任务指标3启动每月一事活动。11月份:1.晨诵课观摩2.修订新教育实验规章制度及考评细则12月份:1.绘本阅读课观摩2.开展世界读书节活动,启动第六届校园读书节3.学生手抄报比赛4.教师全员读书测试交流活动1月份:1.“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2.校园阅读节成果展示活动3.亲子阅读家校研讨会4/144.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博客展评3月份:1.“在阅读中成长”教师读书沙龙活动2.编写学生读写绘成果集3.教师优秀博客结集成册4.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阅读小能手”、“写作小能手”.4月份:1.开展暑期系列读书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2.上学年优秀实验教师座谈会3.组织参加新教育实验年会4.参加县读书工程表彰大会5月份:1.开展新教育实验阅读节活动2.布置新学年新教育实验工作6月份:1.晨诵案例、阅读指导课案例评比2.“我心中的伟大祖国”演讲比赛7月份:1.准备书香校园建设现场会2.学生绘本、读书笔记展评3课题研究案例、研究论文评比5/14小学实验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第二篇】为进一步提高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教学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填写演示实验计划、分组实验计划、演示实验单、分组实验单等表格。(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科学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5)开学及时收取科学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演示实验计划表》、《分组实验计划表》;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演示实验记录表》、《分组实验记录》6/14(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申购等工作;(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2)如有不足之处,工作中及时调节与补充,使之日臻完善。小学实验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第三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的提高,加快了和我校教育7/14信息与现代化进程。同时,如何全面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深化资源应用,引领资源应用方向,拓宽资源应用渠道,都给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进一步全面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深化资源应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纵深、持续、健康发展,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特制定我校20xx——20xx学年信息化教育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降低教育成本上的优势,紧紧围绕市、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进一步深化资源应用为中心,全面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突出资源应用的首要地位。持续深化推进课题实验研究,引领资源应用方向,为兴办和谐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资源设备应用效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学校教育现代进程服务。二.任务目标1、加强多媒体教育设备、系统、资源的管理维护多媒体教育设备属国家财产,其安全、正常运行是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做好多媒体教育设备、设施的管理维护与故障维修,努力保障设备运行正常,确保设备资源的实体安全和运行安全。同时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的稳定、通畅接入和资源光盘的规范管理与存放。确保资源、设备、资产的零流失率,可用率达100%,为学校教育教学与科研提供8/14有力保障。2、做好市局教育信息网资源的接收、整理、上传与共享以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为重点,努力做好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及时完整同步接收下载、整理,实现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服务师生课堂教学与课程整合及教育科研。力争小学教育教育资源接收完整率、可用率达95%以上。3、加快启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三网结合,学科兼顾,多渠道、全方位搜集校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整合校内已有教育资源,加快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建设,为师生教学、科研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4、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坚持学用结合,校本为主的原则,继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培训。加强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让每一位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教育设备和校园网络教学设备,会进行优化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展学科课程教学。通过培训,解决学校多媒体教育中的“不足、不高、不通”的问题。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市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观摩、研讨活动,参加率达100%。5、全面普及和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深化推进资源运用突出资源应用的首要地位,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层面,让网络资源走进课堂,面对学生,用于教学,让学生与城市的学生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逐步实现教9/14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语数教师应用率达100%,各学科教师应用率力争达80%以上。班级与学生受益率均达100%,学科利用率达80%以上。6、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课题研究,引领资源应用的方向持续开展和深化推进“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研究”课题实验研究。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模式、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发展途径。重建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学管理和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师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的素养。7、坚持开展好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开展好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教学,培养提高教学信息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开齐开足学生实践操作课时,增强和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市组织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竞赛活动力争3人以上获等级奖;三.工作要点与措施(一)做好信息化教育教学设备资源的管理维护1.每期期初期末定期对学校多媒体教育设备设施及校园网络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清理,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同时做好“防火、防盗、防雷、防潮”工作,确保设备、设施资源的实体安全。2.每期开学初及时做好信息技术设备、校园网络系统、各教学终端和办公终端的运行测试与故障维护工作,设备、系10/14统运行安全稳定,确保网络畅通。3.及时做好设备故障的维修,确保设备安全、完好和处于备用状态。协调组织和配合电脑公司,做好质保期内的校园网络设施、设备的重大故障的维修维护工作。4.每期定期检查、督促各年段、班级做好信息化教育设备外观日常卫生保洁工作。5.实行借用、归还登记制度,做好电教、信息化教育资源光盘发放与归还工作,使设备、资源不流失、无人为损坏。(二)以资源应用为中心,全面开展和深化推进信息技术教育1.规定要求学科教师强化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力度,学科教师每期资源应用时数为全期学科教学总时数的20%以上,同时认真、规范填写记录本。2.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基本功演练课、示范课、研究课,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能力。3.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优秀教学设计、经验论文、教学课件等评比活动。4.信息中心、教导处、教科室协作配合,每学期定期分别组织语、数学科教师收看“空中课堂”和观摩名优教师的“示范课”、“优质课”及新课标培训讲座两次以上,并要求教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深刻反思、相互交流讨论、解决许多教学中的实际问题。11/145.加强课题实验研究,不断探索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模式、教学策略、学习策略的形成与发展途径。撰写1课题实验论文、经验或体会。6.结合“班队课”、“思品课”,指导任课教师组织学生收看“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科学人生”、“少先队活动”等远教专题片,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三)抓好教师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坚持内外结合,学用结合,培训与考核结合,继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能力的巩固与提高培训。除集体统一培训外,要加强个别培训和指导,坚持边培训边使用边指导的原则。1.对40周岁以上的教师每期进行一次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信息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操作的巩固与提高培训。对信息化教学设备资源的使用操作培训应达到人人会操作的程度。2.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课件制作培训与教育技术能力培训。3.加强培训管理,纳入考勤。4.做好校本培训
本文标题:小学实验工作计划_实验工作计划【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32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