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语文教案评语(4篇)
1/22语文教案评语(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语文教案评语(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语文教案评语【第一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1.体会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快乐。2.感受“绿叶的梦”就是作者童年的梦,是作者童年的快乐。:两课时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高粱(lián)秆儿剥开来,做成马车、灯笼;河边抓把泥,捏成碾(niǎn)磨[mò]、盆碗;柳条儿、苇叶儿做笛子,葫芦瓢(piáo)做船,荷叶当伞……[句导读:排比句及省略号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令人神往。]一双小手创造了多少可爱的玩具![句导读: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情。][①课文中为什么提到这些儿时的玩具?]然而,最使我着[zháo]迷的还是绿叶。[②这句话2/22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绿叶是“我”童年时最着迷的玩具。我永远感激我的启蒙老师。[③“永远”用得好不好?为什么?]除了教我们读书以外,老师还教我们搜(sōu)集标本,采来各种绿叶汇(huì)拢在一起,并讲述它们的知识和趣闻。[④第一、二句话有什么关系?]那真是令人愉快的活动。[⑤这段话有什么作用?]星期天,我们跑遍密密的树林、杂草丛生的河边、广阔的田野和一道道土岗(括n)。[句导读:这句话不但列举了“我们”活动的范围,还呈现给读者一片广阔的天地,令人心驰神往。][⑥从“跑遍”一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爬大树,钻丛林,嬉(xī)笑,打闹,欢乐的笑声惊飞了觅(mì)食的小鸟。篮子里装满了各种绿叶。[⑦这两句话点明了什么?]我们用元宝树叶串成项链,用金黄色的菟(tù)丝子草做成戒指和手镯(zhuó),豆角花挂在耳朵上,野菊花插满了小辫儿……[⑧这句话又点明了什么?]在旷(kuàn)野的课堂里,绿叶和野花谱(pǔ)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yuèzhān)。[⑨怎样理解“绿叶和野花谱写成我们生活的乐章”]段导读:绿叶编织着“我们”快乐、悠闲、美好,甚至疯狂的梦。我们每人都想找到一种新奇少见的叶子,因此少不了争强和探险。我们常常有意外的发现,但也少不了刺伤手脚。毛栗3/22子、酸枣树的尖刺儿几乎在每人身上都留下过伤痕。[⑩为什么常常受伤,孩子们还要去探险呢?]段导读: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秋天,树叶在风中飘落,像一群群蝴蝶飞向我们。[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我们背着筐,扛着筢(pá),奔跑着,欢呼着,搂[lōu]树叶,堆成垛(duò),躺在上面打滚,翻跟头,坐下来挑选出那些漂亮的叶子。[从这一系列准确贴切的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鲜红的,金黄的,串成长长的彩色叶链挂在教室里,满屋洋溢着丰收的欢乐。那许许多多留做标本的叶子,成了我们的珍宝:[句导读:由于这些标本凝结着“我们”的汗水和辛劳,它给“我们”带来了欢乐,是“我们”的骄傲,所以“我们”视为珍宝。]圆形的、条状的、桃形的、针状的、蛋形的、元宝状的、叶面带茸(rón)毛的……一一陈列开来。[为什么要列举出各种形状的树叶?]段导读:秋天的树叶更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和收获。老师让我们观察并讲述这些叶子。[老师为什么这样做?]羽状的山扁豆叶子可当茶,祛(qū)痰(tán)止渴;细长的垂柳叶子可解酒毒,治皮癣(xuǎn);桑叶清热明目,治手脚麻木;薄[bò]荷叶医感冒头疼……祖辈传下来的民间药方,丰富有趣的生活知识,也随着一串串叶片,留在我的记忆(yì)里。[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段导读:老师让“我们”了解有关叶子的知识与药用价值。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我”对绿叶“着迷”的原4/22因,搜集绿叶标本,讲述它的知识和趣闻是令人非常愉快的活动。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童年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也许可爱的洋娃娃会陪你度过每一个夜晚;也许威武的机器人会给你带来快乐;也许四驱车会使你着迷……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的欢乐。1.自读课文,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2.小组交流: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反馈学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随时纠正读音。汇岗戒章枣刺陈毒忆(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汇拢――汇结合具体的事物说说“汇拢”是什么意思。土岗――岗查词典,说说什么是“土岗”。乐章――章“章”还能组成哪些词语?和同学交流。陈旧――陈你曾经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词?毒药――毒结合生活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再用“毒”组词。记忆――忆“忆”还能组成哪些词语?5/22(3)书写指导。①戒:注意不要丢掉第三笔“竖撇”。②陈:注意与“阵”的区别。③忆:注意“忄”的笔顺。(4)分段指读课文,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5)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集体交流。比如碾磨、启蒙、标本、觅食、洋溢等。在理解生词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可以查词典,还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1.读了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绿叶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2.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1.请学生说说自己童年的趣事。2.生活中很多人童年的快乐都源于大自然,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起感受作者的绿色童年。语文教案评语【第二篇】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词语;培养学生迅速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内容,能够借助文本说出人们所看到的美轮美奂的落日实际上是幻觉的科学依据。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重点语段,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启迪学生能够用明辨的双眸、思考的大脑,观察生活,分析问题。6/2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体内容,提炼信息语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课堂延伸,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1课时一导入两张幻觉图片导入二欣赏落日谈谈感受三基础知识1、小组代表竞读课文。2、小组代表上黑板给词语注音,词语有:吟咏绮丽绚丽殷红3、小组代表听写词语比赛。听写了:幻觉、吟咏、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4、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四我读我画我赏(1-3)1、请一位同学朗诵第二自然段,另外三位同学上黑板一边听一边画出落日图。之后点评。2、讨论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3、第二自然段的“躺”和“缩身”两个词语有何表达效果。4、第二自然段的分号有何作用。5、改第一段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6、改最后一段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7/227、用书中的原话回答“落日”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8、第三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五重点研读合作探究1、引导大家阅读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完成课后表格.2、讨论这几段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六课堂拓展延伸1、结合《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2、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段描写文字。七人生的启迪?比如:幻觉带来灵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山不是山,看水仍是水等板书设计语文教案评语【第三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3。背诵全文。8/22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背诵全文。1。理解记述中渗透出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2。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投影仪投影胶片2课时[教学要点]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读课文,利用注释、工具书,初步把握文章,朗读课文,找出押韵的字,由押韵归纳各层大意,帮助学生理清背诵思路,背诵全文。《桃花源记》是我们在初中接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师生一同背诵。《桃花源记》中悠闲自得的田园生活正是作者精神追求的形象反映。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决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选一学生读注解①教师稍作补充:陶渊明因不能适应官场的世俗约束,决心去职归隐。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寓对官场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9/22去来兮辞》著称文史。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在第2段的换韵处,停顿的时间应稍长一些。学生朗读。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10/22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学生根据思路提示及韵脚,尝试背诵。提示: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学生复听一次录音,细细品味。1。背诵课文2。结合二、三段内容,通过联想、想象,写一段文字描绘陶渊明这位隐逸诗人的'形象。不少于500字。[教学要点]检查背诵。突破难点,理解述志中渗透的或喜或哀,或决绝或犹疑的复杂感情。学习疑问代词及文言虚词的11/22用法,归纳一词多义。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学生讨论。明确:“兼济天下”规范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中国第一位隐逸诗人、田园诗人,他的“济世”的确让人费解。文中为我们呈现了恬淡安闲、自然静谧的田园情趣,但这并不意味着陶渊明消极避世。古代出仕是文人志士必然的价值取向,在封建专制独裁统治下,他们只能在无条件服从与维护自身尊严、保持独立人格的矛盾中苦苦挣扎。除了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不除渊明比较明显,且付诸实际行动罢了。在前面介绍陶渊创作题材时曾提到过,陶晚年作过大量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显然有一股济世的热流贯穿于他的一生,其平淡自然的诗风始终未能掩盖此股热流的跃动,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痛苦的消失,而是象征着苦难的加剧,即“自以
本文标题:语文教案评语(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7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