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推荐DOC54)
第七章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第一节财政收入的规模分析第二节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第三节税费体制分析及税费改革一、财政收入的概念1、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财政收入应理解为一个过程,是财政分配的一个阶段,在其中形成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2、财政收入又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社会产品的价值,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2007年财政收入51304亿元,增长32.4%,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达到61316.9元,增长19.5%。第一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二、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1、纵向比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3%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7%,而后有所提高,2007年为20.8%。2008年预计为20.3%。2、横向比较1990年美国为34%、法国为46.3%、英国为44.4%、泰国为21.3%、印度(1987年)为20.5%、韩国(1992年)为18.5%。项目年份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978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132.31159.92004.82937.16242.27408.08651.19876.011444.113395.216386.018914.021691.026355.931628.038760.251304.061316.929.51.222.010.219.618.716.814.215.917.022.315.414.721.419.822.532.419.531.225.722.415.810.710.811.612.613.915.017.118.518.619.317.318.420.820.3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19781995199920032007财政收入财政收入/GDP北部财政收入规模(绝对额)趋势图我国财政收入随着经济是不断增长而增长,2007年是1978年的45.3倍,年均增长13.1%。2008年61316.9亿元0510152025303519781982198619901994199820022006财政收入/GDP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趋势图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2%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7%,而后有所提高,2008年为20.3%。2008年20.3%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1、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的制约。(1)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看:1986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15.424.037.940.936.751.6(2)从我国情况看:19782007增长年均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124660068.0倍15.6%财政收入(亿元)1132.351304.045.3倍13.1%2、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下降,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源泉。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的途径。(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制约1、经济体制的转轨使GDP的分配向企业倾斜经济体制转换带来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国有企业利润由计划体制下的全额上缴,改为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2008年改为25%,这势必带来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2、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分配制度不健全、分配秩序混乱,使GDP的分配向个人倾斜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明确的,即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我国居民收入可分为: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制度外收入或称非正常收入,这部分收入急剧增长。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向个人倾斜理论分析国民收入(N)V+M企业政府(F)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剩余产品率×财政集中率FN=MN×FMMNFM剩余产品率财政集中率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向个人倾斜实证分析年份1978年1994年增减变化政府收入31.3%12.0%-19.3个百分点企业收入18.2%21.5%+3.3个百分点个人收入50.5%66.5%+个16百分点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向个人倾斜图解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扇面4政府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扇面41978年1994年(三)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影响项目年份零售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率结论198419852.88.820.222.0+17.4+13.2名义增长实际增长19866.05.8-0.2名义增长1987198819897.318.517.53.67.213.1-3.7-11.3-4.4名义增长实际是负增长2、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原因的影响(1)银行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如果信用膨胀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财政收入实际下降。财政收入流转税所得税产品销售价格涨幅大于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涨幅小于原材料价格涨幅的企业(2)财政赤字向银行透支,引起通货膨胀,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国家财政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财政收入的增量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货膨胀税”项目GDP国家企业个人通货膨胀前100152560120352560通货膨胀后100292150+14-4-103、现行财政收入制度的影响(1)实行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应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的增长而提高,即出现“档次爬升”效应,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的份额将有所增加,税收收入的增长快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既有名义增长,又有实际增长。(2)实行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物价的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3)实行定额税税收与物价没有关系,在物价总水平上升的情况下,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4、产品比价关系变动的影响(1)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2)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者说各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比例不同。产品比价变化财源分布结构改变财政收入分布非均衡状态相关经济主体上缴财政的税利有增有减财政收入A行业税收负担率50%B行业税收负担率30%比价下降比价上升第二节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一、按财政收入的形式(项目)分类财政收入形式分类税收收入其他收入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其他收入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收入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国有资源收入罚没收入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年份各项税收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其他收入198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62007200849.3101.996.296.793.395.293.893.393.993.489.837.52.22.7-25.3-19.7-5.3-4.6-4.3-3.3-2.5-2.1-1.8-0.467.36.30.30.14.50.60.21.31.31.21.11.21.11.01.213.213.910.26.49.77.98.48.17.17.49.5二、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类按财政收入所有制来源分类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成(%)年份国有集体个体其他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1978198019851990199587.086.877.771.371.1-15.977.676.064.954.633.9-43.712.612.619.318.617.3+5.022.423.532.135.636.6+14.20.40.61.94.76.1+5.71.95.412.9+110.95.45.5+4.60.51.24.416.6+16.101020304050607080国有集体个体其他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成(%)三、按财政收入的部门来源分类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工业财政收入农业财政收入商业财政收入交通运输业财政收入建筑业财政收入其他业财政收入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第一产业财政收入第二产业财政收入第三产业财政收入财政收入部门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其他197819801985199019952.82.94.44.35.8+3.074.677.459.646.543.9-30.70.20.10.41.52.0+1.812.11.47.224.732.6+20.57.26.06.57.93.6-3.03.112.221.915.112.1+9.0197819952.85.8+3.074.845.9-28.922.448.3+25.9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其他农业工业建筑业商业交通运输其他1978年1995年财政收入部门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扇面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扇面41978年1995年财政收入部门构成(三次产业)四、按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分类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一)预算外资金的含义1、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2、预算外资金的特点:财政性、专用性、分散性;3、预算外资金的范围(1)1993年以前,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特点1993年以前,预算外资金的范围:(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各项税收附加、集中的企业资金、统管的事业收入和其他杂项收入。可用于城市维护、农村公益事业、企业挖潜革新改造等支出。(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有工交商事业收入、农林水气象事业收入、文教科卫事业收入、城市公用事业收入、社会福利事业收入、工商管理事业收入和行政机关收入。主要用于相应事业的需要。(C)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集中的各项专项基金基本折旧基金、税后留利,主管部门集中的各项基金。(D)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包括交通部远洋船队的盈利、以矿养矿收入、以港养港收入、以电养电的小水电收入、地方小铁路等收入。1993年以前,预算外资金的特点:(A)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年份197819921992/1978预算外资金347.113854.9211.1倍财政收入1132.263483.373.08倍预算外资金相当于财政收入的比重30.65%110.7%单位:亿元(B)预算外资金历年的增长速度均超过同年的GDP和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项目1978~1992年预算外资金年均递增18.76%GDP年均递增15.31%预算内收入年均递增8.36%(C)结构变化项目1978199219982006行政事业性预算外资金收费18.323.064.369.6政府性基金收入0015.56.5乡镇自筹、统筹资金0010.93.5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收入9.02.400国有企业和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收入72.874.71.80.9其他收入007.519.6单位%(D)预算外资金管理不严财经纪律松弛,化预算内资金为预算外资金;化生产资金为消费资金;化公为私现象滋长和蔓延。(2)1993年以后预算外资金范围的调整和特点1
本文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推荐DOC5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