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第三章 1简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第三章简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第一节消费理论第二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第三节简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节简单国民收入的变动和乘数理论学习目的与要求上一章讨论了国民收入如何核算,并引出了一个结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本章就这一问题进行展开讨论,并为学习后面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打下基础。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重点与难点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从《蜜蜂的寓言》看“节俭悖论”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某一天,因为换了新蜂王,这群蜜蜂改变了生活习惯,放弃了奢侈的消费,开始崇尚节俭,这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社会逐渐衰落,最后在外敌的入侵中不堪一击而被摧毁。此蜜蜂的故事说的正是“节俭的逻辑”,也就是在经济学上的“节俭悖论”。众所周知,节俭是一种美德,既然是美德,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个悖论呢?1、影响家户消费的因素: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与制度风俗习惯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户的收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第一节消费理论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1.消费函数凯恩斯认为影响消费水平的众多因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消费者的绝对收入水平。凯恩斯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用公式表示就是:c=c(y)。消费函数是描述消费与收入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表达式。用c代表消费,用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往往不如收入增加的多,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引起社会总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之一。cfydydcycMPCyycycMPCy0lim,0.,时当或平均消费倾向(APC)是指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平均消费倾向的公式是:由于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故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消费分别大于、等于、小于收入时,则平均消费倾向APC可能大于、等于、小于1。ycAPC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年份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人均消费量(CPP)184207236262284311354437485550人均可支配收入(YD)282241289337378425497560632701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人均消费量(CPP)693762803896107013311781231126772936人均可支配收入(YD)83094110581135131816042145256830583619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人均消费量(CPP)29733143339736113974人均可支配收入(YD)398441854482490355248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态,APC也有递减趋势。线性中,若a=0,c=yAPC=MPC,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收入消费MPCAPC1900091101.01210000100000.891.00311000108500.850.99412000116000.750.97513000122400.640.94614000128300.590.92715000133600.530.899从右图形中可以看出:⑴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⑵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联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⑶随着曲线向右延伸,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45度线c=c(y)BACDEFG450YOC10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y。为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inducedconsumption)。⑸c=+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OYC45度线c=+yyyyycAPCAPC>MPC11(二)、储蓄函数(savingfunction)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其公式是:s=s(y)。划出下图:OysBCDEFGA122、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⑴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PropensityofSaving):储蓄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⑵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PropensityofSaving):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ysAPSdydsysMPSyysMPSy0lim,0时当13ss=-a+(1-β)y图3-2线性储蓄曲线0y如果储蓄与收入呈线性关系,则线性储蓄函数:s=y-c=y-(α+βy)=-α+(1-β)y∵c=α+βy;s=y-c14收入消费储蓄MPSAPS190009110-110-0.012100001000000.110311000108501500.150.01412000116004000.250.03513000122407600.360.066140001283011700.410.087150001336016400.470.11MPCAPC1.010.891.000.850.990.750.970.640.940.590.920.530.89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15ys=s(y)c=c(y)c,s-dd3-3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Ay0450(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这里的收入指的是均衡的收入,也就是450线的值)。16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与此相对应,APS与MPS都递增,但APSMPS。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成射线的斜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3、MPC+MPS≡1;APC+APS≡11:11:1MPSMPCMPSMPCysycyyscyAPSAPCAPSAPCysycyyscy即即17(四)、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1)国民收入分配。越富有,越有能力储蓄。国民收入分配不平均,则消费函数会向下移动。2)国家税收政策。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使富人的一部分储蓄,以政府的名义花费,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的比例。未分配利润是一种储蓄,会致使消费减少,消费曲线向下移动。4)其它。18(五)、简单评价绝对收入假说的最大缺点就是这一假说是以心理分析为基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主观推测,从而缺乏坚实的基础,使它的一些结论与事实不相符合。例如:绝对收入假说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收入增加而递减的,但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对于1869-1933年间美国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的研究证明:“边际消费倾向本身是随收入增加而递减的”这一说法是不成立的。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谓的“消费函数之迷”。19二、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一)、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J·Dusenberry)提出:1、消费者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i=Ui(Ci)考虑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上式中,Ui为第i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Ci为其消费支出。Cj为第j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ij为第i个消费者对于第j个消费者支出的加权数,∑aijcj即为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数。这就是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jijiiicaCUU202、当期消费决定于当期收入、过去的消费水平(或“棘轮效应”)、周围人们消费水准(或“示范效应”),即消费习惯形成后具有不可逆性,尤其是在短期中,暂时收入的减少并不会使消费减少。3、消费与所得在长时期维持一固定比例,长期消费函数系出自零点的直线,为C=βY,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为C=C0+βYCL=βyY2Y1Yt1Cs1Ct1C1C2Cs2YCO21(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的长短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⑴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⑵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在此假定下,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收入。换句话说,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C=a·WR+c·YLWR为实际财富;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22(三)、永久收入(Permanent-incometheory)的消费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1、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3、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程式:Cp=k(i,w,u)YP(1)Y=Yp+Yt(2)C=Cp+Ct(3)*参阅:《消费函数理论》,弗里德曼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57年)0tptptpCYCCYYPPP23⑴式说明,持久消费Cp是持久收入YP的函数,但两者之间的比率k要取决于(i,w,u)等其它变量。而在一般情况下,(i,w,u)等其它变量是不易变动的,因此,持久消费Cp就取决于持久收入YP。⑵式说明,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⑶式说明,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与暂时消费Ct之和。⑷式说明,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间,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为:C=c·YPC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24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⑴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关。⑵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与短期波动两个方面
本文标题:第三章 1简单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0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