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中国投资学会委托课题
中国投资学会委托课题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总负责人:张中华分报告负责人:王瑶琪王立国谢进城韩旺红二〇〇七年六月目录第一部分总报告.......................................................1一、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1二、设置投资学科的必要性...........................................6三、投资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围及学科体系............................12四、投资学科的教学方案............................................19五、关于在高等院校学科目录中设置投资学科的建议....................22第二部分分报告一....................................................24一、新时期我国投资活动的特点及其对投资专业人才的需求..............24二、高等院校设立投资学专业的必要性及其知识结构....................50三、投资学学科研究的对象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58四、投资学专业在国内、国外院校的设立情况..........................68第三部分分报告二....................................................82一、国外对大学学科的认识..........................................82二、战后主要西方国家大学学科、专业设置比较........................97三、投资学科的研究对象、性质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16四、我国投资学科本科人才社会需求与培养现状分析...................161五、我国投资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183附件...........................................................208主要参考文献.....................................................220第四部分分报告三...................................................222一、导言........................................................222二、投资学专业的学科属性.........................................223三、投资学专业建设的必要性.......................................226四、投资学专业设立的可行性.......................................229五、投资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31六、投资学专业的人才培养.........................................233七、投资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236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第一部分总报告中国的投资学科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1985年中国投资学会成立,标志着该学科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截止20世纪90年代中期,设置有投资学专业的高等院校达60余所,累计培养毕业生数以万计。1997年,国家进行高校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投资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被拆分到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工程管理等相关学科,该学科的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2002年,教育部批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率先在计划外专业目录中恢复设置投资学本科专业,随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也经教育部批准恢复设置了投资学专业,尚有不少学校也在努力恢复设置该学科,同时,不少学校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层次自主设置了投资学专业。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投资学会于2006年将“中国投资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作为重大学术攻关课题,组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进行研究。研讨的核心问题有: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独立设置投资学科的必要性;投资学科的性质、研究范围和学科体系;投资学人才的培养方案等。以下是课题组的主要研究结论。一、学科设置的基本原则现代高等教育起源于德国的洪堡大学。在高等教育的起始阶段,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通才教育,学科的划分十分粗略。直到今天,西方大学仍以综合型大学为主体,学科的划分也较粗。一般大学的本科只开设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等。但是,必须看到的是,国外大学并没有统一的学科目录。国外大学本科的学科设置的口径较宽,但研究生学科设置的专业面较窄。在以综合型大学为主体的同时,国外也存在不少单科性或多科性的大学,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往往设置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设置,既要考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又要立足中国国情;既要尊重历史,又要注重现实需要,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发展的1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需要,具体而言,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学科设置的基本依据从科学的发展历史看出,在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的古代文明中,科学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作为古代科学代表人物的亚里士多德,就是将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在一起而建立了一个包括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逻辑学、政治学、美学等等方面的体系。在中国的先哲,如孔子、孟子和老子那里,也无所谓学科的区分。科学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不是科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直至15世纪下半叶,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产的发展,科学才逐渐分化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部类,而每一部类又逐渐分化为各门学科,这一过程直到18世纪才基本完成,并分别形成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科学体系。①至于学科细类则是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需要作出的划分,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谓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指研究对象的差异性,也就是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基本属性。具有特殊性的研究对象是此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分界线,也是一个独立学科存在的基本理由。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由客观世界构成的复杂性所决定。尽管客观世界从总体上看是一个有机整体,但它由若干具有不同属性的局部所构成的,关于不同属性局部的系统性的专门知识便构成了不同学科。关于研究对象特殊性的识别,有如下几种复杂情况需要加以考虑:其一,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始终是相对的,由观察世界的角度、层次、维度和需求不同,某一个特定的事物可以成为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比如,相对于机关、学校、军队,企业具有特殊性,由此产生了专门研究它的企业管理学,但企业组织是多维的,内部有多重特殊属性,我们可以分别从企业会计、企业统计、企业文化、企业融资、企业投资等诸多角度对企业组织进行研究。又比如,相对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是个特殊的领域,由此产生了专门研究它的社会科学。但人类社会是多维的,有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由此产生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很显然,这些研究分属于不同的学科,我们不能因为有“企业管理学”“人类社会学”而否定上述学科的存在。其二,从社会需要和学科发展的历史看,学科的划分也是历史的、动态的,处于不断化之中。比如,由于生产的需要,昔日的法学才变成今天的法学和①成思危:《试论科学的融合》,《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2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政治学,物理学分化为物理和天文学,人类学分裂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十九世纪后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学科分化层出不穷;二十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更加速了各门学科的分化。其三,学科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交叉,没有绝对的界线,也没有绝对统一的划分标准。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系统,其内部构成十分复杂,但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也是一个整体。科学的划分是因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研究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分工又会产生相互协作的需要,因此学科的交叉和相互渗透不仅在所难免,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组织协作的需要。总之,学科设置的基本依据是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但对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理解不能绝对化,不能僵化,由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我们可以对学科进行多层次和多视角的划分。只要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有利科学研究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深化对客观事物的系统认识,学科就有存在的必要性。(二)人才培养需要是学科设置的基本导向严格地讲,科学层面的学科与大学层面的学科,尤其与大学层面的专业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两者又不能完全等同。这主要是由两者不同的功能所造成的。科学的基本功能在于不断探索新知,由未知到己知,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它的发展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其学科的设置或划分主要是按照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科学分工协作的需要构造或划分的,它本身不具有知识传递即教学的含义。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有三大基本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心任务是培养符合社会各种岗位需要的人才。这就决定了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或划分不仅要以科学的知识体系为依据,而且必须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依归,充分考虑将来社会岗位、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是推动大学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从大学功能出发所设置或划分的学科、专业,与科学意义上的学科、专业的设置或划分是有重要区别的。其一,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一般没有科学意义上的完整。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专业;社会大规模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大学就应该强化这类专业的发展,哪怕该专业在科学层面上还处于萌芽状态,或者还没有从其它学科完全分离出来;反之,如果由于社会的变迁,某些行业、职3中国投资学科建设研究业和领域处于萎缩状态,社会对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不大,大学就应该弱化这类专业的发展,哪怕该专业在科学层面上非常成熟、独立,也没有必要独立设置。其二,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大学学科结构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例如,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部门对人才需求大,大学涉及工业部门的学科比例较大;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则需细化或增设许多涉及第三产业的学科。其三,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或划分没有科学意义上的逻辑性强,界线没有那么明晰。按逻辑关系划分的科学学科,边界可能比较清楚,但大学学科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在科学学科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整合归并或细分,如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管理等可以归并为工商管理学科,而企业所需要的会计和统计人才则可由会计和审计学科培养。大学如何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来设置学科呢?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测度:一是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工作岗位;二是高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状况;三是学生的报考需求。(三)符合教育规律是学科设置的基本考量学科、专业的设置或划分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大学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结构,其学科、专业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制度安排的目标、运转流程和预期的效果。除要符合学科本身的独立性要求和社会需要外,还要符合教育规律,便于组织和管理。其一,要充分认识高等教育的时间有限性。昀理想化的状况是一个人能掌握全部的科学知识,但这是不可能的。科学知识从古到今,从自然到社会,从微观到宏观,包罗万象,人生有限,不可穷极。加之人一生不能专门用来学习,解决衣、食、住、行需要花费人生一半以上的时间,能用于接受教育,尤其是能用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解决之道,一个人一生按社
本文标题:中国投资学会委托课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2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