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马诗其十的翻译(最新5篇)
1/7马诗其十的翻译(最新5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马诗其十的翻译【第一篇】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四唐代:李贺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香幞赭罗新,盘龙蹙蹬鳞。覆盖在马鞍上的红褐色罗帕,喷香崭新,马镫上绣绘的盘龙,鳞甲生动逼真。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这匹受宠马儿在村南小路上昂首回顾,看看我,谁能说时机不好难以逢春?香幞(fú)赭(zhě)罗新,盘龙蹙(cù)蹬(dèng)鳞。香幞:即香罗帕。平时盖在马鞍上,骑时则去掉。赭罗:红褐色的罗纱。盘龙:弯曲着的龙。蹙:指用金丝银线把丝织品刺绣成皱纹状。这种丝织品叫“蹙金”。回看南陌上,谁道不逢春?2/7陌:田间小路。逢春:遇着好时机。本诗是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四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马诗其十的翻译【第二篇】马诗二十三首·其十七唐代:李贺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白铁锉青禾,砧间落细莎。晶亮的铁刀细切青嫩的禾苗,垫砧间落下喂养爱马的碎草。世人怜小颈,金埒畏长牙。世人怜爱那驯服的小巧美观的马,富贵人家的跑马场上惧怕骏马牙长性暴。白铁锉(cuò)青禾,砧(zhēn)间落细莎。白铁:白亮的铁刀。锉:细切。青禾:青嫩的禾苗。砧:3/7指垫以切草的砧板。莎: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呈线形。世人怜小颈,金埒(liè)畏长牙。小颈:小巧美观的马。金埒:富贵人家的跑马场。本首诗是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第十七首。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马诗其十的翻译【第三篇】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去:一作“死”。飂叔:相传是飂国国君飂叔安的后代,名董父,善于养龙。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豢:饲养。龙:指骏马。4/7栈:马棚。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二人所论皆是。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马诗其十的翻译【第四篇】饥卧骨查牙,粗毛刺破花。鬣焦珠色落,发断锯长麻。宴会上西王母已将要把酒饮尽,东王公的饭也已经快吃完。5/7君王啊如果您去瑶池赴宴,谁来为您驾辕飞奔向前?西母:即传说中的西王母。阑:残尽。东王:即传说中的东王公,又名东皇公。君王:指称帝王。燕:通“宴”。拽:拉。李贺是唐室宗孙,系出郑王李亮之后。但积久年深,他这唐室宗枝,却早被皇家忘却,直败落到山坡村居、门庭冷落、甲蔬淡饭难于为继的清苦地步。尽管才华横溢,砺志苦读,诗名早著,但由于得不到力者的引荐,他终是不被赏识,只能挣扎于社会下层,于是带着忧愤之情创作了这组诗。这组诗历来被认为非一时一地之作。吴企明《李贺集》则认为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时逢马年,诗人感慨万千,一气呵成创作了这组诗。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6/7(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马诗其十的翻译【第五篇】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唐代:李贺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骏马赤兔没人用,只有吕布能乘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听说矮小果下马,蛮儿都可任驾驭。赤兔无人用,当须吕(lǚ)布骑。赤兔:骏马名。吕布的坐骑。吕布:勇将名。字奉先,东汉末期人。吾闻果下马,羁(jī)策任蛮(mán)儿。果下马:一种非常矮小的马,骑之可行于果树下。羁策:驾驭,驱使。蛮儿: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李贺《马诗》共二十三首,诗人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这是其中的第八首。此诗通过猛将骑良马,庸人骑劣马的对比,表明良才必须英主才能任用的道理。同时也对当时社会不能做到“才尽其用”的现象表示极大的愤慨,对趋炎附势的庸才进行无情的嘲讽。7/7
本文标题:马诗其十的翻译(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4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