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三、四部门经济模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模型凯恩斯理论的核心,就是论证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决定了总产量、就业量和国民收入水平。总支出或总需求并不必然和充分就业的总收入相等因而会出现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但是只要总支出或总需求增加,总产量和总就业量也会随之增加直至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就是说明总支出或总需求水平是如何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它表示一国经济的真实总产量或真实总收入与公众对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之间的关系。一、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国民收入循环表明,各个家庭支出它们得到的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消费品和劳务,这项支出就称为消费,它是实际总支出中的一个最大组成部分。而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就是储蓄。影响消费支出决定因素消费是居民户为了满足目前需要而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生理需求、银行利率、商品价格、收入分配、财政税收、年龄大小等。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不存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利率、工资和价格是固定不变的;潜在的国民收入(YF)是固定不变的。)(dYfCC代表消费,Y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消费函数的特征:无论收入多少,消费C总是正的;消费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的增加快于消费的增加也有一些消费不取决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消费支出称为自发消费。C=a+bYd其中:C代表消费;a代表自发消费(a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b1)。边际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MPC):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总消费支出.即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Y)的比值MPC=C/Y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MPC=C/Y=b(0MPC1),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平均消费倾向(APC)平均消费倾向:(APC)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总消费支出,即消费总量(C)同可支配收入总量(Yd)的比值。APC=C/Yd例题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答:自发性消费量:200MPC:0.8APC:1450图和消费曲线(短期消费倾向)OCY450AC0Y1C1Y2C2C3Y3短期消费函数有如下特点(1)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个收支相抵的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消费支出等于可支配收入。(2)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下,消费支出大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形称为负储蓄。(3)在收支相抵的可支配收入水平以上,消费支出小于可支配收入。这种情形称为正储蓄。(4)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支出也在增加,但消费支出的增加总是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450图和消费曲线(长期消费倾向)OCY450AC0Y1C1Y2C2C3Y3C=KYd在长期,人们不可能举债进行消费,故自发性消费为零消费曲线的平移在微观经济学中曾经介绍过“消费量的变化”和“消费的变化”的区别。“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的区别: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财富(wealth);对未来价格和收入的预期;价格水平;收入分配;税收;利率。消费曲线平移动图示OCY450C1a1C2a2C3a3二、储蓄函数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而不问是否存入银行。影响储蓄的因素:谨慎、远虑、计算、独立、贪婪、预防不测或来自于养老等。储蓄函数:表示储蓄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储蓄函数的特点:收入为零时,存在自发消费,储蓄为负值储蓄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收入的增加快于储蓄的增加)(dYfS储蓄函数的推导:收入中减去消费便是储蓄,设消费函数C=a+bY因为S=Y-C所以S=-a+(1-b)Y其中,(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MPS与APS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增加一单位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储蓄量:MPS=S/YMPS=S/Y=(Y—C)/Y=1—C/Y=1—MPC=1—b平均储蓄倾向(APS):是平均每单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量。APS=S/Y=(Y—C)/Y=1—APC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例题:设C=100+0.80Y,求得当Y=1000美元时的C、APC和MPC以及S、APS和MPS。C=900,APC=0.9=90%;MPC=0.80=80%;S=100;APS=0.10=10%;MPS=0.20=20%;三、投资支出投资(investment):也叫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时期内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表现为生产能力的扩大。投资和资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投资是一种流量,而资本是一种存量。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影响投资的因素很多:国民收入水平、预期收益率、利率、国家政策、税收、技术进步等影响投资的三个重要因素:),,(irYIII:投资;Y:国民收入;r:资本的预期收益率;i:利息投资和利率成反比,因为投资的成本是利息。投资和资本的预期收益率成正比OiII=I(i)影响投资的三个重要因素:国民收入对投资具有推动和拉动作用,可表示为:vYII0I0:为自发投资,vY:引致投资,代表与国民收入正相关的那部分投资;v:边际投资倾向自发投资即由经济体系外部的因素变动而导致的投资。如人口发展、技术革新、资源开发、战争状态、未来预期等。引致投资是指由经济体系内部国民收入变动而引发的投资。它是收入的递增函数。dYdIMPIvOYII0I=I0+vY投资函数OYII0I=I0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四、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和均衡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中,以收入法、支出法计算的国民收入是相等的,则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均衡的国民收入(Equilibriumnationalincome)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条件下的国民收入(Fullemploymentnationalincome)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又称潜在的国民收入(potentialnationalincome)两部门经济中从供给角度看:各要素收入总和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部分国民收入=各生产要素供给的总和=各生产要素收入的总和=消费+储蓄=C+S从需求角度看:国民收入由消费和投资组成:国民收入=消费+投资=C+I均衡的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即C+S=C+I,I=S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均衡条件)什么力量使均衡国民收入条件:I=S?可以通过价格的调整--价格调整(慢)可以通过产量的调整--数量调整(快)当总需求总供给时,I<S,生产收缩,供给减少,收入减少,S减少,使I=S;当总需求总供给时,IS,生产扩张,供给增加,收入增加,S增加,使I=S;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方法利用消费函数,收入—支出法,即(C+I)分析法;利用储蓄函数,投资—储蓄法,即I=S分析法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利用消费函数得:Y=C+I利用储蓄函数得:I=S(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消费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C+IY——经济扩张C+IY——经济收缩C=a+bYI=I0(假定投资为一固定值)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消费函数,收入—支出法)AEYC+IC450OYEAE0(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储蓄函数)(投资—储蓄法)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IS收入增加,IS收入减少S=-a+(1-b)YI=I0解方程组得:Ye=(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储蓄函数)OYS/I-aS=-a+(1-b)YI=I0YE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AEYOCAEYEOYS/ISIYE图例:两种方法,结果一致。因为:AE=C+I;Y=C+SAEY时C+IC+S即ISAEY时C+IC+S即ISAE=Y时C+I=C+S即I=S例:C=200+4/5Y;I0=100Y=1/1-0.8(200+100)Y=1500O-c0SIYCISC+ICYE=1500Y=1000c0450S=0-sC+I=YC=NIS=I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调整过程时期总收入消费储蓄投资总支出非自愿国民收入变动(Y)(C)(S)(I)(AE)存货1.200018002001001900100收入收缩2.19001720180100182080收入收缩3.17001560140100166040收入收缩4.1500140010010015000收入均衡5.13001240601001340-40收入扩张6.1000100001001100-100收入扩张7.900920-201001020-120收入扩张8.500600-100100700-200收入扩张9.300440-140100540-240收入扩张10.0200-200100300-300收入扩张Y=AEYAEYAEMPC=C/Y=b=4/5I=100单位:10亿美元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均衡国民收入针对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可能大或小,因此就会出现两个缺口,只要消除这两个缺口,才能使经济既保持稳定,又有最大产出。国民收入的缺口可用实际的总需求量同达到充分就业下的总需求量的差额来表示通货膨胀缺口:实际的总需求量大于充分就业下的总需求量。通货紧缩缺口:实际的总需求量大于充分就业下的总需求量。凯恩斯认为:要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必须减少实际的总需求;要消除通货紧缩缺口,必须刺激实际的总需求;450OC,IY450OC,IYADADADfADfY0Y#Y#Y0E0E0EEKK通货膨胀缺口:E0K通货紧缩缺口:EKAD:实际总需求;ADf:充分就业的总需求;Y0:均衡国民收入;Y#:充分就业下的国民收入。膨胀缺口紧缩缺口五、投资乘数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乘数效应:通常是指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具有倍数作用,即因变量的改变量是自变量增量的倍数。乘数效应也称倍数效应或放大效应。本节仅介绍投资乘数。(一)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是指改变投资量会带来倍数于投资增量的国民收入的增量。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e=(a+I0)/1-b现假定自发投资量由I0增加到(I0+I),那么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呢?通过对均衡国民收入解求偏导得:dY/dI=1/1-b即:Y=(1/1-b)•I投资乘数:k=Y/I=1/1-b例:某一经济系统的社会消费函数是:C=2000+0.8Y,计划净投资为800亿,求均衡国民收入;若投资从800亿上升到1000亿,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解:1:均衡国民收入Y=(a+I)/(1-b)=(2000+800)/(1-0.8)=14000亿2:投资上升到1000亿,Y=(2000+1000)/(1-0.8)=15000亿Y=15000-14000=1000亿或Y=(1/1-b)I=(1/1-0.8)100=1000Y/I=5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
本文标题: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