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中班科学教案_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汇集5篇】
1/14中班科学教案_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汇集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网友分享的“中班科学教案_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汇集5篇】”,欢迎参考下载分享,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一篇】1、经过观察不一样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2、初步培养幼儿自我尝试动手制作的本事。1、图片:小花猫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2小花猫图片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先的一样大(大了、小了、和原先一样)。2、启发、探索。2/14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一样、(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趣味,用不一样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一样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3/14趣。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3请幼儿用自我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我动手制作的乐趣。(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t望。)活动延伸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二篇】1、明白蜜蜂与蜂蜜的关系。2、了解蜂蜜的味道及其在生活中的用处。3、认识养蜂行业。1、《养蜂人家》。2、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3、蜂蜜、可做果汁的蔬果,如胡萝卜、黄瓜等。一、将蜂蜜放在碟子里,请幼儿尝尝味道,然后猜一猜:1、这是什么2、你们明白它是哪里来的吗二、观察挂图《蜂蜜是怎样来的》,介绍蜂蜜的'由来。4/141、蜂箱是养蜂场里养蜂的地方。2、收蜜时,采蜜人先戴好面罩打开蜂箱盖;然后用喷烟器喷一喷,让蜜蜂飞走。3、再取出一片片蜂巢。4、用刷子刷下还留在蜂巢上的蜜蜂。5、最终将一片片蜂巢放到机器上旋转,把蜂蜜甩出来。6、流出来的蜂蜜,经过处理,就能够装瓶上市了!三、大家一齐来榨果汁啦!请幼儿选择一中事先准备好的蔬果,放入果汁机,加入适量的水,盖好盖子,开始榨果汁。四、品尝果汁,并进行比较。1、把榨好的果汁倒出来,请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2、加入蜂蜜后再请幼儿品尝,并说说又是什么味道;加蜂蜜前后哪一种更好喝。3、大家一齐享用好喝的蜂蜜果汁。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三篇】1、使幼儿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2、能与同伴共同探究,用适当的方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3、感受自然界的神奇,喜爱大自然,产生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科学认知力。1、知识准备:认识各种种子,实地观察体验,事先收集5/14我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关于种子的各种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到野外实地观察体验,收集种子,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2、实物准备:苍耳,蒲公英,莲蓬,水盆,放大镜3、课件准备活动开始,以《蒲公英》这首儿歌导入,歌词和优美的背景都是很好的切入点,同时声像结合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活动。教师引导,小朋友们,请你轻轻地拿起桌上的蒲公英,仔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蒲公英吧。①外形:观察蒲公英的外形,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目的是让幼儿对蒲公英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②风力与远近:做实验,请一部分小朋友静静地拿好蒲公英,另一部分小朋友充当风的角色,分两次吹动蒲公英,第一次吹的`时候,用力小一点,第二次吹的时候,用力使劲大一点,让幼儿观察蒲公英两次飘落的位置,在远近上的差别。教师在充分引导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总结:风越小,种子飞的越近。风越大,种子飞的越远。幼儿在实验中,形象的感知了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并且传播的远近与风力有关。③种子特点:取一粒种子观察,根据幼儿对种子已有的认识合作讨论:蒲公英的种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让他可以随风飘扬?比较交流,最后教师启迪,帮助幼儿联想种子靠风传播需要的条件。①苍耳的形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幼儿分发一6/14些苍耳种子实物,让幼儿用眼睛看,用手摸去感知苍耳,教师提问,当你摸苍耳时有什么感觉?让幼儿大胆发言,对触觉有一定感知。②苍耳的刺: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苍耳。放大镜里苍耳的刺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主动交流,对苍耳的形态能做总结性的描述。请小朋友利用刚才幼儿观察苍耳的相关经验,讨论为什么苍耳能紧紧抓住动物的毛:苍耳的刺像弯弯的小钩子一样紧紧抓在动物的毛上。以此为基础,思维拓展,种子依靠动物传播需要的条件。①漂浮的莲蓬:教师设疑:你见过莲蓬吗,它生活在什么地方?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由小朋友动手,将莲蓬放到水盆里,进行观察和操作,教师设置障碍:你能让莲蓬沉到水底吗?在试验中得出结论:莲蓬是漂浮在水中的。②莲子的传播:教师与幼儿一同想象莲子在水中漂啊漂,漂到到哪里就在那里安家。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积极与其他小朋友合作交流。最后启发幼儿思索:还有哪些生长在水中或水边,植物的种子靠水传播。可以出示课件,也可以根据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提取知识。《蒲公英的种子》这首儿童诗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易懂,语言凝练,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关于种子传播途径的知识,而且使幼儿的心灵和情感受到良好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7/14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四篇】1、交流有关西瓜的经验和疑惑,对西瓜产生科学探索的欲望。2、通过实地观察和询问,了解西瓜的一些生长习性,丰富感性经验。3、产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记录表人手一张(分为疑问、答案、新发现三部分)、笔、和常乐西瓜种植地进行参观前的联系。1、互相交流,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师:西瓜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瓜果,那么,关于西瓜,你们知道一些什么秘密呢?幼:西瓜有瓜皮、瓜瓤和瓜籽。西瓜里面有白籽和黑籽,白籽可以吃,黑籽不可以吃。西瓜有黄西瓜、红西瓜,还有无籽西瓜。西瓜是长在地上,不是长在树上的。夏天的西瓜最好吃,有的西瓜有催熟剂,不好吃。……2、鼓励提问,了解幼儿想知道的。师:你们说得真好!那么,有关西瓜,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幼:西瓜有没有根?西瓜为什么长在泥土里,不是树上?8/14为什么西瓜里面有的籽是白的,有的籽是黑的?为什么西瓜会有那么多的汁?西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西瓜是怎么长出来的?……师出示记录表,请幼儿用简单的图象、符号把自己的问题记录在“疑问”一栏中。3、参观西瓜地,观察询问,丰富有关西瓜的经验。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专人进行集体介绍,然后请幼儿自由观察农民伯伯(阿姨)的`劳动,边观察边提问。边观察发现,边完成记录表的另外两栏:答案和新发现。专门的介绍员对他们的种植地(暖棚种植、西瓜的营养价值、西瓜的经济效益等)作了完整的介绍,幼儿边听边做适当的记录。然后请幼儿提问,介绍员做一定的解答。接下来我们来到大棚里面,自由观察,这是幼儿最投入、最喜欢的,在这里,他们有了太多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他们看到一个奶奶在剪枝,就连忙问:“绿绿的枝条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剪掉呀?”奶奶告诉我们:“枝条太多了,会吸收掉很多的营养,所以要剪掉一些,这叫整枝。”这时,奶奶顺手把一个比拳头小一点的西瓜也摘了下来,正好被乐乐发现,奇怪地问:“西瓜9/14怎么摘下来了呀,它还要长呢。”另外的孩子也凑过来说:“真是太可惜了。”奶奶笑笑说:“一棵西瓜上可以结出许多的西瓜,摘掉一些,另外一些就能长得又大又甜。”一位大妈手里拿着花,正在那里摆弄着,洁洁大叫起来:“哎呀,怎么把花采下来了呀?”大妈一边说一边让孩子们围拢仔细看她:“这是人工授粉。”我假装惊奇地说:“原来花也分爸爸和妈妈,让他们相亲相爱手拉手,才会结出西瓜宝宝来。”当他们发现西瓜一个个吊挂在那里,又争论起来:“西瓜不是长在地上吗,怎么长到树上了呢?”我引导孩子仔细看,到底是不是树,他们发现不是的,只是西瓜藤爬到了支架上,叔叔介绍说:“这样的西瓜长起来会很好看,而且不会被地上的虫子伤害。”在另外一个暖棚里,几个农民正在采摘、装箱,我们赶紧跑过去,请他们介绍辨别西瓜成熟的方法。一位爷爷倒是很热心,很仔细地介绍了辨别的方法,最后,我想,反正接下来还要用西瓜开展活动的,还不如在这里买一些西瓜回家,于是,孩子们在这些农民的带领下,都去亲自弹瓜听声,采摘了一个西瓜,高兴、圆满地结束了这次参观活动。4、互动交流,分享各自探索发现的结果。利用记录表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回放参观时拍摄的照片,和幼儿一起回忆经历,帮助幼儿10/14梳理获得的经验。四、反思:让幼儿说说关于西瓜的秘密和问题,幼儿就能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因为经验和问题是孩子对科学的兴趣点,是科学情感体验的开始,是对科学本身探索的开始。把幼儿带到现实生活中去参观、观察、询问,有利于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多方面的知识,提高观察的兴趣,带着问题、带着记录纸去参观,使活动更具有目的性,这是一种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将更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潜能。一次外出参观活动,解决了幼儿心中的许多疑问。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在观察中学习,在探索中寻求答案。可见,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开发幼儿的潜能。中班科学教案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第五篇】主要涉及领域:科学、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数学认知”领域提出“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这一目标。“今天你喝水了吗?”这一数学活动正是源于幼儿的生活,11/14让孩子从数学中量的感知出发,将600毫升这一抽象单位具体化,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了喝水次数与600毫升这一量之间的对等关系。孩子们通过观察、测量、探索、操作,感受到自己每天大概喝多少水才能使身体更健康。活动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幼儿在玩水、做小实验的过程中理解喝水的重要性,从而乐意主动安排饮水计划,自觉喝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1.学习测量每天饮水量的方法,能够尝试安排饮水计划。2.懂得饮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有主动喝水的意识。1.重点:操作感知喝水次数与600毫升总量之间的对等关系。2.难点:初步感受理解总量不变,每次的倒水量和倒水次数呈反比关系。迁移生活经验,了解喝水的重要性→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一用小茶杯倒水的方法,感知大概需要用小茶杯倒几次水才够600毫升→自主制订饮水计划表,讨论合理性。1.课件:健康小博士;2.量杯、杯子、一瓶水,红色小贴纸和若干小杯子贴纸人手一份;3.每人一张计划表;4.一个大水桶;抹布。1.讲一讲一了解喝水对健康的重要性。师:今天你喝水了吗?为什么要喝水?幼:口渴、健康。师:喝水之后有什么感觉?12/14幼:舒服、不渴。师:如果你不口渴,还需要喝水吗?为什么?幼:结合生活经验,自由回答。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喝水的好处。2.找一找——学习测量饮水量的方法。(1)了解幼儿大约每天必需的饮水量。师:我们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幼:自由猜测。看课件:健康小博士说“
本文标题:中班科学教案_中班科学教案及反思【汇集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198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