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汇编4篇】
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汇编4篇】【学习指导】这篇学习资料“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汇编4篇】”由三一刀客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收集,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下载吧。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一篇】“十四五”开局之年一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四次提及“国之大者”。眼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关键时刻,习总书记强调“国之大者”,无疑有着深刻的寓意。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学中有标、做中有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历史任务。“心中有数”。“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习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奋发有为,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国之大者”,即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未来、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任务和重大工作,都属于“国之大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等都是“国之大者”。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把国家的战略大局、发展大势、规划大纲了然于胸,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学中有标”。“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活动中多次强调“国之大者”,成为各地区、各部门党员干部学习研讨的重要课题。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清醒,有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政治上的坚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对“国之大者”做到“学中有标”。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这是贯彻落实“国之大者”的政治保障,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要求。要观大势谋大局抓大事,进而做好一域一地的工作。要时时对表对标,找准差距、明确方向、凝聚力量、提振精神、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不折不扣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做中有绩”。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两横一竖是关键。”习总书记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强化责任担当,不折不扣抓好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战略思维,把准履职要求、扛起责任担当,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在具体工作中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做出老百姓信服的成绩;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干字当头,以实干开路,用实绩说话,将“国之大者”落实到行动上,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要在实干中锤炼政治品质,在实干中加强党性修养,在实干中提升政治能力,在实干中做出一流成绩,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成绩说话,应当成为党员干部的座右铭、试金石。千秋伟业,时代风华,“九万里风鹏正举”。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面对新阶段、新格局、新理念、新任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国之大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二篇】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打磨成色、守住底色、涵养本色,争当“国之大才”,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巨轮”行稳致远。心怀“国之大者”,打磨“三个力”成色。北宋哲学家张载《西铭》曾语,富贵福祥,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一个只有50多人的党组织到拥有超过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无数共产党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我先上、我敢上、我能上”的冲劲、闯劲、干劲打磨“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成色,坚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要善于在苦难中创辉煌、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奋斗中赢未来,让“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让党旗永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心怀“国之大者”,守住“三不腐”底色。《大戴礼记·礼察》曾言,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自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内部变质、变色、变味,丧失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本色,背离党的宗旨而失去最广大人民支持和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零容忍”,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立规矩、划红线、标雷区、扎笼子等打出“打虎”“拍蝇”“猎狐”整套“组合拳”治顽疾、见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守住“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底色,打铁必须自身硬,主动接受监督、参与相互监督,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确保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心怀“国之大者”,涵养“三个谋”本色。《荀子·哀公》曾云,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破土开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终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世界繁荣稳定、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在我、有我、无我”涵养“谋幸福、谋复兴、谋大同”的本色,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甘当小学生,当好主心骨和掌舵人,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干在当下、落在实处,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争当“国之大才”,就一定可以续写辉煌、再谱新篇,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第三篇】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第四篇】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省考察时指出: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把坚持生态优先作为第一抉择,坚决把自然资源保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对青海牵挂于心,对青海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明前进方向,提出根本遵循。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就作出指示:“青海的最大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至今依然振聋发聩。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提出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目标。不仅对青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明确部署,也为全国各地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理念是实践的先导,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并不矛盾。要实现二者的双赢就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在这方面,我们有过太多的深刻的教训。当前各地环境污染,仍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彻底扭转这种状况,就必须转变发展理念,要坚决摒弃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增长,绝不走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老路。从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要求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再到提出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要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自然恢复和人工恢复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环境保护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思想主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担当起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责任,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圆梦的最大资源,最大靠山。很长时间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二元对立,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率,则文明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建设基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健康中国,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启航新征程,实现复兴梦,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和十四五开局起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面开启的关键时刻,让我们行动起来,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共筑生态文明。奋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境界!为建设美丽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本文标题:对“国之大者”的认识存在偏差【汇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29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