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借鉴外国税制改革经验完善我国的所得税制度
借鉴外国税制改革经验完善我国的所得税制度作者:黄望彦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刘佐.LiuZuo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发展-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9(1)中国的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国家和日本建立所得税制度的影响,始议于20世纪之初.建国初期,基于当时中国的所有制结构、财政分配体制和税制结构,国家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比较小,所得税对于国家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微弱的.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在这一时期的税制改革中,所得税制度的改革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统一税法,简化税制,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分为两步走,先后完成了外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和内资企业所得税的统一,彻底实现了个人所得征税制度的统一.这标志着中国的所得税制度改革向着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步伐.2.学位论文沈峰证券所得税的经济影响和制度改革——兼论我国证券所得税制度的优化设计2007证券所得税主要由证券投资所得税和证券交易利得税两大部分组成。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成熟,证券所得税代替证券流转税成为证券税制的主体税种,对证券市场发挥主要的税收调控作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研究证券所得税的经济影响,明确证券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然后,比较国外的证券所得税制度,剖析制度差异的原因,把握制度改革的动态。最后,根据我国证券所得税的现状和证券市场环境,提出证券所得税制度改革的原则和目标,并进行证券所得税制度优化设计。从理论方面分析,股息是股票的投资所得,股息所得税直接影响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由于股息所得税的影响,使得股票融资的资本成本往往高于留利融资的资本成本,公司的融资结构因此发生不均衡,这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因此,改革股息所得税显得极为重要。股息所得税改革的路径基本有优化方法和调整税率两种,它们在调整股票的资本成本方面有差异,但差异并不是很大。证券交易会形成利得,资本利得税是调整证券交易活动的重要税制。宏观上资本利得税影响跨时期的储蓄消费,并改变资产选择,对投资增长也有作用。资本利得税有独特的资本锁住效应,税率高低和预期收益对它影响较大,如果控制得好,资本锁住效应并不是很大。从制度方面来看,国外的股息所得税改革出现了降低税率、简化计税方法等趋势。美英澳的股息所得税制度很有代表性,税制要素有异有同。这些制度差异来源于它们税法理念的不同,也给它们的公司融资和股息政策带来差别,但它们的股息所得税改革都呈现简化税制、提高效率的特征。国外的资本利得税制度发展越来越成熟。美英澳的资本利得税制度有所不同,美国注重运用税率来实现效率目标,制度简洁而高效,而英澳注重运用计税方法贯彻公平目标,制度复杂而更合理。这些制度差异来源于各国的社会政策、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等的不同,我国的证券市场现在主要依靠流转税进行调节,证券所得税制度缺乏系统规范性,调控功能也较弱。股息所得税税率偏高,股票资本成本较高,而证券交易利得税制度不健全,公平目标也无法实现。总体上,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属于投机市场而非投资市场。因此,我们提出了积极扶持证券市场发展、突出效率兼顾公平、鼓励投资抑制投机等证券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原则,并设定了具体目标。据此设计制定了符合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兼顾理论完善性和制度可行性的证券所得税制度规则。本文除导论外,共分6章:第1章股息所得税对资本成本的影响。股息所得税的课征,使得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发生变化,通常要高于留利融资的资本成本。因此,调整股息所得税负担,就显得很重要。调整股息所得税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改革股息所得税方法,利用股息免税法和归集抵免法等减轻或消除股息的重复征税;二是调整股息所得税税率,直接降低股票资本成本。它们对股票资本成本的影响有差异,但不是很大。第2章资本利得税的经济效应。资本利得税宏观上影响跨期消费和储蓄,并产生资产选择效应,对投资增长也有影响。资本利得税还有独特的资本锁住效应,主要影响因素是税率和预期收益,处理得当可控制它的消极作用程度。所以,资本利得应该征税,同时应给予税收优惠,贯彻公平和效率原则。第3章国外股息所得税制度及其改革。国外的股息所得税改革出现降低税率、简化计税方法等趋势。美英澳的股息所得税制度主要区别在于税率和计税方法的不同,美国对股息重复征税,但给予股息较低的优惠税率;英澳实行股息税一体化方法,运用综合税率。这些制度差异来源于税法理念的不同,也影响到各自的公司融资和股息支付状况,总体上,股息所得税改革呈现减轻股息税负担,注重效率的趋势。第4章国外资本利得税制度及其发展。资本利得税在国外已逐渐推广,它贯彻公平原则,也注意减轻税负。美英澳的资本利得税模式有所不同,利得计算上美国采用常规方法,而英澳采用复杂的指数化法和折扣法,它们都给予资本利得许多宽免,积极运用税收优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这些制度差异主要来源于各自的社会政策、法律文化和经济环境等的不同。第5章我国证券所得税改革的原则和目标。我国现行的证券税制缺乏系统规范性,调控功能也较弱。股息所得税率偏高。证券市场投资收益较低,投机气氛浓重。因此,我国的证券所得税改革设应贯彻扶持证券市场发展、突出效率兼顾公平、鼓励投资抑制投机等原则,降低股息所得税率,优化股息计税方法,恰当选择利得税模式,合理设定利得税负担,以更好地贯彻税收效率与公平。第6章我国证券所得税的制度优化设计。我国的股息所得税应设计基本税率和附加税率两种,主要采用修正的古典法等方法来处理股息重复征税,并制定持有期等反避税规则。证券交易利得税应采用半独立模式,明确规定证券交易的收益和成本,运用简便的常规法核算资本利得。证券交易利得税率设计考虑持有期和上市与否两个要素,设置不同的优惠税率,以鼓励长期稳定投资。完善公司并购的免税规则,给予证券交易利得以再投资优惠。合理设定证券交易利得免税额,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另外,还需要做好配套措施,以共同完成证券所得税改革任务。3.期刊论文王喆.李航星用负所得税改造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计与决策2006,(6)我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许多不当之处,不能很好地解决低收入者的贫困问题.负所得税制度不仅有利于帮助低收入者脱贫,还不会造成劳动者出于缺乏劳动积极性而带来的效率损失.虽然在我国施行大规模的负所得税制度会带来一定的财政负担,但是通过税制的改革,施行负所得税所必须的资余来源是可以保证的.4.学位论文郑涵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2007我国个人所得税自1980年开征以来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是并不能很好地实现财政收入和调节分配功能。2005年我国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修改,但是修改的范围也仅局限于提高起征点至1600元,以及确定年收入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即12万元)的应主动进行纳税申报等几个方面,并没有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进行一个更深层次的修改和完善。因此,研究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是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本文共分四个章节,在认真分析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国际化的视角,利用价值分析、功能导向等法哲学和法经济学等研究方法,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前提下,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出建议。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逻辑结构,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个人所得税的历史沿革,以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并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在第二章中,结合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情况,对个人所得税的价值定位以及功能进行分析,主要是对个人所得税公平和效率原则以及其财政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分析,为后文提出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建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对国外三大税制的比较分析,总结出西方主要国家当代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成果以及发展趋势,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在最后一章中,基于前文的理论铺垫,提出完善我国个税改革制度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改革建议。5.期刊论文张继民.ZhangJimin论十五时期我国的税制改革-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1)十五时期,我国应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完善以增值税为主体税种的流转税体系,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法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建立起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尽快开征社会保障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以建立一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税制体系.6.学位论文张学我国企业所得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2003具体分二步走:第一步,改革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制度,主要包括兼用注册登记地标准、总机构标准或管理中心地标准来界定居民公司纳税人以及清理归并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时进行一些配套改革,推行股息扣除制,尽可能消除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对同一来源所得重复征税的因素,为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合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第二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健全,构建公司所得税制具有了现实可行性.具体建议是:以法人为依据确定纳税人身份;降低税率,规范税前扣除项目标准,注意研究利息扣除标准、资本利得的税务处理、集团公司合并申报纳税等问题的研究;合理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规范减免税审批管理.7.期刊论文姜秀杰.张丽加入WTO与我国税制改革-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2,(8)我国目前的税收制度是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和1994年的税制改革后逐渐形成的.现行税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流转税方面,实行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的流转税制度;第二,企业所得税方面,实行内外有别的所得税制度,对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征收内资企业所得税,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征收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第三,实行对外国人、中国人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第四,在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如扩大了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开征了土地增值税,取消了盐税、奖金税、集市交易税等若干税种.8.学位论文黄旭菁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政策分析及建议200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内外有别的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这种内外有别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弊端也同益显现,要求取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呼声日渐高涨。本文剖析了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主要差异及其弊端,进行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尤其是从理论和实证方面着重分析了统一税制后是否真的会对外资的流入产生负面影响。在此基地上,提出了以下改革与完善我国企业所得税制的总体思路与对策:一是要建立产业政策为主、区域政策为辅的所得税优惠机制;二是应以间接优惠为主;三是税收优惠立法权应收归全国人大;四是应该给予一个过渡期。9.期刊论文冯小武对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问题的思考-焦作大学学报2002,16(3)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运行以来,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文章分析了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个人所得税制改革提出政策建议,以尽快地转化个人所得税收模式,提高征管效率.10.学位论文朱鹏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合并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2006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规范、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二十多年来,为国家聚集财政收入,吸引蓬勃增长的外资,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经济参与度不断的加深,国内市场经济环境不断的完善,现行两套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并存的状况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它严重制约了内资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阻碍区域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大量流失。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合并(简称两税合并)势在必行。近段时期来,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高级官员连续强调,两税合并迫在眉睫,时机已经成熟。在2006年全国两会上,民建中央于2006年2月中旬提出的《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被全国政协提案组定为2006年第1号提案,多数政协委员都认为目前越早实行两税合并对民族工业发展越有利。本文从有关企业所得税制度理论阐述出发,针对
本文标题:借鉴外国税制改革经验完善我国的所得税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3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