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
国际投资学主讲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韩民春第一章国际投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第一节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一、资本流动的几种形式•(一)国际商品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一种形式是国际商品资本流动(即国际贸易)。–以商品出口为直接目标的企业出现是国际商品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二)国际货币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二种形式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即国际间接投资)。–大型跨国银行的出现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国内“过剩资本”和国外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的存在是国际货币资本流动产生的内在动因。•(三)国际生产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采取的第三种形式是国际生产资本流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大型跨国公司的出现是国际生产资本流动产生的重要标志。•在20世纪初,国际分工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国际生产资本流动的规模极为有限。•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生产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并呈多向化发展趋势,既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垂直流动,也有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流动,还有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国家之间的水平流动。•随着国际生产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一批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成长起来,这些跨国公司将其垄断优势加以内部化,并与东道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在世界各地建立生产基地,取得巨大的规模效益。•20世纪60年代之后产生了一些国际生产资本流动的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莱和卡森等人的内部化理论、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国际资本流动的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独特的运行规律,需要不同的理论作指导。–国际商品资本流动是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国际货币资本流动是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国际生产资本流动是国际投资学的研究对象。•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界定•(-)国际投资的研究范围–目前国际投资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发展经济学中分离出来,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理论体系,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综合学科。–国际投资是研究跨国投资运行及其规律和其对世界经济、各国经济影响的经济学科。•其具体内容包括:–国际投资的理论:•包括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理论;–国际投资的风险管理:•包括对国际投资环境的分析,国际投资政治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管理;国际直接投资的经营决策;跨国公司与跨国银行的管理;官方国际投资主体的管理;–国际证券投资:•其中包括国际证券投资的发展方式与管理;对国际投资的法规管理。•(二)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贸易是研究商品和劳务在国际间的流通及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国际投资则是研究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在国际间的交易与增值。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两者的联系:–首先,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研究领域都涉及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其次,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活动往往是国际投资行为的基础和先导。–例如,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企业通常是首先以出口方式来开辟海外市场,当出口逐步受到竞争压力和关税等阻碍时,就会考虑转向在海外就地生产,进行国际投资。•另一方面,国际投资也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反作用。–国际投资行为的发生,会引起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从而带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当国际直接投资完成,形成生产能力后,又会引起东道国进口的减少。•2.两者的区别在于:•1)体现的关系不同–国际投资侧重于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资本交易关系,这种交易导致两国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国际贸易则侧重于商品交换关系,而这种的商品劳务和交易一经结算后,债权债务关系也随之完结。•2)在国际收支表中所处项目不同–国际贸易的情况反映在一国国际收支表的经常项目之中–国际投资活动的情况反映在资本项目方面。不同的项目,反映不同的对外经济活动。–从国际收支平衡与维护经济稳定增长的角度看,由资本项目反映的国际投资对一国的影响,应与由经常项目反映的国际贸易对该国的影响相互抵消。•3)对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不同•当代经济活动实践表明,推动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已经由国际贸易转向国际投资。–国际投资的增长幅度较长期地快于国际贸易增长幅度。•国际投资作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一种形式,不仅在国家之间表现出已超过贸易往来的趋势,而且与国际贸易不同的是,国际投资的互补性体现在要素而不是产品方面,尤其是直接投资具有带动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要素全面转移的功能。•(三)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关系•国际金融是研究货币在国际间的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与国际投资的关系密切。•1.两者的联系:•首先,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都包括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其次,由于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活动相互影响,因而在研究中也会共同涉及一些相互制约因素:–一方面,作为国际金融研究内容的利率、汇率变化会影响国际证券的价格及收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利润,进而对国际投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国际投资的效果也会制约国际市场上的货币流向,造成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利率和汇率的变动。•2.两者的区别:•1)在学科研究领域方面的基本区别•国际金融以货币为学科研究对象•国际投资不仅涉及货币要素,而且还涉及其他作为要素资本的实物资本和无形资本:–设备、原料、技术、管理及专利等。–因此国际投资对货币资本的研究是将其作为能够带来增值的交易关系的要素之一。•2)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国际投资更偏重于中长期资本的经济性流动(即划归资本项目下的一年期以上的国际投资项目资本)。•国际金融的范围还涉及各种短期资金及非经济性流动(包括捐赠、个人汇款和援助等在内的不发生偿还的转移收支项目)。•3)行为主体的区别•国际金融研究范围的行为主体主要是国家或国际组织,侧重于研究资本运动对国际收支平衡、利率、汇率波动及其对国家长期经济贸易地位的影响等。•国际投资研究范围的行为主体是企业、跨国公司,更侧重于研究资本运动对其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二、投资行为与国际投资•(一)国际投资的几种资产形式–投资是指投资主体为获得预期回报而将货币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投入经济活动的行为过程。–投资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的基本特征。且二者呈现正相关性,即预期收益越大,风险也会越大,存在预期回报的不确定性。•具有如下形式:•1.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有价证券等其他货币形式。其中如股票、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等有价证券本身具有资本属性,但它们自身没有任何价值,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故称为虚拟资本。•2、实物次产–实物资产包括土地、建筑、机器设备、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其中建筑物和机器设备被用于投资的较多,也被称为资本货物。•3、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包括生产技术、管理经验、销售方法和渠道、商标、商誉、专利等。以上几类资产和劳动一起,构成了生产要素。•(二)国际投资的实施主体•1.国际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是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行为过程。•作为跨国经济行为,国际投资涉及两类国家,即投资国与东道国•2.国际投资实施主体•国际投资主体指具有独立投资决策权对投资结果负责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政府机构及各类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3.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投资就要讲究投入产出,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就这一意义上,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只是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划分不同,最终目标均是利润最大化。三、国际投资的类型•国际投资是投资主体、投资目标、投资要素、投资方式、投资流向、投入与产出间关系等诸因素的内在统一。通常有多角度的分类方式:•(一)按投资主体类型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民间投资与官方投资。国外则从借贷角度以贷方为中心进行分类。•民间投资指资本的借方为私人、企业或公共机构,贷方则是私人或私人企业,如私人或私人企业购买外国股票或债券的行为。这类投资一直是国际投资中的主要部分。•官方投资指资本的借方与民间投资相同,而贷方为一国政府或国际公共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二)以投资时间长短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短期与长期投资。–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称为短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称为长期投资。•(三)按照投资方式划分–可将国际投资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国际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主体在海外投资兴办企业,以取得国外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为特征的投资行为。–国际间接投资则指投资主体仅以获取资本增值或实施对外援助与开发,而不以控制经营权为目的的投资行为,如国际证券投资和长贷款项目等。四、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aldirectinvestment)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第三种形式——国际生产资本流动,通常又被称作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是目前国际投资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区别:–国际机构、各国政府和国际投资政府界普遍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但在具体确定数量标准时,又有较大的差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被投资的企业中拥有25%以上的股份,可以作为获得有效控制权的合理标准,即一笔跨国性投资,不考虑其绝对额的水平,只要达到这一标准,则可视为国际直接投资,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美国商务部:–如某外国公司完全受美国公司控制,或5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相互没有联系的美国人所拥有,或20%以上的股份被一群有组织的美国人所拥有,或10%以上的股份被一个美国人(或法人)所拥有,则美国人对该公司的投资就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畴,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日本政府:–日本在国外企业中出资比例达到25%,但符合下列条件中某一项者,也属于对外直接投资:•派遣董事;提供制造技术;供给原材料;购买产品;援助资金;缔结总代理合同;与被投资企业建立其他永久性经济关系等。•法国:–海外投资人持有超过1/3的资本才为外商对法国的直接投资。•美国学者P.H.林德特和C.P.金德尔柏格(P.H.LindirtandC。P.Kindleberger1982)认为,–只要投资企业拥有接受投资的国外企业的10%以上的股份,则无论是新购人股份还是单纯贷款,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反之则为国际间接投资。•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Kojima1981)认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则被视为对外直接投资:–以参加经营管理为目的,取得外国现有企业的股份,或购并国外现有企业;–在国外建立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子公司,或建立合资企业,并持有其股份;–伴随有参加经营因素的长期贷款(如跨国公司总公司对其国外子公司的贷款)。•理论上看,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获得所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一)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不同•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而国际间接投资的主要直接目标是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和利息收益。•(二)对外投资者的权限不同–国际直接投资者亲自到东道国新建或购并企业,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被投资企业的有效控制权;国际间接投资者仅拥有被投资企业的小部分股份,并不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有效的控制权。•(三)资本的构成不同•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是国际投资的两种主要方式,都表现为资本在各国间的流动,但流动主体(即资本)的构成不同。•前者表现为“一揽子”生产要素,–如货币、原材料和零部件、设备、技术知识、管理能力和劳动力等,由投资国流向东道国,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无形资产,货币资本的流动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后者则表现为单一的货币资本由投资国流。•(四)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的敏感程度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反应迟钝;–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宏观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反映十分敏感。五、绿地投资与并购投资•目前最常用的也是最有实际意义的是联合国易与发展会议(U
本文标题: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投资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35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