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10篇
1/34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10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范文。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网友帮大家分享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第一篇】这是1语言风格简洁,故事性较强,在不寻常的故事中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作者在文中的经历,学生也经常会遇到。教学中应抓住复述故事这条线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再创新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对生命的感悟能力。。知识与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蕴涵的生活哲理。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快速复述的方法,能再创新的故事情节。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揣摩重点语句含义。3、理解重点语句,把握本文思想感情,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2、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2/341.理解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2.培养再创故事情节的能力,体会景物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本文是初中阶段学生所接触的第1文章,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充满期待。富有好奇心,第一课又是指导学生如何战胜困难最好的教材。因此使学生从作者在那座悬崖上学到的如何克服困难、战胜苦难的经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领悟人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波折,要着眼于克服困难的那一小步,要勇于跨出那一小步,人生才能跨出一大步。让学生积极思考一小步是成就一大步的基石,使学生从一小步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本课的关键所在。幻灯片投影字﹑词﹑作者简介﹑语句揣摩练习。课文朗读磁带、幻灯片投影。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钢琴曲《水边的阿蒂莲娜》)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你走得好好的,一条恶狗突然追来;你正兴高采烈地爬山,一块石头突然落了下来﹍﹍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什么样的考验?你当时是怎样解决困难的?(同学发言)同学们,生活中的突发考验随时都有,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它,相信你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先生是怎样面对那突3/34如其来的考验的。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字音字义,积累名言警句、成语格言、精彩片段。检查听读情况:(1)本文作者,国家,选自《》(2)注音(带下划线者):嶙()峋()头晕目眩()啜()泣小心翼翼()(3)解释:我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训诫: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小心翼翼: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及思路。教师提出以下问题:1、本文讲了什么故事,你受那些启发?(师:《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作者童年的一次经历,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1)要求学生划出记叙的六要素。(师板书并讲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2生交流六要素:4/34(师明确:时间:七月的一天地点:空地边的悬崖上人物:我,小伙伴们起因:玩其它游戏玩厌了,很久没爬悬崖了经过:我爬上后不敢下来,经父亲的启发,终于战胜困难。结果:顺利爬下悬崖。)3结合六要素再看课文,复述故事(生复述)2、合作探究:(投影仪显示问题,学生讨论,自由回答,教师点评)﹙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明确: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明确:“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明确: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5﹚在文中找出有关“说”的标点运用的三种情况。明确:①、“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5/34②、“看见了。”我说。③、父亲说:“下来吧,晚饭做好了!”﹙6﹚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明确: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四)拓展延伸:1、前面提到的两个“啜泣”与奥运会刘翔、王义夫等运动员获得冠军后的“啜泣”是否相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实现知识转化、延伸。)2、谈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怎样教育我们克服困难的?讨论:文章蕴含着什么生活哲理?(用原文回答)(师明确: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齐读中心句。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六、布置作业。在下面两种情况下你分别说些什么?做些什么?(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七、板书设计。6/34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利(美国作家)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走一步,再走一步――――抵达目标八、、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1、(1)本文作者,国家,选自《》2、给加点的字注音。头晕目眩()啜()泣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①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②告诫教导()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把文章分为三部分,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生发言)2.找生朗读第一段,讨论:(1)记叙的顺序?(师强调并板书:顺叙倒叙插叙讲解辨认区分的方法。)(明确:倒叙)(2)开头一段的作用。(明确:强调这次经历的不同寻常,自然的引出下文。)(3)为什么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明确:并非真的感觉到了,而是为了说明那次经历的不同寻常,使我终生难忘。)7/343.速读第二部分,讨论:(1)为什么“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这表现了“我”哪方面的性格?(明确:八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训诫我不要冒险。胆小怯懦。)(2)找出描写“我”心理、动作、语言的语句,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明确:心惊肉跳,“我”会滑倒摔死。(心理);全身颤抖,几乎晕倒。(动作);“慢着”“我没法”。(语言)(3)文中景物描写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明确:例:“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上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突出悬崖的危险和高不可攀)再如:“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烘托我害怕的心理,突出战胜困难的难度。)(4)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从哪些方面看出?(明确:和蔼沉稳教育方法得当)2、合作探究:(投影显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教师点评。)﹙1﹚、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明确: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8/34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2﹚、“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明确:最初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最后巨大成就感﹙3﹚“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明确:明确:“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4﹚、“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9/34明确: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三、拓展延伸。齐读第三部分,讨论:文章主旨句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明确:生活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只要勇敢面对,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对待,一定会战而胜之。)张海迪在下肢三分之二的躯体瘫痪的情况下,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自学完中学到大学的全部课程,并且成为医学博士,作家,成为当代青年学习楷模,以此谈谈自己今后如何走出人生之路的困境。(这一题是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名人成才之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四、课堂总结。本文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朴实,我们要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深入体会文章揭示的深刻道理,学会体味人生,关爱生命。五、布置作业。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教训?写出来,在班里出一期专栏。六、板书设计。《走一步,再走一步》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10/34“我”胆小怯懦――――――勇敢战胜困难“父亲”和蔼沉稳教育方法得当七、课后反思。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第二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3、激励学生树立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勇敢精神。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4、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导入1、故事导入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次实验(大屏幕显示实验内容,老师讲述):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簇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继续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慨?能简要谈谈11/34吗?(学生各抒己见)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也许你能从中有更多人生的启示。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要求:看清读准、边读边思、圈点勾画、记住内容。注音:训诫(jiè)陡峭(qio)嶙峋(línxún)耸立(sng)啜泣(chuò)着眼(zhu)头晕目眩(xuàn)迂回(yū)纳罕(hǎn)小心翼翼(y)凝视(níng)解释:训诫嶙峋纳罕小心翼翼yì啜泣2、复述课文内容。复述要求:a、抓住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b、突出重点,尤其是脱险部分。c、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条理清晰,能正确表达感情。参考答案:身体瘦弱、胆小怯弱的“我”,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经历和收获。3、课堂交流。组织学生说说读了这课文后的感想。研读与赏析1、有感情地朗读(16)—(23)节。投影出示朗读方法:a、读音准确,语速适中,停顿合理,语调抑扬。12/34b、把握好人物的心态和情态,语气恰当,感情真挚。2、大屏幕出示问题组:(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2)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3)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学生朗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学生在体会动作、心理描写时,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加以总结。3、读最后一段,体会文章的主旨。体验与反思(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质疑交流: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个人的感受,多角度地提出问题,师生间可互相质疑,讨论交流。思考题:(1)父亲为
本文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公开课实录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387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