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城镇产业投资联盟《城镇产业观察》002期文稿
会员资料内部参考城镇产业观察2013年8月第002期本期要目中国经济向西看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老工业区已成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定位与产业决定中小城市兴衰六大策略助推小城镇产业腾飞中国城镇产业投资联盟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主办目录【宏观形势】......................................................1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形势无需过度悲观..................................1点穴式疗法医治中国经济............................................3寻找地方债的病源..................................................4【政策解读】......................................................5专家认为广东宅基地新政实质意义有限................................5智慧城市建设需循序渐进............................................6中国经济向西看....................................................8【城市观察】......................................................9加速城镇化亟需突破现有城市管理体制................................9老工业区改造已成城市更新的重要切入点.............................11定位与产业决定中小城市兴衰.......................................13城市化的高度不能用楼层来衡量.....................................15腾出一只手搞好公共服务...........................................16【产业发展】.....................................................17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17【产业园区】.....................................................19建设什么样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19发展临空经济区应遵循规划先行原则.................................20【县域经济】.....................................................23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加减乘除.......................................23【小镇建设】.....................................................24六大策略助推小城镇产业腾飞.......................................24小城镇成败在于规划先行与特色打造.................................25【招商引资】.....................................................27地方“招大引强”需有的放矢.......................................27【案例分析】.....................................................29养老地产的三大开发模式...........................................29【人物观点】.....................................................30李铁:中国城镇化问题核心是改革而不是投资.........................301【宏观形势】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形势无需过度悲观周韶帅/文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中旬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全国GDP为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与往年相比,这组数据“失色”不少。有些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开始发出悲观的言论。比如,有国内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已进入长期下行通道,拉动经济的所有手段都已穷尽”。国外一些专家学者也认为,中国经济的炙热增长已经成为历史1。不过,从多个角度分析认为,我们中国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不会像外界所言的那么悲观。首先,经济增速已经呈现渐稳的态势。自2008年以来,尽管整体GDP出现下滑的趋势,但波动的幅度已经明显减小。与2012年上半年及全年的经济增速均为7.8%相比,今年上半年7.6%的经济增速仅仅下降了0.2个百分点,放缓的速度已明显降低。其次,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下限”与“底线”,已有政策托底。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数据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随后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他在会上表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上限”就是防范通货膨胀。中央媒体对此解读认为,从经济增速指标上看,“下限”是7.5%,“底线”是7%2。由此可以判断,如果实际经济运行开始靠近下限尤其是逼近底线,中央层面将推出稳增长的系列措施,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换句话说,本届政府会全力确保“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中国经济年均7%的增速目标得以实现。第三,各地投资加码有助于区域经济,从而从整体上推动经济保持增长。7月31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指出,下半年要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加快实1外国专家唱衰中国经济的17个理由,财经网,2013-08-132正确看待中国经济的下限、上限和底线,新华网,2013-07-212施“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任务,加强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棚户区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此前,针对今年上半年东部地区稳中略升、中部地区降幅趋缓、西部地区回落明显、东北地区缓中有忧的经济形势,国家发改委表态将差别化区域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实际上,各地已经纷纷出台相关的投资计划或规划。以城市轨道交通投资为例,目前已批准建轨道交通的城市有36个,到2015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多公里,到2020年达到6000公里,所需投资额在3万亿至4万亿之间。2008年以来全国GDP增速情况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统计公报及201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整理。第四,城镇化步入加速阶段,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这点已经成为共识。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城镇化发展经验表明,通过刺激投资和带动消费,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到1.5个百分点。中国2012年城镇化率为52.57%,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总之,从经济企稳、政策托底、地方投资加码、城镇化加速来看,中国未来几年还有不小的增长动力,经济形势无需过度悲观。3发改委:东部加大制度供给中西部倾斜重大项目,第一财经日报,2013-08-083点穴式疗法医治中国经济张栋平/文2008年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的一个转折点。如今,结构性增速放缓成为全球经济的普遍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政府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无异于给经济这匹烈马打兴奋剂,其代价是未来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因此,新一届政府毅然放弃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方案,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智慧、更加可持续的微刺激。这样的微刺激不同于以往“4万亿”的兴奋剂,也不同于开膛破肚式的“大手术”,而是采取了温和、渐进地点穴式疗法。这样的疗法独具东方智慧。古人云,百会者,五脏六腑奇经三阳百脉之所会。中国经济的百会穴非“市场”莫属。新一届政府力求以市场的手段解决市场的问题,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同时,严格限制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早在今年3月,李克强总理就强调,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点“市场”的百会穴,中国经济的奇经八脉将被打通。涌泉穴在人体中起着滋润、灌溉的作用。新一届政府的减税政策之于中国经济正如涌泉穴之于人体。通过减税能够进一步释放中小企业的活力,能够促进就业,能够增加职工收入,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今年7月由李克强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要求尽快研究相关长效机制。这将使那些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与个体工商户同等的税收政策。据悉,此项政策的直接受惠企业将达到600万家,同时,这也将缓解几千万人的就业压力。劳宫穴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强壮心脏,是人体心脏的“发动机”,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审视经济,产业结构的核心如果不合理,将会出现问题。因此,新一届政府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并大力扶持服务业,促进4信息消费,开放民间投资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正是强壮中国经济心脏的根本所在。对于当下的中国经济来说,必须面对现实,在经济温和增长中赢得未来,而点穴式疗法无疑是中国经济突破困境的理性抉择。寻找地方债的病源周韶帅/文今年7月末,审计署网站上发布的一则消息让今年本就炎热的夏天更平添了几分焦虑。该消息称:“近日,根据国务院要求,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对于已经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地方政府而言,这无疑将是一场狂风暴雨。孰知,这场狂风暴雨不是为了把地方政府逼入绝境,恰恰相反,其目的在于清除地方债血液里的病源。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存在通过对融资平台公司的幕后操作,过度透支政府信用,盲目举债的丑闻。加之,2008年以后,地方政府性债务普遍都从省一级开始下沉到市县级,政府负债更是不胜枚举。比如早在2011年,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就爆出两个亿的债务,而该镇每年的财政收入仅仅50万元,要偿还这笔巨债需要400年时间。另据报道,2008年、2009年、2010年浙江省(含宁波市)政府性债务余额分别为2792亿元、4579亿元和5877.78亿元,年增1000亿元以上。事实上,如此巨额的债务危机不过是地方政府濒临破产的一种表象而已。其背后真正的始作俑者,是隐藏在地方债血液里的病源。病源一:责任不明确由于地方官员都是干几年就走,所以,上一任借的债可以留给下一任去还。这样的债务负责机制导致了官员在打造政绩的冲动中不惜大举借债。如果干好了,债务就转化为官员的政绩。如果干不好,大不了一走了之,把债务留给继任者。病源二:职权不明晰目前,中国的地方政府既是市场经济的维护者又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政府对于实体经济的投资冲动远远超过了对公共服务投入的热情。这种缺乏合理限制的政府职权是导致债务不断扩张的根本原因。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地方政府在没有5独立发债权的情况下,由此造成的债务规模失控和期限错配问题成为了地方债的一大隐忧。要根除第一个病源,需要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领导问责制。问责制一方面能够预防地方政府乱借债、乱花钱,另一方面能对隐藏在债务黑洞背后的腐败行为进行严惩。要根除第二个病源,则需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对政府的职能、权力、行为方式和规模进行严格限制和制约,构建廉洁、勤政、高效、务实的有限政府。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还需要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需要实现财政预算的公开化、地方政
本文标题:城镇产业投资联盟《城镇产业观察》002期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44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