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年级教学设计《长方形周长》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三年级教学设计《长方形周长》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三年级教学设计《长方形周长》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课。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拼组图形周长的变化。2.通过不同层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寻找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重点正确、灵活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四、教学难点理解拼组图形周长的变化。五、教学流程一、基础练习知识点复习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学生读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学过的知识内容,并进行板书整理:四边形:四条边、四个角;长方形:两条长、两条宽;正方形:四条相等的边。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周长;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如果要计算一个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长、宽”后出示:长6宽3,并要求快速算出周长。板书:(6+3)x2=18.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学生读课题,开门见山,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向,同时激活学生已有旧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与整理,领悟求长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为后面的课堂顺利进行铺好道路。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1、剪去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参考资料,少熬夜!运用上述长方形剪一剪,再计算图形的周长。①剪掉一个长方形后,计算图形周长。学生观察动画:剪掉一个长方形,思考:周长怎么变?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动画演示:边的平移。②继续剪掉一个长方形,计算图形周长。此时,周长又是怎么变的?为什么?发现:是啊,虽然它们是不规则图形,但都可以通过边的平移转化成规则图形。板书:不规则→转化规则③在”边“上剪掉一个正方形,观察图形的周长变化学生边观察动画,边思考:周长还会相等吗?为什么?预设:多了2条根据学生的回答动画演示平移,并用红色标出多的2条边。2、剪去一个三角形或梯形思考:如果在上述长方形中剪去一个三角形,周长会怎么变?思考:如果在上述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梯形,周长又会怎么变?此时,同学们看一看就知道剪去一个三角形后,图形周长变短;剪去一个梯形后,图形周长变长。设计意图充分发挥长6宽3这个长方形的素材价值,在不断的变化中巩固和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由角上剪到边上,学生在原图与剪后图形的每次对比思考中,发现周长变与不变的原因,感悟到周长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初步学会用动态的眼光看静态图形,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再计算。剪掉长方形或正方形到剪掉三角形或梯形,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让学生认识到周长不变是有条件的。学生的认识在图形的一次次变化中逐步深入,渐渐体会到研究数学需要多角度思考。二、拼组图形的周长刚才是一个图形,如果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来拼,会拼出怎样的图形?学生动手拼一拼,整理学生作品:设计意图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会拼出什么新的图形呢?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大长方形和大正方形,只有极少部分孩子会拼出如上不规则图形的某一种。上图5种拼组情况突破了学生的常规思维,打破了学生的固有认知,同时也鼓励了学生要敢想敢做。2个长方形拼成规则图形观察上述拼组图形,算一算拼成图形的周长。全班反馈交流上图中图形A、B的周长,即拼成大长方形、参考资料,少熬夜!大正方形等规则图形时周长的计算方法。学生结合图形介绍,方法①:图A(6+6+3)x2=30,图B6x4=24。理由:将图A看成大长方形,”6+6“是该长方形的长,3是该长方形的宽。将图B看成大正方形,”3+3“即6是该正方形的边长。或将图B看成特殊的长方形得到(6+6)?2=24。引导学生根据重合边的不同将图A看成按宽边拼,图B看成按长边拼。方法②:总周长减去重合边长。引导:一个长方形18,两个长方形拼的不就是2个18,为什么结果不是36?思考:重合的边在哪里?要怎么办?如何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x2-3x2=30追问:为什么减掉3x2?有几条边重合?{}小结方法: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8,用2个长方形的周长,减去重合掉的2条宽。你会用上述这种巧妙的方法计算图B的周长吗?生说师板书:18x2-6x2=24追问:为什么减去的部分和图A的不一样呢?发现:看来减去多少要看重合掉的长度。小结:2个长方形拼成规则的图形时,既可以用原来的知识将拼成的图形看成大长方形、正方形计算,也可以用新方法,即原来长方形周长的和,减去重合部分的长度。板书:组合图形的周长=总周长-重合的边长设计意图由规则图形入手,运用整体的眼光将拼组后的图形看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运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周长。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用动态眼光观察静态的拼组图形,对比原图与新图,发现周长变化的原因,找到重合部分,从而初步感悟体会更为一般的周长计算方法,为下一个环节计算不规则拼组图形的周长做好充分铺垫。2个长方形拼成不规则图形剩下的5个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又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先给它们分分类。1按宽边拼预设:①和④是一类,①旋转后就能得到④。引导:分别与图A、图B比较,哪一幅图与①④存在联系?联系在哪?发现:①④与图A一样,重合的部分都是两条宽。寻找:观察,还有哪幅图也是按这样的方式拼的?预设:②教师带领学生指一指①②④中重合的部分,直观感受这些不同形状的拼图有着相同的重合部分。列示计算:18x2-2x3=30(板书)。参考资料,少熬夜!2按长边拼③⑤是将长边的部分重合在了一起,它们与图B一样吗?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呢?预设:与图B不一样。列式:③为18x2-4x2=28,⑤为18x2-2x2=32。追问:3个图都是按长边拼的,为什么周长不一样?预设:虽然3幅图都是按长边拼,但③⑤重合的是长边的一部分,图B重合的是整条长边。可见,重合的越多,周长越短。结论:重合掉的越多,减去的越多,周长就越短。当长边完全重合时,周长最短。设计意图借上一环节的伏笔,学生能从5个看似没有规律的拼组图形中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按宽边拼,或按长边拼。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从无序思维逐渐过渡到有序思维,通过主动探究,分析比较,逐步抽象概括出求拼组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其中学、在其中思、在其中悟,在变与不变中收获重合部分与周长的关系,课堂在这一层层的变化中显得丰富而深刻,充满浓厚的数学味。三、综合练习①运用上述结论,思考为什么16个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最短的。生结合图形解释:这些都隐藏在图形内部,都不算作这个图形的周长,重合的部分越多,那么露在外面的周长也就越短。②把20幅绘画作品贴在一起,做一个“绘画园地”。要在“绘画园地”的四周贴上花边,怎样设计“绘画园地”才能使贴的花边最少。设计意图很多学生知道拼成正方形周长最短,问及为什么拼成正方形周长就会最短时,很少有孩子能讲透,此时重现这个经典题目,学生不仅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学生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了一层。四、总结收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你有什么是印象最深的?设计意图本课冲破复习课的一般框架,尽情发挥2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素材价值,在不断的裁剪与拼组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感受到复习课并非翻炒已有知识,复习课也充满新意。《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2一、学习目标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参考资料,少熬夜!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4.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准确地测量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卷尺、直尺、绳子、一些图形的卡片等。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二、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为学校设计了美丽的花坛,并且想帮他们围上护栏,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小采购员,为其中的两个花坛安装护栏(板书:小小采购员)(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学生从图中找出信息2.要当小小采购员,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护栏周长多少米,需要多少钱)3.解决长方形周长(1)出示8米4米(指名到板前指一指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用红色粉笔沿长方形的周长画一周。(2)独立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在汇报时,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在汇报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可能这样计算:8+4+8+4=24(米)长方形一周的长等于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8+4+8+4=24(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么计算?2×4+2×8=24(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2×(8+4)=24(米)启发学生讨论、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不死记算法。(3)引导学生比较算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4.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8元/米的甲种护栏,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完成)小结:在今天当小小采购员的过程中,我们还学习到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板书)三、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形枕套,长50厘米,宽30厘米,四周缝上参考资料,少熬夜!花边,需要多少厘米花边?2.人民路小学足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90米,宽45米,小明沿着足球场的边跑了一圈,他跑了多少米?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订正。(两生板演)四、课堂检测(一)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米,宽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出示本班同学的一张长方形的美术作品:长4分米,宽2分米,给它裱上漂亮的边框,至少应该买多少边框材料呢?请同学上台反馈,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周长的简便计算。(三)课件出示: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4米,如果围上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五、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课后作业自主练习1、2题。七、板书设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花坛周长多少米?8+4+8+4=24(米)2×4+2×8=24(米)2×(8+4)=24(米)长方形花坛护栏需要多少钱?24×8=192(元)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3一、学习目标1、探索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4、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与难点:会准确地测量并能正确地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教具、学具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卷尺、直尺、绳子、一些图形的卡片等。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二、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为学校设计了美丽的花坛,并且想帮他们围参考资料,少熬夜!上护栏,今天,我们就当一回小小采购员,为其中的两个花坛安装护栏(板书:小小采购员)(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学生从图中找出信息2、要当小小采购员,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护栏周长多少米,需要多少钱)3、解决长方形周长(1)出示8米4米(指名到板前指一指长方形的周长)教师用红色粉笔沿长方形的周长画一周。(2)独立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完成后小组交流,小组汇报,教师板书,在汇报时,说明自己的理由。学生在汇报的同时教师可以进行课件动画演示学生可能这样计算:8+4+8+4=24(米)长方形一周的长等于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8+4+8+4=24(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么计算?2×4+2×8=24(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2×(8+4)=24(米)启发学生讨论、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不死记算法。(3)引导学生比较算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觉得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并说说自己的理由。4、长方形花坛护栏
本文标题:三年级教学设计《长方形周长》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470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