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实用4篇)
好文供参考!1/11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实用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实用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二年级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第10页例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2、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学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解决情景中的问题1、教师出示主题图师:上节课有的同学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好文供参考!2/11乘一辆车,这节课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师:怎样能知道这两个班是否能合乘一辆车呢?(要知道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师:怎样列算式?学生说,教师板书:★★35+34=2、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5+34”,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还是用竖式计算还是口算。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提问: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来,3捆和3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提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3)请口算的学生讲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二、做一做: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将题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集体订正投影片上的题目,进行评价。好文供参考!3/11同位相互检查,相互评价,三、练习:练习二第1题: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列竖式计算。第2题:笔算下面各题。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相互检查。二年级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教学目的: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开火车口算卡片:5×85×55×36×29×53×42×84×57×23×6(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好文供参考!4/11二、学习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小熊请客”图。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板书算式和口诀。(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4)学生齐读口诀。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好文供参考!5/111、记忆口诀。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2、说一说。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4、“练一练”第3题。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5、“数学游戏”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二年级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使学生借助于算盘读写数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感,掌握数的组成,能用数的组成进行相应的口算。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培好文供参考!6/11养学生勇于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读写数及相应的口算。教学难点:能利用数的组成去探索开放性的问题。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算盘教学过程:知识再现1、出示“练习三”第1题。请同学们拿出算盘,小组合作。在算盘上先拨出下面各数,再一边拨一边接着数出6个数。小组内指名汇报怎样边拨边数。2、出示“练习三”第2题。指着第1题的“六百九十五”问: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教材这两幅图你知道他们的组成吗?课件出示第2题。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三”第3题。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对第(4)小题的生成信息,根据反馈采取教学策略。千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好文供参考!7/11完成“练习三”第4题。看来同学们对千以内的数的组成掌握得还是挺好的,你们会利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吗?出示第4题。指着第一组问:这样一组口算,我们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利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例如320-20,320里面有3个百、2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下3个百,结果是300.3、千以内的数的读写完成“练习三”第5题。师:下面我们玩一个小游戏,拿出你们准备的小卡片,拼成一个三位数,让你们同桌读一读。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三”第6题。师:你能写出横线上的数吗?说一说在你的脑袋里面这两个数到底有多少?完成“练习三”第8题。出示题目。右边这两个杯里面有多少粒黄豆呢?找规律,在计数器上面表示数。完成“练习三”第7题。这个小火车上面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呢?请你们在小组里面交流一下。交流好了以后,指名评价。师拿出计数器,问:现在老师要在计数器上面放5个算珠好文供参考!8/11表示三位数,可以怎样放?小组里面交流一下。完成“练习三”思考题。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二年级数学教案4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1、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1)(媒体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们还认识我吗”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好文供参考!9/11(2)集体汇报。(让学生各抒己见,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哥哥”(它比直角大,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师: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实,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钝角(读两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读两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2、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3、判断: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练习九(第2题)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答对的送给掌声。师: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有的说是钝角,还有的说是锐角。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像这个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三角板的直角)(电脑演示)这是什么角为什么(因为它比直角大)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电脑演示)4、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谁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师: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电脑演示)好文供参考!10/11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红心、背心、红领巾、剪刀)二、操作实践,综合内化1、做角。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由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1)小组展示汇报。(2)学生评价。(3)全班展示。请做锐角、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最后展示直角。2、画角。要求: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3)在小组里展示,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3、数角。数出每个图形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好文供参考!11/11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本文标题: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687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