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5篇】
好文供参考!1/25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3、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二、第一次(学习第1---5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好文供参考!2/25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3、指导朗读。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5、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6、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7、指名练读。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3、齐读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好文供参考!3/25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好文供参考!4/25“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4、指导朗读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迁移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文供参考!5/25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板书设计: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等词语。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并分角色朗读。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体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好文供参考!6/25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1、课前,同学们对课文已做好充分的预习,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5课《争论的故事》(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展示读词并借用一下词语讲一讲这个故事打猎为生射雁充饥煮烤争论不休老人评理两全其美抬头一看无影无踪过渡:真好,故事讲的既简洁又完整。不过,要想把故事讲的既生动又形象,就要把兄弟俩争论的对话读好。对于读好人物对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二、品读课文,指导读好对话。(第三小节)1、渗透朗读对话的方法。预设:生1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生2要把文字读准、读对,把课文读流利了才能读好对话。生3一边读一边想象兄弟俩争论的场面。生4读好语气。师问:兄弟俩的语气相同吗?生:不同。师小结:是呀,兄弟俩在对话时有着不同的语气。为什么不同?生:因为他们在争论。师: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好文供参考!7/25究这种读书方法——如何读好不同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随机板书:不同语气2、训练(1)请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的第三小节。用直线标哥哥的话,用曲线标弟弟的话,看他们共有几次对话?(2次)(2)同桌两人一人做哥,一人做弟,分角色练读一遍第一次对话。3、展示指导读书预设效果(1)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读谁像谁生1组:读第一次对话。若没有读好教师及时指导,告诉同学们,读哥哥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哥哥,读弟弟的话时就把自己当成弟弟。做到读谁像谁。教师及时范读,大家都像老师这样来练一练第一次对话。再找生1组同学读一读,进步了,读出了兄弟俩争论时的不同的语气。(及时表扬)教师小结:真好,听了这位哥哥和这位弟弟的争论,好像是真的一样,同学们感觉怎样?掌声相送。(2)指导读好第二次对话:关注提示语过渡:是呀,到底是煮着好吃,还是烤着好吃呢?兄弟俩争的是越来越激烈了。谁来接着读这兄弟俩的第二次对话?生2组:读第二次对话师:他们读的怎样?(有点争论的语气)大家注意观察这好文供参考!8/25次对话中,哥哥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话的?谁发现哪个词描写了哥哥说话时的语气?(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那弟弟又怎样?(很不服气)(3)出示课件:图文对照会读的更好。请同学们看插图,仔细观察兄弟俩争论时的表情,你看出了什么?(争的激烈、快吵起来、快打起来了)眉、眼、嘴、手咱们让他们再争论一次好吗?生2组再次争论更激烈,进步了。(掌声)师:真好,我发现咱三一班的同学,特别会观察,越来越会读书了。就像这样读对话时,注意了像“不以为然、大声争辩、很不服气”这样的提示语,再结合插图,就读好人物对话。读出了人物不同的语气。(4)同桌2人分角色练一遍。师:看看哪两位同学,能像刚才那组同学读的一样好,甚至能超过他们?(5)充分展示:指名两组同学来读第二次对话。师总结方法:你们真棒,此刻,赵老师最想做的是为你们竖起大拇指,你们学会了读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书方法。要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一就要把自己当成那个人物,二要注意对话中的提示语,三要学会观察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变化。这些你们都做到了。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下面咱们一起来合作,完整的读这段话。好文供参考!9/254、师生合作,读第三小结。男生:哥哥女生:弟弟师:旁白过渡:就这样兄弟俩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谁也不罢休,(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后来,又怎样了?谁来接着往下读?三、感悟明理,拓展延伸1、指名读4、5段。2、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就这样1分钟,2分钟、、、10分钟过去了,你好像看到了——生1:他们还在争论。你好替他们担心。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子的哥哥和弟弟?生2、生3、、、师:争论什么?生6:怎么吃大雁。师:有解决的办法了吗?生:两全其美,煮一半,烤一半。师:哎,真可惜呀,当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非得无影无踪了。知道了故事的结果,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俩说些什么?3、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教师及时点评并表扬。4、那么,盛老师班上的同学有怎样的感想?指4名同学读一读。随机板书:抓住时机先做起来5、学习双省略号的用法。师:为什么用两个省略号?生先说——师总结:省略一段文字,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6、此时,盛老师听了同学们的话是怎样做的?齐读最后好文供参考!10/25一段。师: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的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理解“聚精会神、赞许”,盛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生:同学们说的感想非常好。(预设)生:同学们认真专心地听课。生:同学们通过《争论的故事》,明白了抓住时机,不能浪费时间。生: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不要只顾着争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先做起来。7、师小结:同学们的感悟十分深刻,理解的非常正确,赵老师也要向大家投去赞许的目光,还要为大家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一群会读书、会感悟、会学习的孩子!四、送名言1、总结板书: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争论的故事》,从中明白了做事要——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下面老师要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想一想,今天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2、送名言。人生成功的秘诀是当好机会来临时,立刻抓住它。——狄斯累利良机只有一次,一旦错失,就再也得不到了。好文供参考!11/25——勃朗宁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全靠你不假思索的利用。——巴尔扎克五、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你看那个最容易写错提醒大家。烤评剖辩嫩键笨聚赞2、教师范写(辩聚)——生描红——练习写2个(表扬:握姿、坐姿,对照课本生字,争取一个比一个好)——展示。3、总结:同学们,书读的好,字也写的漂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坚持每天下去,你一定会写的越来越好,甚至会成为中国的书法家的!加油!六、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把《争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其实,生活中像这样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去书籍或网络上查阅。如: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毛遂自荐、的麦穗等故事。读后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大的收获。板书设计:25、争论的故事读出不同的语气辩聚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好文供参考!12/25教学要求:1、认识“洼、印”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体会隐喻的写作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善于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你有没有发现路途上美丽的风景?本文作者就发现了上学路上的美丽风景,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学会发现美、描述美、赞赏美!2、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张秋生,诗人、儿童文学家,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市静海县人,长期从事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报社》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创作集童话、诗歌、散文于一体的文学作品,作品抒情、幽默,篇幅短小,富有儿童情趣和内涵,颇受小读者喜爱。本课就选自好文供参考!13/25张秋生的童话集《小巴掌童话》。4、法国梧桐:大量传入我国约在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主要由法国人种植于上海的租界内,故称为“法国梧桐”,简称“法桐”或“法梧”。叶子有5个叶尖,少有3个或7个,叶子长宽差不多。正式的名称叫“三球悬铃木”,属落叶乔木,是世界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
本文标题:上册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791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