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中八年级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精编教案范例(5篇)
好文供参考!1/23初中八年级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精编教案范例(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初中八年级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精编教案范例(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1教学目标:①学会用自己的感官全方位地感知身边的生活世界,养成敏于感知、勤于探究的心理品质和习惯。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热爱并体会丰富多彩的生活。③加强朗读,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①品味本文生动形象,活泼优美的语言。②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课前准备:①学生搜集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素材,以备使用。老师准备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②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③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好文供参考!2/23料。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同学们,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自幼失明,发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呼喊,可见视觉对于人类来讲是多么重要!还有一种感觉对人类同样重要——那就是听觉。是如泣如诉的二胡声,使瞎子阿炳的世界充满阳光;是琅琅的读书声使冬天的校园也充满了生机;是妈妈的一句关心的话语使你伤感的心不再失意……可是,有的同学由于在平时的生活中粗心大意,忽略了大自然的各种美妙的声音。从今天开始,只要你“用心”去听,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师放音乐磁带《苗岭的早晨》。〔要求〕学生:a闭上眼睛,发挥想象,再现音乐中描绘的画面。b听完后,用语言描绘出听到的音乐中的景象。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①学生放开喉咙自由朗读课文。②勾画出与自己在生活中有共同感受的语句或段落以备发言。③学生自由发言谈读后的感受,教师注意点拨评价。三、研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②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内容和结构的整体感知。③各小组推进一位代表在全班发言,交流本小好文供参考!3/23组的观点。④教师以平等对话的方式,总结归纳明确:第一部分:(1-8)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丰富多彩、奇妙无穷的声音。第二部分:(9-13)说明声音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告诉我们声音会充实我们的生活,使我们得到更多乐趣。第三部分:(14-20)建议我们做几种“声音游戏”,进入声音世界,得到乐趣。四、跳读课文,品味语言。①由学生争取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读的要求:语气亲切自然,要读得犹如和朋友促膝谈心,不要读得像朗诵表演,夸张造作。②品味文章重点句子或语段。a指导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句子或语段勾划出来,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b四人小组交流。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不好说一定要喜欢这句话,或者那句话,只要学生自己喜欢就可以,但一定要有理由,能言之成理就是好答案。)例如:有的活泼风趣,优美形象:“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好文供参考!4/23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蚂蚁们排列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落下,‘不好,炸弹来啦!’”“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有的运用排比,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1、2、3段构成排比——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你听过80只蚂蚁小跑步的声音吗?……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5、6、7段构成排比——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你也总听过水声吧?……有的运用问句,与读者直接对话,拉近和读者的距离,激活读者的生活体验,引发读者的思考: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这里的几个声音游戏,你要不要试着玩玩看,也试着把感觉记录下来?好文供参考!5/23轻轻松松嚼几片脆脆的饼干、几颗硬硬的糖果,感觉一下是什么声音?③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质疑答疑。例如:为什么说不用心听又没有兴趣听的人久而久之会成为“没有感觉”的人?明确:因为他对外界的一切都无动于衷,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木头人,他当然也就成为“没有感觉”的人。五、精读课文,问题探究重点探究:课文为什么写声音从“无声”写起?〔教师导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①什么是声音?课文中有没有准确的解释?②“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是不是有声音?③从“无声”写起有何意图?〔合作探究〕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归纳〕因为“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所以“蒲公英梳头”、“蚂蚁小跑步”、“雪花飘落”都是有声音的,只不过这声音太过细小,我们的耳朵难以感觉到罢了。从这样细小的声音——平常所谓“无声”入笔,那么世界上的一切声响也就无不在可听见之列了。六、拓展延伸,声音游戏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好文供参考!6/23己当时听到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游戏活动要组织好,课堂气氛要轻松,但不能松散。七、布置作业:把自己用心听过的声音感受写成一段文字。点评:首先,此教案注重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一上课就让学生听音乐以激发阅读兴趣。接着让学生自由读,学生自然会被文章生动活泼的语言所吸引,自然会引起自己的生活体验。接下的“自由谈”,教师没有设计什么问题,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发表感想,不会阻碍学生自由思想。最后请多位学生放自己搜集的最让自己感动的声音,并简述自己当时听到的感受,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自我感受,将学生的学习与个人生活体验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其次,此教案教学环节清晰明了,以课文朗读为载体,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初读课文,熟悉内容”——“研读课文,整体感知”——“跳读课文,品味语言”——“精读课文,问题探究”——“拓展延伸,声音游戏”,每一个环节都能使学生获得更深更新的感受,使教学过程很有层次感。另外,此教案还特别注意教学的民主性,教师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郫县教育局教研室戴伟)好文供参考!7/23《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2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面颊()喷嚏()聆听()啄米()淘米()蒲公英()煮饭()嘈杂()无聊()过滤()2.解释下列词语。温柔:摇篮:潜意识:不折不扣:3.按原文填空。当微风柳梢,当清风明月,当狂风巨浪,当台风山岭,你总听到些什么吧!4.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①七月的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②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模的报告。③不管山路十分曲折艰险,他也坚持向上攀登。④通过建高楼大厦,是为了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空间。5.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林;,;,。二、阅读说得明白一些,只要你不是聋子,只要你好文供参考!8/23两只耳朵好好地贴在脸侧,打从你初生那一刻哇哇大哭起,你就在听,就不得不听;你学着听奶奶摇摇篮的声音,妈妈冲奶粉的声音,爸爸打喷嚏的声音;学着听开门、关灯、上楼梯、电话铃的响声。这些随时在你身边发出的响声,你怎么会听不见呢?你当然知道,声音就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而每一种声响,每一种声音,都代表了不同的意思。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愉快动听的声音,带给我们快乐;嘈杂无聊的声音,则会使人痛苦。从声音里,我们逐渐成长。人有耳朵,听八方,加上眼睛,观四方。用心听,用心看,也用心想,构成了一个丰富奇妙的世界。6.如果将“你就在听,就不得不听”改为“你就在听,就得听”行不行?为什么?7.第一段中的加点词“这些”指代的是什么?8.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好文供参考!9/239.根据第二段内容回答什么是声音,课文在说明声音时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10.这三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写作11.写一个小片断,描摹一下你用心听到的几种声音。参考答案:一、átìlínɡzhuótáopúzhǔcāoliáolǜ2.温和柔顺(多指女性)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下意识不打任何折扣3.吹过拂过扑过横越4.①改为“内蒙古草原的七月”②在“注视着”后加“这位模范”③将“不管”改为“尽管”④删去“通过”5.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星的夜空;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颗草的荒漠。二、6.不行。运用双重否定有强调作用。7.上面提到的那几种声音。8.反问。增强语势。9.声音是物体振动时与空气相激荡所发出的声响。下定义。10.用心听,就会感到世界的丰富奇妙。三、11.提示:注意说明文中的描写。好文供参考!10/23教学过程3课前准备: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包括:认读生字,练读课文,提出问题。揭示课题,检查预习。指导识字。把你认为容易出错的字讲给大家听。(略)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听老师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点评: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并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的理解程度。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继续参看课后的生字表。3.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4.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记住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点评:通过多层次读课文,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二.美读课文,深入体会,领略文章的韵律之美。1.默读课文,把你觉得描写优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一读。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与同学共同分享。3.读给大家听一听,让我们和你一起去欣赏。4.老师适当点拨,并给予恰当的朗读指导,让学生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好文供参考!11/235.从风的声音、动物的声音、水的声音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以下部分可做成幻灯片读一读,填一填,声音的世界会更丰富。你总听过风的声音吧?当清风掠过明月,当微风拂过树梢,当寒风呼啸着穿过田野,当狂风卷起巨浪,当春风_________________,当暖风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动物的声音吧?当小金鱼用尾巴拨水,麻雀在窗沿唱歌,当一只小狗忙着啃骨头,两只老猫在墙头吵架,三只老母鸡在啄米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听到些什么了吧?你总听过水声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总该听到些什么了吧?再次练习朗读课文,并把自己补充的内容加在里面。这就是你和作者合作的1篇作品。点评:通过朗读和练习,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语言节奏和魅力,并联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自读课文,联系实际,感受自己的声音世界。1.接着读课文,随着课文一起,回忆自己小时候听到的声音。好文供参考!12/23点评: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声音,你了解了周围的事物。从声音里,你逐渐熟悉了你身边的世界;在声音中,你逐渐成长。2.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你喜欢什么声音,不喜欢什么声音?说一说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先让学生准备一分钟,再交流讨论。3.学生列举一些和谐美妙的声音:如:演奏的音乐、小孩的哭声是成长的信息、写字的刷刷声是学生发展的脚步声、我们就像是一个个音符,演奏着快乐的生活,快乐的生活是和谐的声音,和谐的`声音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4.老师小结:是各种各样的声音把世界编织得如此美妙,是丰富多彩的声音演奏着生活交响曲,让我们用心聆听声音,你也会露出会心的微笑,你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点评:从课文到生活,体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并且,在学生的读书和讨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四.扩展发散,加深体验,洞悉声音的丰富美妙。1.向学生推荐一文,细致的感受雨的声音。《雨铃铛》是1篇写雨的声音的文章,仔细读一读
本文标题:初中八年级语文《你一定会听见的》精编教案范例(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795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