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小学五年级语文《挑山工》精编教案5篇
好文供参考!1/31小学五年级语文《挑山工》精编教案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小学五年级语文《挑山工》精编教案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挑山工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我”在泰山上遇到一位挑山工,挑山工虽然身挑重物,而且看似走得很慢,却常常走到“我们”前面,通过交谈,“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并一直挂在书桌前。教学要求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感情朗读课文。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在体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好文供参考!2/31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教学构想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教学时应有意识的联系例话中讲的一般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读中体会挑山工的精神,理解挑山工所说的意味深长的话,然后进一步体会作者为什么画挑山工的画,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学生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从泰山上的挑山工说起他们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却常常走到游人的前面去。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板书课题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知道“挑山工”是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认识可深可浅。)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好文供参考!3/31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去读,提示学生注意读准字音。2、谁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喜欢跟读哪一自然段就跟读哪一自然段。3、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学生互相质疑。饱览题句诵读包蕴意味深长腾云驾雾心悦诚服攀谈不解之谜哲理三、师生合作学习1、课文第一自然段讲了挑山工的样子,谁愿意读一读,让同学们加深对挑山工的印象。2、读完这一自然段后,同学们对挑山工有什么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1)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2)挑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样的?(3)挑山工登山为什么要走折尺形的路线?(4)挑山工登山走折尺形的路线会带来什么样的问题?3、作者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描写挑山工?请你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1)作者对什么现象、事情感到很奇怪?(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时间却并不多。)(2)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好文供参考!4/31四、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挑山工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疑虑,那么,挑山工是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作业设计1、自己回家读感受最深的自然段,体会感情。2、想一想自己今后该怎样做?板书设计特点:折尺形路线4、挑山工奇怪:路程长一倍,时间却不多课后小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重点指导感情朗读,要求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挑山工的特点以及作者的疑虑,那么,挑山工是怎样解开这个不解之谜的呢?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2、板书课题。好文供参考!5/31二、师生合作学习1、分组练读课文,思考讨论:(1)在登山的途中,作者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3次)(2)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山下、回马岭陡直的山道边、半山腰的五松亭)(3)这几次相遇都有什么共同点?(开始“我们”超过他,后来发现他走在前面,到达相遇点。)(4)作者为什么和挑山工攀谈?(为解开心中的不解之谜。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挑山工的一段话,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多遍朗读。)(5)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做回答。)(6)为什么要画它?(引导学生谈精神:认准目标、坚持不懈、不断攀登)2、学生互相质疑,教师点拨。三、联系实际谈感想,练习口语交际能力。1、学了这一课后,你最深的感想是什么?2、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讨论、交流。(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自己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应该怎样做。)3、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吗?四、教师评价总结,课外延伸好文供参考!6/311、教师对学生所说的进行评价。2、希望同学们回家把今天的感想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或者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作业设计1、今天的感想写在自己的日记本上,或者说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2、预习第五课。板书设计负荷重特点路程长生疑速度快|3、挑山工相遇——攀谈——解疑画画————明理课后小记小学五年级语文《挑山工》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本课7个生字,增识2个字,理解新词,达到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读读议议、圈圈、画画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作者抓住给人以启示为重点写人写事的方好文供参考!7/31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向着目标、专心致志、一往无前。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2、懂得作者是怎样把这个哲理一层层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教具准备:课件、挂图。教学过程:一、多媒体展示、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有许多人前来游览,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他们就是挑山工。师:板书课题——挑山工师:多媒体展示挑山工奋力攀登的情景。师:这些挑山工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却比游人先达到顶点,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点评:多媒体展示,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中,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极大关注,调动了他门主动参与的情感,激发了他们读的浓厚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好文供参考!8/31生:自由读文师:你读懂了什么?生1:挑山工是帮助游人挑东西的人。生2:挑山工比游人先到山顶。生3:挑山工比游人走的路程大约多一倍。……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懂,想提出来和大家讨论吗?生1:挑山工说的那段话蕴含着什么哲理?生2: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生3:为什么挑山工的速度不比游人慢?生4:“因为我需要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5:为什么挑山工的牙齿很白?师:第5个问题,请同学们读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就解决了。对前四个问题我们先“存”起来,在深入研究课文中解决。[点评:“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从质疑问难开始,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老师提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积极性,为下一教学步骤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经常要求学生学有所问,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品质。]三、以读为主、读中探究教学第一部分师:“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好文供参考!9/31段。生:边读边画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句子。师:让提出“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的那个学生回答。生: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师:好,大家能把挑山工走的路线图画出来吗?生:能。师:指名到黑板上画,其它同学在座位上画。生:画出挑山工走的路线图。师:同学们画的都不错,谁能把你的线路图拿到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生:讲解。师: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沉甸甸”读得比较平淡。师:挑山工的担子不够沉,该怎么读?生:重读“沉甸甸”。师:范读“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突出“折尺形”。生:读“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师:重读“多一倍”。好文供参考!10/31生:再读一遍。师:很好,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把你的体会“读”出来。点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同时,表情朗读,又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手段,指导学生通过表情朗读,将学生的心得表现出来,使学生更能进入文章中的情境之中。本环节注重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表达。师:学生们,刚才读的很不错,奖励你们一段录像。师:(展示课件:挑山工登山实况录像)看完后说出你看到了什么?生1:看到挑山工穿着红背心。生2:看到挑山工一直在登山。生3:看到泰山非常陡。生4:看到挑山工走的是:“之”字形成的路。……[点评:运用现代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阅读表象,为理解文章说明深刻哲理打好基础。]师:按常理来说,挑山工登山走弯曲的路,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游人应该比挑山工快得多,但是事实是这样吗?朗读第二自然段。生:集体朗读。师:我怎么听不出作者觉得“奇怪”?再好好读一读这句好文供参考!11/31话。“腾云驾雾”不是在腾云驾雾,是慢悠悠的,该怎么读?生:自由感情朗读第一段。[点评:打破传统的“串讲”“分析”,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决不代替分析,而是导读、激励、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第二部分师: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到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深入学习这部分内容呢?生:小组合作学习。师:课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要解决的问题;①找出描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②找出描写挑山工神态的句子。③几次相遇,相遇的地点,看见挑山工在干什么?④用“―”画出挑山工说的话。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探究、交流、汇报。师:请同学们把你学习成果汇报一下。生1:第一组:读、写挑山工外貌的句子。生2:第二组:读、写挑山工神态的句子。生3:第三组:叙述和挑山工的三次相遇。生4:第四组:读挑山工说的话。师:挑山工说话很风趣,还解答了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好文供参考!12/31“为什么挑山工走得快”,请我们好好学学。“我们哪里有近道……。是不是这个理儿?”这段话。生:默读重点段,画出重点词语师:你从挑山工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定目标。生2: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生3: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点评:引导学生读、说、写反复感悟文章的重点段落,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了扎实的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教学第三部分师:导读: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是这样的画?生:集体读“在徒走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师;展示图画。师:谁能把画中的内容读出来。师指导朗读:突出:“陡直”;“没有尽头”读慢一点,拖长音:“压弯了腰”读的低沉一点,“一步一步读出他的艰难”;“向上登攀”要读得有劲,挑山工肉体上的“腰”能压弯,但精神上的“腰”永远挺直。师:范读。生:比赛读、推荐读。师:教使用手势表示抑扬顿挫,“指挥”全班学生有感情好文供参考!13/31地朗读。师:老师把这幅送给同学们,你们需要他吗?生:需要师:需要什么?请在图画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生:需要挑山工认定目标,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精神。[点评:指导感情朗读,首先引导学生真正的入情入境,其次,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通过范读,比赛读,推荐读,手势读各种形成反复读书,又促进学生进一步入情入境,在感情上与作者真正融为一体,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最后用“送画”的形成,启发学生说出内心的感受。]四、联系生活,迁移运用师:挑山工的话蕴涵着哲理,挑山工的精神富有很深的启迪作用,请联想生活实际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吗?生1:龟兔赛跑。生2:笨鸟先飞。生3:身边同学通过勤奋学习而后来居上的故事……师:挑山工的精神对我们的学习有着怎样的启示呢?把你的理解,体会用笔表达出来。生:写读后感[点评:语文不仅需要理解,更需要延伸、应用。]五评价,总结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好文供参考!14/31生1:我知道了挑山工为什么比游人先到山顶。生2:我明白了挑山工说的话的含义。生3:我知道了作者画画的目的是什么。……师:希望同学们把挑山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目标专一,坚持不懈的精神永远留在心中,用在学习和生活上。扩展性阅读:今天,老师把自读课本中《普通小站》推荐给大家,请同学们课后读一读。[点评: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课外阅读的开始,即让学生走进新文本,扩大视野,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挑山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设计理
本文标题:小学五年级语文《挑山工》精编教案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00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