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石钟山记-教案【优秀4篇】
好文供参考!1/29石钟山记|教案【优秀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石钟山记|教案【优秀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石钟山记》教案【第一篇】(师出示教学目标:①倒装句式;②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学生朗读课文后提出质疑)生: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是多余的。师:这到底是不是多余的呢?大家讨论一下。生:这里不是多余的,因为郦道元是为《水经》作注的,而作者是同意郦道元的观点的,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生:作者引用了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是真有其山,表示作者“夜泊绝壁”和写作此文的必要性。生:引用《水经》的话表示作者知识渊博。生:这里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师: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好文供参考!2/29活跃,讨论很热烈,很好。在预习中还发现什么问题呢?生:“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里“以为”是什么意思?师:你猜一猜是什么意思?生:可能是“认为”吧?师:很好,你真聪明。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先猜一猜,说不定真猜对了。还有别的问题吗?生:“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的“士大夫”是不是指李渤?师:有不同意见吗?生:我觉得是指古代文人。因为李渤是文人。师:那古代文人不是因为李渤而倒霉了吗?(笑)有不同意见吗?生:这里的“士大夫”是指古代做官的人。因为做官的人是不愿“以不舟夜泊绝壁下的。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因为他们觉得书上写的没有必要去考证,而且他们养尊处优,不高兴深夜去探险。师:是不愿和不屑,对吧?生:我认为“士大夫”是指像李渤那样的不肯实地考察、浮而不实的一类人。师:同意他的观点吗?好文供参考!3/29生齐答:同意。师:他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是很可贵的思维方法,大家应该向他学习。师:还有人提问吗?如果没有,教师要提问了。第一个问题:“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句话作何解释?(一学生翻译,略)师: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个句子提出来吗?生:因为这里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作“命名”解。生: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师:你能把正常语序讲出来吗?生:应为:铿然有声之石”。师:对。第二个问题:“空中而多窍”为何翻译?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中间空的并且有许多小孔”,这是一种倒装句式,正常语序应为“中空而多窍”。师:你很聪明,分析得对极了。最后一个问题: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话你们懂吗?(一学生翻译,略)另一学生站起来:“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个倒装句,是否好文供参考!4/29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师:对,在否定句和疑问中,当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会提到动词前面。大家记清楚,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能不能回忆一下以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例子?生:时人莫之许也。师:很好。在本文中我们学到两种倒装句,一种是定语后置,一种是宾语前置,请大家课后在笔记本上把它们整理出来。师: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编钟,声音美妙动听,苏轼为什么把“噌吰”声和“窾坎镗鞳”声比成无射和歌钟的声音?“噌吰”和“窾坎镗鞳”是什么声音?生: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这是两个象声词。师: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生:“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师: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的美妙声音呢?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生:因为“噌吰”和窾坎镗鞳”的声音和编钟的声音很相似。师(追问):那么干嘛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好文供参考!5/29名的“无射”和“歌钟”呢?生: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心里高光,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无射”和“歌钟”奏出来的音乐一样美妙了。师: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个字上?学生齐答:笑。师:这个“笑”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学生纷纷议论:高兴的笑、欣慰的笑、开心的笑。师: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学生查找后得出结论:有四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因笑谓迈曰”、“而笑李渤之陋也”。师:这四处“笑”中有三处是作者的“笑”,分别体会一下作者在笑什么?生:“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同样的观点。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什么笑?生:否定的笑。生:“而笑李渤之陋”,这个“笑”是嘲笑李渤,概括为“嘲讽的笑”。师: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好文供参考!6/29生: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师: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生: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师:讲得好极了,给他掌声(教室里掌声热烈),你的思想很深刻,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很可贵。下课后把你的发言写成1篇小文章,好吗?师: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师: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生: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好文供参考!7/29生: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生: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师:科学家质疑的例子很多很多,谁还能讲讲政治家大胆质疑的事例?生: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生: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师:很好,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好,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针对我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写1篇作文《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这是1篇读后感,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大家都很清楚了,有没有困难?学生齐答:没有。师:下课!《石钟山记》教案【第二篇】石钟山记苏轼[教学目标]好文供参考!8/29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教学难点]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好文供参考!9/29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1、主旨的分析。好文供参考!10/29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1篇之警策”。)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2、结构的分析。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好文供参考!11/29“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3、板书: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四)诵读第1段。1、学生齐读一遍。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好文供参考!12/29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
本文标题:石钟山记-教案【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893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