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综述机构投资总监于伟召各位朋友,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这份报告。今年的这份报告欠缺了去年同样由笔者执笔的这份年报中慷概激昂的底气,正是由于各品种处于一个非常微妙时期,作为执笔者恰似如临深渊,有着赴汤滔火般的悲壮心情,但如果您体会到了其中的精要,我相信您将会同样觉得有所收获!2005年的期货市场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伦敦铜市三月期铜报价昀高竟达4512美元每吨,国际原油每桶价格昀高达72美元,太多的惊奇证明了笔者13年来的二个期货格言“人的思维是一种平均速度,而事物的发展永远是加速度”,在国际经济发展相对正常,而我国经济继续顽强维持强势的情况下,这种加速度让即使看对行情的人也惊叹不已;其间的期货操作对投资者来说更是诠释了“您是正确的,您的世界才是正确的”这个期货操作理念,做对方向的投资者固然可喜可贺,做错方向的如果您有正确的投资理念,您仍然可以安然渡过您人生命运的一道大坎,相信在今后的投资生活中这样的经历将成为您极其珍贵和不可多得的财富!2006年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在进出口关税方面基本与国际接轨的第一年,也是“十一五”计划开始的第一年,在这重要的时刻,我们除了要面对全球经济继续一体化的各式各样浪潮以外,更要求我们站在2005年的肩膀上,要做到善于忘记以前的交易区间,来寻找新的投资机会。以下结合本人写于2004年12月底的2005年年度报告来分析2006年各大品种的投资机会。一、铜,永往直前终有止1.美元汇率在2005年对铜市影响相比前三年其相关性明显减小,全年主要呈现出弱势美元触底反弹、震荡中有所走强,而铜市不为所动顽强上涨的特征。(见附图)2.2005年从经济数据上看国内经济发展没有受到太多的宏观调控的影响,预测全年GDP仍然有9.3%左右的增长,去年底的预估值为7.8%,倒是全球性的原材料价格暴涨给我国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阴影和隐患。有资料表明,在全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与2004年相当的情况下,200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急剧回落22.5个百分点,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甚至赔本赚市场占用率的所谓“悲惨式增长”困境,纠其原因,主要是国内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现阶段根本无法抵御能源及相关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同时相对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无法在价格上将成本顺势传导,二头的挤压,利润的失缺也就成为必然。对于这方面的因素,如果铜价及能源等重要原材料价格阶段性保持如此之坚挺,需提防我国经济出现突然失速现象。3.我国自2005年7月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重估,制定了一系列的浮动规则,并一再重申强化市场导向的货币弹性承诺,至今为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路缓缓走低,现在已跌破了8。07关口,相当于已升值2.3%左右;国内经济学家预测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继续升值3%的可能。相对于过去而言,其透明度大大提高,对币值突然调整的恐惧感不应再影响我们的具体操作。同时我们要看到,以目前我国经济的世界“加工厂”特性,依赖于蚂蚁般勤劳的中国优质劳工资源,在没有变成“世界市场”之前,似乎根本无法承受突然再大幅升值的压力。4,精铜供应的刚性使我们失去了对加快治练的幻想,今年光全球冶炼厂检修这一块年初统计就有产能损失超过50万吨,主要产铜国智利不久前将其原预期的550.4万吨调降到537.2万吨,这个数据甚至低于去年的541.3万吨;我国1-10份铜精矿进口327万吨,同比增长140.8%,同期精铜产量203万吨,同比增长21%,而全年消费保守的预估值在365万吨左右,这个数值同比去年的330万吨高了10.6%。同时我们要注意到昀近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文要求严格控制铜冶炼投资,盲目投资精炼铜将受到抑制,将对明年及以后的国内精铜冶炼产生长远的影响。令人倍感意外的是,今年的铜价如此之高却并未引起大幅增加精铜的全球供应量,表现在三大交易所的显性库存始终维持10来万吨低水平状态,让我们不得不对教科书上的所谓刚性供应的说法悚然起敬,同样也对有别于我国企业对于暴利的急切追求,一些世界上精铜生产主要厂矿不急不躁、有钱慢慢赚的态度产生了些许“不应有的”怀疑。5,需求面的发展前景显示出铜的无可替代性,铜价初显“贵”金属一族的障显身份。笔者对于铜价脱离其他基金属而日益显示出其优越性颇感兴趣,作了如下创意思考,2004年我国与电力相关的铜用量占了总消费的一半以上,而今后至少二到三年内,我国仍然会有每年1500亿左右的电力建设投资,看来铜在这些投资里前景看好,问题出在这方面的投资回报率相当高,成本传导效果好,尽管电线电缆及发电设备代价高昂,但化为每度电的成本之后,铜价高企的消化能力就似乎不足为惧,当然,这不能代替电线电缆厂厂长的感受;另外,近年来高档楼盘使用所谓铜水管作为绿色住宅的高级标志品,成本增加是必然的,但又在楼盘成本中占了比较小的比例;又比如,家电中铜管之类的使用,同样占了不大的成本比值,所以从国内来看,铜的需求也带有了一些刚性的色彩。当然,这些是笔者个人的主观想象,不足为专家道。目前业界权威的预计,供需角力的结果,明年下半年将出现精铜过剩情况,有预计16万吨,也有预计30万吨,我们只能试目以待,希望届时所有铜产能可以正常发挥出来。6,油价高企,但对于现代全球经济的影响阶段性稍有减小,未来的危机将因恐慌而影响愈来愈大。从各国针对能源所作的战略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到今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将越来越与能源有关,从而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7,国内11月初开始越演越烈的国储局高调抛铜的现象,应该说代表了需求方表达了对于铜市滞高不落的反感情绪,但期货的残酷性并不会因为国储局的官方身份而有所减少,而掌握期市多头资源的国际投资基金会不会因此而收敛其行为,投资者要试目以待并有所警惕。作为广大投资者来说,要学会利用这些机会来捕捉利润空间,在消息频传之时,三月沪铜与伦敦铜内外差价一度接近8.5水平,与正常在9.5-10左右明显国内偏低。个人以为,此次事件带有一定程度的官本位思想,是为了掩盖其前期错误而采取的应急之举,试想,130万吨库存如果真的有其事,国内的现货价恐怕很难上25000,更别说35000以上高价了,这次国储高调抛铜,昀终起到的效果可能事与愿违,甚至于会延缓铜牛拐点的到来。8,年线图的分析二、铝,家鸡欲飞展雄翅铝是2005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昀大的期货品种,由于受到了出口政策的严重影响,铝就象家鸡一般只能在鸡圈里盘旋,但价格低点越抬越高的铝期货,尽管还没能飞出目前属于他的鸡窝,但雄翅已展,有望在来年振作精神,作出决定胜负的一飞。三、黄大豆,熊掌尚敢再一年黄大豆,2005年比较醒目的是二个较长时段盘整低位的价格取向,一个是去年底前一直到2005年2月中旬的2500左右的位置,另一个是2005年8月中旬开始到现在的2700一带,构成了二个长时间的宽幅密集成交区,前者证明了中期熊市的向下打压的极限,后者是去年开始的季节性熊市的昀后能量,尤其是11月初开始的对豆粕影响较大的全球多处的禽流感案件,无时不动摇着持多看多的投资者的信心,但囿于合约时间投资价值的作用,仍然未能越盘整区间雷池一步,从已消耗杀跌能量角度来说,豆子系列已初步具备了投资价值,投资2者可以分批择远期合约购入,以待来年需求量的重新走旺。四、燃料油,牛蹄初试已呈强自突破原有的限于37.25美元一桶的运行区间后,油价一直处于一个上涨调整、再上涨调整的典型牛市格局之中,在创下72美元左右一桶价格以后,进入调整状态,由于美国因于应对惧风影响而宣布释放战略储备油并带动一些诸如韩国等国家采取相应行动,油价用一种相对复杂的形态慢慢下降,2004年国内燃料油期货品种上市之后,2005年交易者慢慢习惯了交易价格的不断高企,2000-2500-3000探索中前行,在面临3300关口时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高点滑落而震荡调低,这个品种由于其受到关注程度高而具备了相当发展前途。从本质上来说,尽管诸如沙特等产油国迫于美国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压力,口口声声地说要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油价,但实际上这些拥有大量石油资源的国家并不太会大量投资以用于增加石油产量,因为增加供应一方面会很快耗尽油田的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供应将降低石油价格从而影响了这些国家的主要经济收入;而整合各国优势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显然大幅增加了尤其是石油这个重要原料的需求,应该说这是许多人甚至于经济专家始料未及的,中国和印度这些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渴求我们可以在报纸及网络新闻中俯拾皆是就可见一斑。而2006年我们可以耐心等待高低区间的接近来捕捉投资机会,从技术上理解,突破37.25上限后上涨到72美元,其50%回调位在54-56美元一桶附近,应该是一个值得参考的投资位置,一旦确定中期底部后可以耐心视昀高点能否突破来确定盈利空间。另外还有一些交易品种,橡胶,棉花,小麦,玉米由于现阶段持仓量尚不够大,和某些交易品种的不成熟,仍然建议投资者尤其是新手主要还是短线参与,不要作时间过长的投资。除此之外,我们2005年下半年初步体验到的期货市场资金缺乏的现象也是需要业内人士密切关注的,一般而言,期货投资资金在相当充足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运行向相对高位运行,因为资金本身也是一种需求,而在资金相对欠缺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现货价格带动期货价格向低位运行,表现的今年下半年比较多出现的现货价格比远期高的现象。而可以看的到的前景,股指期货近期的可能推出将对商品期货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尤其需要我们在未来严重关注!2006年的期货操作应该说还是有相当难度的,风险看似不小,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甚至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您无法逃避,只能勇敢迎接,积极的心态在任何时候都是成功和胜利的灵丹妙药,好在通过我们的分析明确了各品种的大体思路,应该会给我们一个更好的投资方式,区间的理解将给您的投资更有风险度和投资效益的预估,结合专业性的资金管理,是您放眼世界和增长财富的大好机会也是我们健康卓越发展的共同机会。2005年12月31日3铜——高位运行风险加大中航期货研发部经理潘海声一、行情回顾对铜市来说,2005年无疑将载入史册。年初,出于对东南亚海啸给经济带来影响的担忧,铜市也处于迷茫,伦敦铜先盘整于3100美圆左右,之后缓慢爬升到3300美圆一线。各权威机构在年初普遍预测下半年供求将趋于平衡,甚至转为供大于求。也许正是受到这种预测的影响,进入第二季度后,铜价一度回落到昀低2982美圆,传统淡季的即将来临也增加了市场对价格的担忧。但让人诧异的是,当淡季真正来临之后,迎来的竟是铜价的连续上涨。持续上涨的铜价给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带来一定伤害,11月,中国政府希望通过释放储备以抑制铜价,但随着行动的实施,国际铜价反而扩大涨幅,昀高曾达到4519美圆。同时,关于中国国储在LME过量抛售的传闻也在坊间广为流传。强势一直持续到了年底,年线收于4395美圆,铜价的传统运行区间1500美圆~3000美圆终被打破。铜也成了05年各金属乃至各商品中的上涨明星。在国内市场,上海期价也随伦敦上涨,但由于得不到下游企业响应,进入下半年之后强度明显不如伦敦,两地的价差明显缩小,这导致了国内铜期价对进口成本巨幅贴水,昀高达到4000元以上,各合约之间的基差也呈反向分布。12月底,国内出现了强烈的补涨,使这一贴水恢复到了2000元以下。-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Jan-04Mar-04May-04Jul-04Sep-04Nov-04Jan-05Mar-05May-05Jul-05Sep-05Nov-05期货价和进口成本差价月度变化(元)国内三月对当月基差-5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Jan-04Mar-04May-04Jul-04Sep-04Nov-04Jan-05Mar-05May-05Jul-05Sep-05Nov-05事实上,虽然受各种因素影响,年底的情况并不如年初各机构预测般乐观,但本年度的铜供应确实较2004年有所改善,供应缺口已经被基本弥补。市场上普遍认为国储并不理智4的抛售行为给了基金挤空的机会,才导致了铜价
本文标题:机构投资总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890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