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参考5篇】
好文供参考!1/2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参考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参考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一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好文供参考!2/27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理解课题。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好文供参考!3/27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自学提示(出示课件):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理解农耕社会。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好文供参考!4/27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指导朗读。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⑴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同桌交流,补充空白。⑵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四、总结全文五、作业超市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1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好文供参考!5/27↙↖科技→发现和发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指导书写12个生字。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教学准备生字卡。教学过程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好文供参考!6/27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3、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1、师写词“呼风唤雨”:呼风唤雨问:谁认识,读一读。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完成课题板书:好文供参考!7/27呼风唤雨的世纪3、读课题。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⑵是谁呼风唤雨?(随机板书)⑶*什么呼风唤雨?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自然段序号及生字词,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找到黑板上问题的答案吗?2、检查生字词读音。(出示,认读)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到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了吗?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把刚才提的问题的答案找出来了。出示1、2自然段内容。(问题的答案用红笔写出)自由地读一读。点红“发现”、“发明”。好文供参考!8/27你们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借助字典来帮忙。指导朗读1、2自然段。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是呀,*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汇报:生:以前的生活很不好,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现在就很好,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有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地球村”。师:真会读书!把问题的前后相比较找出了答案。是呀,人类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引读至“美好愿望”)“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生1:只能*种田来生活。生2:只能*大自然来掌握命运。……师引读“那时没有……愿望”。读到这你想说什么?生1:20世纪以前真是太不发达了。生2:生活很艰难,也很单调。……好文供参考!9/27师:那么能把这种感觉放进声音中读出来吗?生齐读:“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美好愿望”。师:想一想:“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有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生1:“千里眼”可以看到很远,“顺风耳”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腾云驾雾”就是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想去哪便去哪。生2:我想他们那时会想晚上回家能看看电视该多好呀!……师:这些幻想大多已经变成现实了。引读“20世纪,人类登上……‘地球村’”。师:点出分号,这是什么标点?生齐:分号。师:再读分号前后两部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分号前讲的是新发现,分号后讲的是新发明。点到第二自然段:怪不得课文说:正是这些出乎意料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使用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谈谈你还知道哪些新的发现和发明。的确,20世纪的科技成就太大了,难怪课文中说……出示:好文供参考!10/27我们的祖先……来形容你了解这两句诗吗?(生普遍反映不了解)顺势讲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引读“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物质生活。”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4自然段。《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第二课时:读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文章的写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而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读中学写。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检查课文熟读情况好文供参考!11/27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1.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因为它还不是一句完整句。——二十世纪是一个科学发达,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文中哪一段说的和课题意思一样?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3.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学生齐读,相机板书)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1.整体感知,直奔重点:下面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默读课文时,注意边读边画。(1)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2)学习第4自然段:在全班交流那些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奥秘……20世纪,电视、……地球村……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第4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好文供参考!12/27(3)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课文举出的`这么多成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呀?——舒适和方便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4)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快乐,对这些改变,这些成就,你是什么样的心情?你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吗?来,你把整段话读一读。(5)读了这段话为什么会使你这么强烈地感受到20世纪这么伟大的科学成就?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举事例、作对比举事例,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拿现在的舒适、方便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来比。让我们也模仿作者的说明方法比一比吧: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相机进行句子训练:用下面的句式说说那时都没有什么,20世纪有了什么。那时没有……没有……也没有……。20世纪有了……有了……也有了……。(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7)运用这样的方法、列举出这么多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了,更加生动了,对不对?同学们,我们能感觉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成就带来的,我们怎能不激动地表达(指板书)。好文供参考!13/27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2.学习第3自然段:(1)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第3自然段:“人们只能在神话中……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第3自然段字幕相机变色)。——有惊人的发展,发展速度特别快,好象一夜之间的变化。(2)了不起的变化!大家从这两句话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那么,我们祖先的我们祖先的幻想是什么呢?——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3)现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都实现了吗?a.千里眼是电脑上安装的显视屏,我在北京,别人在上海,可以通过电脑视频对话看见他们。(可视手机更神奇便捷)千里眼还有望远镜,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还有天文望远镜,可以看到地球以外的星星。b.天上的飞机在天上飞就像是腾云驾雾。(宇宙飞船更了不起)c.电话就是顺风耳,千里之外一通电话就听见了,电话上还可以实现千里眼,电话上有可视屏,一拨电话一边用上千里好文供参考!14/27眼,一边用上顺风耳了。(4)上节课我们看的电话就是可视的程控电话。同学们,这些幻想都实现了,其实,何止这么一点点幻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祖先随便说一种幻想或者美好愿望,都实现了,你能举出一种吗?(5)同学们,在人类历史的上百万年间,我们20世纪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实在太令人惊叹!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6)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好好地读一读。——把这句诗用在这里来比喻科学发展之快再恰当不过了!学生齐读。(7)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变化大、变化快、变化多。(8)诗里面既能读出“快”,又能读出“多”,我们读读这句诗试试看。(9)我们祖先的幻想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你们感受到了吗?课文中为了说明这个成就,对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你还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种对比?好文供参考!15/27a.“人类在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b.“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10)20世纪我们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的幻想,我们怎能不赞叹(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3.学习第2自然段:(1)还有哪些地方让我们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总和”。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从原始社会到现在,也有巨大的科
本文标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设计【参考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057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