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科学发展观与税制改革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科学发展观与税制改革思考姓名:陈光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财政学指导教师:朱明熙20060401科学发展观与税制改革思考作者:陈光远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陈洁.CHENJie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双向互动-河北学刊2009,29(5)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保障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只有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不断构建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2.会议论文周华中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伤保险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兼论工伤保险的发展及其基本功能2007笔者回顾国际、国内工伤保险的发展状况,首次提出了工伤保险基本功能及其分层次结构理论。笔者以哲学的观点阐释了工伤保险与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客观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工作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指出:工伤保险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工伤保险理论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我国的工伤保险事业客观上需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伤保险事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工伤保险事业,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3.期刊论文曾长秋.马赛.ZENGChang-qiu.MASai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理念-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27(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借鉴世界发展理论,并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的创新型发展理念.和谐社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新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必须依靠正确的发展理念才能解决.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在目标和内容上的统一,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全新理念.4.学位论文李莉论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社会构建200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的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艰巨的历史任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阶段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社会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可以说,我国社会当前现状赋予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我们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构建和谐社会无疑是空前艰巨的事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位。本文的目的在于厘清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些基本概念,探求发展与和谐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献计献策。本文在阐述过程中,主要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当代中国国内外的实践发展出发,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行了探索。在撰写过程中,力求体现两个方面的新意:1、本文涉及到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大部分内容在学术界都曾有过论述,但本文从二者相互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有一定的创新意义。2、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路及具体路径,这可为我国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并进一步探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实践形式。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和谐社会的发展寓意。论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成和特征。和谐社会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稳定发展、科学发展、有序发展、规范发展的社会。第二部分,科学发展观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价值分析。文章着重分析了科学发展观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作用,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提出解决我国社会现存的不和谐因素必然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时借鉴历史经验,进一步阐明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第三部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构想。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坚持“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夯实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再次,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设社会的生态文明。5.期刊论文龙斧.王今朝.边金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07,(1)和谐社会是一个指导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应用性理论.不依靠科学发展观,就无法在和谐社会理论建设中准确分析并透视一个国家、民族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所面临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不能对社会实践有指导性.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理论为今天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确立提供一个科学模式.应用性理论应当具备五个方面的科学要素,和谐社会的理论科学性设立要以此为检验的框架.6.期刊论文杨志宇践行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新视域-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人类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人的生活世界发展与文明化的问题.正义是人类的本性和美德,是人类活动的价值追求与理想,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一种合理、平衡、协调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本质是社会正义,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正义的逻辑延伸,发展和落实.7.期刊论文杨宇遐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科学咨询2008,(7)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论的升华.在构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极为丰富的有机财富的社会;是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合理分摊改革与发展成本的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所以构建和谐社会或实现社会和谐,我们应该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与社群的和谐,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8.期刊论文杨励.陈华.YANGLi.CHENHua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自主创新的内在统一性-经济研究导刊2007,(6)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自主创新,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上相继提出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上有了新的突破: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指导,和谐社会是发展的目的,而自主创新则是发展的手段.三者间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9.期刊论文苏为华基于科学发展观框架的和谐社会统计评估观-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1)和谐社会建设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要求,也是每一个时代执政者的政治使命.从把发展状态、主观感受纳入到和谐社会状态评估之中;注重统计评估指标体系测度范围与测度内容的全面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等四个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统计评估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设计统计评估思路,才能真正捕捉到和谐社会评估的灵魂,把握好和谐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10.期刊论文胡宝珍.HUBao-zheng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法治-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19(6)科学发展观作为一个系统的发展指导思想,与和谐社会一样,都要求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法律角度看,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的关系,本质上都是一种法律关系.因此,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离不开法治.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b0674914-83db-49a1-a747-9dca016a56d8下载时间:2010年8月6日
本文标题:科学发展观与税制改革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0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