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4篇】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4篇】【参考阅读】此例优秀文档“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4篇】”由三一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文档吧!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第一篇】“臣心一片磁针石”的政治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项极其重大、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现在剩下的任务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同时还要进行脱贫摘帽和疫情防控“双线作战”,容不得党员干部有丝毫的思想松懈、踌躇不前、麻痹大意,越到最后关头越要绷紧这根弦。所以政治定力是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我们基层年轻干部抓好脱贫攻坚工作,首先要找准方向,要从讲政治的角度认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要坚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坚持向中央要求、中央精神看齐,坚定中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和标准,要时刻保持政治定力,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以赴同时间赛跑,全心全意向贫困决战,把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落细,永葆初心使命真扶贫、扶真贫。“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学习能力。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有些基层年轻干部对脱贫工作思路不清晰、政策不掌握、环境不适应,素质危机、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逐渐显露。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年轻干部就必须练就过硬学习能力。面对脱贫攻坚中的新政策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作为年轻的基层干部既要勤学也要苦思,要深入研究脱贫攻坚理论政策,深入思考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在追根溯源中不断夯实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的才干,同时,要向群众学、向有经验的干部学,学习农村的点点滴滴;时刻学习吸收各项“能力技能”,充实自己,坚守扶贫初心,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奋力前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恒心毅力。责任是一种担当和压力,在其位尽其责,容不得丝毫懈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能否“潜底深水”“啃下硬骨头”,这就取决于基层年轻干部能否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修炼一番“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要多用心想事、多用情谋事、多用行成事,以“一鼓作气干到底”的精气,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蓬勃的干劲,发扬不怕疲劳、愈战愈强的意志品质,敢下深水、涉险滩、攀高峰,啃下硬骨头,融“至寒冰点”为“一池暖春水”。坚决不做“低头族”“住校生”,争当“暴走族”“走读生”,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和解决脱贫攻坚中的持久性“牛鼻子”类关键问题,主动冲锋、全力加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这场“硬战”。“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工作活力。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凡事凭空想谈、凭经验办,这将导致脱贫攻坚工作将停滞不前。因此,基层年轻干部应该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活跃思维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当前是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临的风险层出不穷、问题错综复杂、矛盾日益交织,党员干部更要练就“四力”,在贫攻坚战中勇于改革创新、抢抓机遇,果敢应对挑战、攻坚克难,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负重前行、担当作为。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第二篇】容错纠错,让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大胆担当实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我们要认真落实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走出“多干多出事、不干不出事”的思想认识误区,引导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工作,争当脱贫攻坚的实干家和带头人。一要用好政策。我们要全面落实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尤其要进一步明确脱贫攻坚中的容错免责情形,规范容错认定程序和澄清保护制度,对于“无心”“无禁”“为公”犯的失误,应理解并大胆宽容,积极帮助改正;对于“有意”“严禁”“为私”的违纪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处,不能让容错变为干部违纪违规的“保护伞”。二要容纠并举。容错是纠错的前提和基础,纠错是容错的目的和意义,只容不纠势必会形成纵容之势;只纠不容势必会挫伤干部干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所以,脱贫攻坚中必须坚持容纠并举,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最大限度减少干部犯错的几率。三要正确对待。对那些在脱贫攻坚中有所失误的干部,不能“一容了之”,更不能弃之不用。给予干部容错后,只要能够端正态度、改正错误、做出贡献,同样是党的好干部,这样的干部该表扬的要表扬、该评优的评优、该用的要用,真正让给予容错的干部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激励干部担当实干、尽锐出战、迎难而上,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第三篇】《摆脱贫困》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时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重要讲话和文章。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立足闽东实际,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他明确指出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并针对脱贫致富、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思路、观点和方法,对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一、只有党才能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必须清醒认识到,党政机关是否保持廉洁,关系到党的存亡和人心向背,也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命运。从严治党,为政清廉,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始终是我党的生命线。对党员干部来说,“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寸心不昧,万法皆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这四句话必须警钟长鸣。二、脱贫必须建设好农村党组织,加强脱贫第一线的核心力量。党对农村的坚强领导,是使贫困的乡村走向富裕道路的最重要保证。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必须纯洁队伍,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党员素质,改进工作方法。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选好党支部书记,选好一个带头人。并提出,村支部书记人选来源的渠道可以再多些,乡镇和企业党员干部也可以去兼任挂职。这些思想与理论现在正在全国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实践着,并且结出了累累硕果。三、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了,不但可以为农户提供各种副业,还可以发挥调节作用,防止两极分化。增强集体经济实力是振兴贫困地区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后盾。因此必须积极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具体形式和路子。四、脱贫必须具有“弱鸟先飞”的意识,“滴水穿石”的精神。作者在谈到闽东这只“老、少、边、岛、穷”的代言词的“弱鸟”时写到:“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不能安贫乐道”,而要有“先飞”意识。“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摆脱贫困必须首先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只能是渐进的。就需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立足于实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锲而不舍的韧劲,造就“滴水穿石”的神奇。五、贫困地区“硬”的缺少条件,可以多讲“软”的。纵观全书,“软”包含多个方面。一,要建设制度服务软环境,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改善服务质量、“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等。二,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者提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脱贫致富战略的重大内容之一。过上富足的生活,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注意把脱贫与农村社会注意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三,必须摆脱教育“贫困”。把发展基础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结合起来,让教育更有效地为农村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服务。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思考制度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发展体现了高超的领导智慧和纵观全局的战略思维。纵观全书,作者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民情怀,提出的一系列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对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论述有很强的指导和启发。“鸿鹄之志”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针对闽东发展,还包含了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实现的殷殷期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青年一代将坚定理想信念,众志成城,奋勇向前。摆脱贫困心得体会【第四篇】精准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脱贫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的是党员干部长期的坚持和贫困群众自身的努力。现在正值精准扶贫攻坚的阶段,是扶贫工作比较艰难的阶段。这个时期更需要的是干部们坚持不懈的毅力。国家的干部就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共苦,共命运。现在人民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职责就是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要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扶贫攻坚跟带兵打仗一样,要选准扶贫干部这个“将”。有的地方选派扶贫干部搞摊派,重数量轻质量,只管派下去,不管是不是胜任,结果不仅没带领群众脱贫,还影响干群关系,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选扶贫之“将”,就是要选择一批有责任、有担当、有干劲、有能力的干部去基层驻村帮扶,真正扑下身子,深入田埂地头,察实情访民意,切实做到对群众致贫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对制定的政策措施心中有底。唯有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才能实现精准脱贫。总书在新年贺词李曾说过,“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目标尚未实现,工作仍需努力,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关头。我们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兑现好“按时脱贫”的庄严承诺,只要各级干部党员们遵循中央脱贫攻坚的方针路线,齐心协力,为脱贫攻坚不懈奋斗,以“担当”精神,“公仆”情怀,踏踏实实、抱诚守真地为民众造福,那就一定能在扶贫的战场中,充分发挥出一线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
本文标题:摆脱贫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101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