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家校共育具体实施方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家校共育具体实施方案(4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家校共育具体实施方案(4篇),供您参考阅读。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第一篇】民办学校是在“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赢口碑,以生源求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优胜劣汰的。而生源和口碑又与家长是否认同学校以及家长认同度的高低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家校共建”工程,对于形成教育合力、创建学校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生源,进而把学校做大做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拟定“家校共建”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家校共建”系列活动让广大家长更了解、认同、支持学校工作,进而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汇聚教育合力,努力促使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档次,促进学校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二、活动举措:1、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金杯银杯不如家长的口碑”。家长良好的口碑从何而来?从学校良好的管理、突出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质量而来。而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在教师。因此,建立一支德艺双馨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实施“家校共建”工程,开展好相关活动的前提和基础。2、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员必须是对学校认同度高、素质全面、热心参与且方便来校的家长,以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好的效果。(1)学校家长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3人(每个年级1人),委员5——7人,原则上每班推选1人。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权利如下:A、了解学校情况,参与学校管理和重大活动。B、收集家长意见或建议,及时予以反馈并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C、协调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D、引导和指导家长搞好家庭教育、维护学校形象,努力创建教育品牌。(2)年级家长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3人,委员2——5人,每班推选1——2人。年级家长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和权利如下:A、了解年级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年级重大活动。参考资料,少熬夜!B、收集年级家长意见或建议,为年级发展建言献策。C、协调年级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D、协助年级组解决某些矛盾和问题。(3)班级家长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2——4人。其主要职责和权利如下:A、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参与年班级重大活动。B、收集班级家长意见或建议,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C、协调班级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D、协助班主任解决某些矛盾和问题。3、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根据学校实际,拟在学校家长委员会成员中暂设以下三个小组参与学校管理:(1)饭堂监督组:(3人)负责对学校饭堂的卫生、食品安全、饭菜质量、服务态度、就餐秩序等方面的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2)宿舍监督组:(3人)负责对学生宿舍的卫生、内务、纪律、安全等方面的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3)教学监督组:(3人)负责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包括教师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面的'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4、提高教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1)对全体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2)请沟通能力强的教师作经验介绍。(3)采取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比如电话、短信、微博、微信、qq、家访等。(4)用爱心、诚心、细心和耐心架设沟通桥梁。5、成立家长学校。学校成立由学校校长、中层领导和部分家长代表参加的家长学校执委会,全面负责对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并负责工作安排和工作指导,由学校校长兼任家长学校的校长。家长学校的主要任务是:(1)负责对全体家长进行家教理念、家教方法、家教技巧的培训。(2)负责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等,并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和亮点。(3)安排家教中的“成功人士”介绍经验。(4)评选“优秀家长”“尊师重教好家长”并予以表彰。6、开好家长会。开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家长会是“家校共建”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家长会,让广大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认同学校;了解其子弟在校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了解家长的意见、要求和呼声。从而更有利于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参考资料,少熬夜!三、保障机制:为确保“家校共建”系列活动取得理想成效,学校建立如下保障体系: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家校共建”领导小组:组长:唐昌旭副组长:刘海东张运兰成员:许来娣陈齐娇黄小灵2、经费保障。学校每年从校长基金中拨专款不低于5000元,以确保“家校共建”系列活动顺利开展。3、制度保障。(1)把教师在“家校共建”系列活动中的表现纳入“铭师工程”考核和“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等的评定。(2)把各级组开展“家校共建”系列活动情况纳入先进级组考核,PK细则如下:A、各级组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方案。(A、300分,B、200分,C、100分)B、各级组根据拟定方案开展相关活动且效果好。(A、300分,B、200分,C、100分)C、家长会到会率高且效果好。(A、300分,B、200分,C、100分)D、对活动资料及时收集整理。(A、300分,B、200分,C、100分)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第二篇】新城办事处中心小学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决定进一步细化家校联系的方法,使用家校联系册,以使家校联系更规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实施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习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4、学习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第三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以“家校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二、总体目标建全家校联系制度,建成起家校联系网络,搭建家校互通互动平台,让家长走进学校,接触教育,了解孩子,形成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孩子和谐发展。三、活动内容1、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会,把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教改的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也可介绍一些科学的育人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把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相互通报,共同帮助学生,为他们操心,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向上自主教育的意识。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一次。2、定期家访与家长沟通、交流。结合教师联系农户活动,老师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孩子最近的一些表现。采取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和家长沟通,更好的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对学生的`一些好习惯的养成和坏习惯的形成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家长达成一致意见,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得益彰。3、举办学校开放日。每月确定一个班级向家长开放,供家长进入班级观摩、听课、交流。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了解子女的学习过程,增进家校联系,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原则上一学期对学校评议一次。4、适度开放教育设施。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开放图书室、微机室,实现学校参考资料,少熬夜!教育资源与家庭资源共享,加快家校共建的进程。5、创建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讲学平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各项成果记录装入档案袋,一学期一总结,帮助孩子收录成长中的痕迹。6、共同实施教育。利用校内、外宣传阵地,邀请家长与学校共同策划、组织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教育、常识教育、诚信教育、养成教育等活动,实现家庭和学校教育共谋、成果共享,同时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辅导员,开展文明素养、科学文化、法制等方面的教育。四、活动要求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举行“家校共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广大师生和家长一起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家校共建活动。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工作。2、落实机制,务求实效。家校共育实施方案【第四篇】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紧密对接、协同育人,推进余庆街道办事处家校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强化家长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努力开创余庆街道办事处家校共育工作新局面。二、工作目标以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加强教育政策宣传引导、强化家庭教育工作为重点,以制度化的学校家长委员会建设为链接点,以规范化的家长学校建设为切入点,以常态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落脚点,进一步丰富家校共育内容,拓宽家校共育渠道,推进家校良性互动,提升家校共育质量,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工作原则1、目标一致原则。学校、家庭既要发挥各自独特的作用,又要确定共同目标,即更好地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全面、个性化发展,相互配合、相互补位,实现教师、父母共同关心帮助孩子的成长。2、多方联动原则。家校共育工作在余庆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领导下,由学校牵头组织实施,各村(社区)各司其职、齐参考资料,少熬夜!抓共管,努力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着力健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教育网络。3、及时有效原则。针对孩子心理生理发展变化快的特点,家校及时沟通信息,交流意见,确定教育策略,防患于未然,将孩子的不良因素及时消除。适时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挖据积极因素,引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4、问题导向原则。深刻汲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教训,全面梳理排查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偏差问题,加强分类指导,强化纠偏引导。认真反思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密切家校联系,创新方法,凝聚合力,不断提升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的能力和水平。5、创新发展原则。结合新时代家庭教育的新问题、新趋势,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学校家庭教育理念创新、指导服务模式创新和家校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四、工作任务(一)加强学校教育1、强化主题教育宣传。由余庆街道办事处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学校具体实施,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熟知核心价值观并理解其内涵。学校大力优化校园环境,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在教学楼、走廊、宣传橱窗等处布置张贴家教、家训、家风、国学经典等优秀传统文化标语,把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布置到每一间教室,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墙壁文化,让校园文化励其心、陶其志。2、深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各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采取
本文标题:家校共育具体实施方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274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