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院系:年级:专业:西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较作者:(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成绩2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严格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3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外向型经济更是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堪称中国的典范。两个地区利用各自的优势,领先于其他地区融入国际经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现已在中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化背景和中国加大开放力度的情况下,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已经势在必行。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领头羊”,其吸引的措施必然值得其他地区去研究和借鉴。本文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方法,配合使用演绎分析方法、数理方法等,对两个地区的外向型经济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角度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进而总结出两地吸引FDI的一般模式。同时以环渤海湾经济圈和西部地区为例探讨这种模式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启示。关键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外国直接投资模式比较ComparisonoftheWaysofYangtzeRiverDeltaandPearlRiverDeltatoabsorbFDIAbstractSincetwentyeighties,theeconomyofChinahasachievedasustainable、stableandfastincrease,especiallytheoutward-lookingeconomy.TheYangtzeRiverDeltaandthePearlRiverDelta,thetwodevelopedregionsonthesoutheastcoastofChina,playanimportantroleinthedevelopmentofChineseeconomyandcanberegardedastheremarkableexampleinthedevelopmentofoutward-lookingeconomy.Owingtotheirimportance,itisofsignificancetostudythedevelopmentroutesofthem.Asfortheirdevelopment,bothhavealotwithforeigncapital,buteachhastheirownfeatures.Basedonthestudyofthedifferentwaystoabsorbforeigncapital,thispaperconcludesthecommonmodelofthetworegions’waystoabsorbFDI.Afterthat,thepaperusestheregionsofAroundBohaiandtheWesternRegionsastheexamplestodiscusswhatotherregionsofChinacanlearnfromthemodelsmentionedabove.Keywords:YangtzeRiverDelta;PearlRiverDelta;FDI;Model;Comparison目录一、引言·························································································1二、理论综述···················································································2(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3(三)投资环境理论····································································4三、长三角和珠三角吸引FDI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点·······························5(一)外资来源分析····································································6(二)外商投资产业分析······························································8(三)外商投资企业分析·····························································10(四)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市场导向分析········································11(五)外商投资企业进程分析·······················································11四、长三角和珠三角吸引FDI的模式···················································12(一)长三角吸引FDI的模式······························································12(二)珠三角吸引FDI的模式······························································13(三)长三角和珠三角吸引FDI模式的共同特点···································14五、从长三角和珠三角吸引FDI模式得到的启示····································15(一)模式对环渤海湾经济圈吸引FDI的启示······································15(二)模式对西部吸引FDI的启示·······················································17六、结论························································································19参考文献························································································206一、引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保持了20多年的增长,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世界所瞩目,尤其是外向型经济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2003年,中国实现GDP11669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速度加快1.1个百分点。①在外向型经济方面,继2002年实际利用外资527.4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商直接投资②(以下简称FDI)国之后,尽管2003年受到“非典”的影响,但当年还是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15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0%和1.4%。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国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合同利用外资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5014.71亿美元。在对外贸易方面,2003年中国实际进出口额达到8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其中出口额为4384亿美元,进口额为421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6%和39.9%。在外汇储备方面,截至200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到4033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168亿美元。③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形成了一系列经济区。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圈,以重庆为中心的渝西经济走廊,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圈,以大连、沈阳为中心的东北经济圈经济带,其中尤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这两个地区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排头兵”。本文所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江、浙、沪“二省一市”,由15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构成,分别是上海、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和舟山。本地区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和我国两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土地面积约5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人口7300万左右(2002年),约占全国人口的5.9%。本文所指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等7个主要的广东城市,面积4.2万km2,占全国面积的0.43%,人口约2500万,占全国人口的1.78%(即使包括外来人口在内也仅占3.15%)。①引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4.4.26.②此处之所以用“外商直接投资”而不是“外国直接投资”,是因为文中所指的外资包含港、澳、台资本。③数据来源同○17表1—1200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主要经济指标对比GDP(亿元)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亿美元)长三角16981160.71323珠三角8634116.191765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和各地统计局2001年数据计算而得。从表1—1不难看出,长三角和珠三角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01年长三角的GDP总额占全国的17.7%,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全国的32.3%,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28.5%,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2001年珠三角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进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8%、31.8%、40%。从经济总量上看,珠三角要比长三角逊色,但从经济的外向度上来看,两个地区外贸依存度和国际投资开放度①都走在我国的前列,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型经济特征。由此不难看出,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FDI、扩大出口是两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鉴于这种结论的存在,研究两地外向型经济就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两个地区利用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进程和趋势如何?在此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如果有,这种模式是什么?能否对我国其他地区有所启示?本文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在研究两地吸引FDI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手段、路径的基础上,总结出其各自的模式并进行比较,借以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为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而服务。二、理论综述从历史上看,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二战之后,由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许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注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并且陆续出现了一系列流派,形成了以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为代表的理论。本文主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投资环境理论为支撑进行分析。(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受克拉伍斯(I•Klar-Vas)和波斯纳(M•A•Posner)技术差距理论②的启发,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Vernon)于1966年发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著名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弗农认为,产品①详细
本文标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32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