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税法基本理论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的概念●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我国税收立法、税法调整与实施●我国现行税法体系●我国税收管理体制•本章基本内容框架: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税法与税收关系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概念含义特征税收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无偿性2.强制性3.固定性税法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义务性法规2.综合性法规税法与税收关系:税收与法密不可分,有税必有法,无法不成税。收入重要工具依据政治权力满足公共需要•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三方面内容1.权利主体(1)双主体:对征税方:税务、海关、财政对纳税方:采用属地兼属人原则(2)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权利和义务不对等2.权利客体征税对象3.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征、纳双方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有能够引起税收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构成要素•总体概念:指各单行税法具有的共同的基本要素总称••税法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总则、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目、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税免税、罚则、附则等项目。•纳税人:纳税主体含义: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范围:自然人和法人;我国的法人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和社团法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与相关范畴关系:•纳税人与负税人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纳税人与代扣代缴义务人、代收代缴义务人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征税对象:纳税客体含义: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重要作用: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与课税对象相关的两个概念:(1)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定性)(2)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定量)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基与税目的比较: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概念含义与课税对象关系作用或形式(1)税目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1.明确具体的征税范围,凡列入税目的即为应税项目,未列入税目的,则不属于应税项目2.贯彻国家税收调节政策的需要(2)税基(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1.价值形态(从价计征):即按征税对象的货币价值计算,如消费税2.物理形态(从量计征):即直接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计算,如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含义: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重要作用: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率主要形式: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率形式含义形式及应用举例比例税率即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征收比例。①单一比例税率(如增值税)②差别比例税率(如城市维护建设税)③幅度比例税率(如营业税娱乐业税率)累进税率征税对象按数额(或相对率)大小分成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税率依次提高;每一纳税人的征税对象则依所属等级同时适用几个税率分别计算,将计算结果相加后得出应纳税额①超额累进税率(如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②超率累进税率(如土地增值税)定额税率按征税对象确定的计算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如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等累进税率比较(全额与超额)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纳税期限含义:是指税法规定的关于税款缴纳时间方面的限定。相关的三个概念: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应税行为发生的时间。纳税期限:每隔固定时间汇总一次纳税义务的时间。纳税人的具体纳税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应纳税额的大小分别核定;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缴库期限:税法规定的纳税期满后,纳税人将应纳税款缴入国库的期限。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三者的图示理解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纳税环节含义:指征税对象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应当缴纳税款的环节。举例:流转税在生产和流通环纳税;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重要作用:充分体现税收的固定性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纳税地点含义:指根据各个税种纳税对象的纳税环节和有利于源泉控制而规定的纳税人的具体纳税地点。原因:总分公司、母子公司、经营地与机构所在地经常出现不在同一地。重要作用:充分体现税收的固定性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减税免税:指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采取减少征税或免予征税的特殊规定。理解起征点与免征额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一个有争议的说法:起征点或免征额(2000元)例子:假设甲某某月工薪收入为2001元,请计算其该月应纳工薪所得税额。情形一:2000元为起征点其应纳税额=2001*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情形二:2000元为免征额•其应纳税额=(2001-2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现实按情形二计算•结论:应将2000元称为免征额•遗留问题:各地统一为2000元仍不科学,仍然太低;免征额还是不够高,生活开支总觉得大。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罚则:指对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逃、漏、欠、骗、抗税)•附则: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规定此项税法的解释权,二是规定税法的生效时间。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的分类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一)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种:流转税税法,所得税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资源税税法。(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外国税法等。我国税法分类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分类依据具体种类分类说明类别包含内容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税收基本法属税法体系中的母法目前没有统一制定税收普通法对税收基本法规定的事项分别立法进行实施的法律如个人所得税法、征管法等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税收实体法确定税种立法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税收程序法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税收征收管理法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流转税税法发挥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主要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所得税的税法可以直接调节纳税人收入,发挥其公平税负、调整分配关系的作用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法财产、行为税税法对财产的价值或某种行为课税主要包括房产税、印花税等资源税税法为保护和合理使用国家自然资源而课征我国现行的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国内税法国家的内部税收制度国际税法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双边或多边的国际税收协定、条约、国际惯例等外国税法外国各国家制定的税收制度•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税法的地位:1.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部门法,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2.性质上属于公法。3.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是制定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和章程。《宪法》第五十六条、第三十三条。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的作用(一)税法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法律保障(二)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法律手段(三)税法对维护经济秩序有重要的作用(四)税法能有效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五)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可靠保证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我国税收的立法原则1.从实际出发的原则2.公平原则3.民主决策的原则4.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5.法律的稳定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收立法机关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分类立法机关形式及效力举例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正式立法3部法律最高法律效力《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立法5个暂行条例准法律《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税收法规国务院——税收行政法规条例、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房产税暂行条例》等地方人大(目前只有海南省、民族自治区)——税收地方法规税收规章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税收部门规章办法、规则、规定税务总局颁发的《税收代理试行办法》等省级地方政府——税收地方规章《房产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税收立法程序A.提议阶段B.审议阶段C.通过和公布阶段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法实施原则1.层次高的法律优于层次低的法律;2.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3.国际法优于国内法;4.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税法体系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收实体法体系(我国目前税制基本上是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主体税流转税类(间接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直接税)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非主体税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征税)、筵席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烟叶税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税收程序法:(1)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实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执行。(2)由海关机关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征收管理,按照《海关法》及《进出口关税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我国税制的沿革(四个阶段、六次重大改革)•四个阶段:•1949~1957中国税制建立和巩固期•1958~1978中国税制曲折发展期•1978~1993中国税制全面加强、改革不断期•1994~至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期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六次重大改革:•第一次,1950年清理旧税制,建立新税制,全国共设14个税种。•第二次,1958年简化工商税制,试行工商统一税,城市国有企业试行“税利合一”,农村人民公社试行“财政包干”,工商税制共设9个税种。•第三次,1973年在“文化大革命当中”,已经简化的税制仍然被批判为“繁琐哲学”,于是进一步简化工商税制,共设7个税种。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六次重大改革:•第四次,1983年、1984年为适应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及宏观调控作用,实施了两步“利改税”,工商税制共设32个税种,4个农业税,1个关税。•第五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1994年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建立公共财政框架体制的需要,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进行了以改革流转税、改革企业所得税,改个人所得税等为内容的税制改革,共设23个税种。•第六次,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第20条,标志“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新一轮税制改革起动。要算农村税费改试点应从2000年起。江西农业大学《税法》课程讲义•税收管理体制含义:是在各级国家机构之间划分税权的制度或制度体系。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税收管理权限,包括税收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税种的开征或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税收的加征和减免权等。如果按大类划分,可以简单地将税收管理权限划分为税收立法权和税收执法
本文标题:第一章:税法基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3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