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_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最新10篇)
1/37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_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最新10篇)“方”即方子、方法。“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方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方案呢?以下是网友给大家介绍的方案范文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一篇】一、活动宗旨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科学的生活方式,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结合我学校实际,营造丰富多彩的“快乐大课间活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重要途径。为使该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二、活动目的抓住契机,进一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能在阳光下、在操场上体验活动的乐趣,调动师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为了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培养团结2/37协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和运动习惯。三、活动时间每周一到周五上午两节课后9:30——10:00四、活动负责组长:冯建民副组长:董福祯活动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器材出借:王法明检查记录:值日教师五、活动要求1.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2.各班学生由负责教师带队。各班按照活动安排表把学生带到所要求的场地开展活动,内容一周换一次,循环进行。3.负责教师组织各班班长及体育委员到体育室领取自己班的活动器材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点清数量归还器材,办好登记出借手续。4.每个负责老师要清楚学生进行活动的要求和所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如活动场所的安全隐患,班级之间进行活动场地的避让等。5.活动结束后,仍由各班负责教师带队回教室。6.如遇不好的天气,各班组织好学生在室内进行活动。如下棋、做室内操等。3/377.教师写好每一次活动记录,有活动时间、活动人数、组织形式、具体指导、活动效果等。六、大课间活动流程:(活动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1、进场(2分钟)。奏《运动员进行曲》,全体师生随着音乐,学生在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各个班级规定的活动场地集中。2、全体师生一起做操(3分钟)3、分班或分组开展活动(20分钟),奏背景音乐。各班根据活动内容自己安排(班主任老师必须在场,和学生打成一片,融洽在一起)。4、结束,回教室。(5分钟)奏《运动员进行曲》,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慢跑回到教室。七、快乐大课间丰富的活动内容(a)特色活动项目:跳绳子(短绳、长绳、花样跳绳)、踢毽子、呼啦圈、跳橡皮筋、玩沙包(b)趣味性游戏:老鹰抓小鸡、找朋友、丢手帕、盖房子、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c)舞蹈类:如韵律舞蹈、集体舞、民族舞等。(d)身体素质练习类:速度、耐力、力量、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等。具体内容如:原地高抬腿跑、立卧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蹬台阶、跨障碍、仰卧起坐、2-5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运动。(e)体育动作技能类:田径:跳高、跳远、铅球、掷沙包、接力跑等4/37体操:绳操、球操、单扛、双扛、山羊(跳背)、技巧、肋木球类:软式排球、乒乓球、小皮球(网球)(f)雨天课在室内进行:棋类活动、智力游戏、仰卧起坐等。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二篇】一、制订方案的意义健康第一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特制订此实施方案。二、组织机构组长:尤明杰副组长:杨文建、赵继成成员: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务人员、校学生会和团委会等三、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1、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2、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要多样化,使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能参加;3、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4、开展大课间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30分钟);四、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内容5/37课间操:组织形式: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以年级为单位,级部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跑操活动。大课间活动:组织形式:以学生的爱好分跑步、乒羽组、篮球组、足排球组、踢跳组。课外体育活动:1、全校性体育活动:(1)组织形式:下午第三节课后没有课的班级进行。是在学校统筹安排下,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的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指令性,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2)具体内容:冬季长跑活动,1500米以上,其他季节以趣味跑、技巧运动、球类运动、跳远、乒乓球、羽毛球为主。(3)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4)集合地点:田径场(5)负责老师:初一、吕明芝、孙建国。初二、魏亮、李媛媛。初三、吴建、杨庆奎。备注:①跑步是每位学生必须进行的练习;②除安排的活动内容外,如果场地许可,可增加活动的项目或内容;③为了缓解学校场地合器材的压力,鼓励学生自带练习器材;6/37④在开展活动时,除体育教师外,班主任也是当然的责任教师等。2、班级体育活动:(1)组织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和体育教师指导下,由班干部和锻炼小组直接负责进行的体育活动,是全校性体育活动的重要补充。(2)具体内容:各班自定。3、个人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余体育活动。4、校运动队训练:普及与提高要相结合。体育竞赛是展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个窗口,相关教师要支持学生参加运动队训练,教练员要尽好自己的职责,不断提高训练的成效,完成学校下达的竞赛指标。5、体育社团:有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唤起学生的巨大能量。鉴于此,学校学生会和团委会要成立体育社团,设立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乒乓球、课间操质量考评等支团,在校领导和体育组的支持下(主要是资金和技术方面),行使研究制定该项活动与竞赛计划;组织各单项比赛等职责。使它成为一支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力量。6、体育教师教师分工:星期一:魏亮、李媛媛。7/37星期二:吴建、吕明芝。星期三:杨庆奎、孙建国。星期四:吕明芝、李媛媛。星期五:魏亮、吴建。五、课外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和安全措施课间操——1、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不宜过大;2、应以轻松愉快的活动为主;3、动作要正确、到位,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幅度。课外体育活动——1、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以防受伤和便于恢复;2、器械练习要注意保护和帮助,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3、活动场地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注意安全。七、激励机制1、将各年级、各班级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作为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有关参与人员要计算工作量,对失职人员要追究责任。2、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课余竞赛活动,推动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每学期初,体育组即制订出全校的学期竞赛计划,并下达相关单位,备注:各竞赛的具体办法见相应的“竞赛规程”。8/37八、场地安排:按区域划分1、跑步(负责人)全体体育老师2、乒羽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及排球场地周围(负责人)魏亮、李媛媛3、踢毽子、跳绳区:(场地)小广场(负责人)吕明芝4、“沙包类游戏”组:(场地)操场跑道周围(负责人)杨庆奎5、篮球:(场地)操场篮球场地(负责人)吴建6、足球:(场地)操场足球地(负责人)孙建国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三篇】一、快乐大课间的目的1、通过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2、通过课间活动巩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的各种基本技术、基本知识,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3、通过大课间活动,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通过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二、活动时间快乐大课间活动时间为:下午第二节后二十分钟。9/37三、活动内容及场地安排1、活动内容:特色活动项目:兔子舞、跳绳、踢毽子、木头人等。2、活动负责人:杜郁静、冯程、刘荣利。3、活动场地:教学楼前四、组织措施1、班主任要落实好自己班的活动器械,在按学校安排的活动内容进行,保证按要求达到人人有活动,活动有器具;按学校分工的活动场所开展活动。2、活动前,负责教师要组织清点好人数,及时有序带出,保证学生全员参与,除生病请假的外,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3、活动时应确保安全第一,切实把安全工作做好,对学生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全面的、细致的安全制度,同时教师要高度负责,要组织好、指导好,以防为主,做到器械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杜绝事故的发生。4、活动后,组织学生有序退出,不得一哄而散。5、要提前安排好活动内容的顺序以及活动量,并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重新安排,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6、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活动,因地制宜,形成自己的特色。7、活动要有实效,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10/37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第四篇】白城市20xx年校园大课间评比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意见》精神,落实阳光体育行动,按照实践教育现代化和立德树人的要求及省相关文件要求,以提升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体育课和大课间锻炼为途径,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每个学生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白城市教育局决定,今年我市校园大课间活动评比采取面向社会、网上展出的方式进行评比。二、参评学校各县(市、区)选送2所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及白城市各直属高中。三、评比方式:本次活动分为高中组、初中组、小学组3个组别。参评学校大课间活动采用网上投票和线下打分相结合的方式评比。四、活动时间:11月22日--26日网上投票与线下打分同步进行。五、奖项设置:团体奖:各组别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组织11/37奖、最具创意奖。个人奖:各组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最具创意奖的学校,其大课间指导教师获得“大课间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每校一名)。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第五篇】一、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发利用我校现有的体育资源,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分年级分班级、多项目多场地等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大课间中体现民主、合作、创新的意识。并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二、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12/37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4.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5.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二)原则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大课间与短课时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
本文标题: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_篮球大课间活动方案(案例)(最新1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1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