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出塞》精编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出塞》精编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出塞》精编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出塞》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诵读古诗。2、反复朗读古诗,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3、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边塞诗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读悟结合,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教学过程(课前诵读古诗)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读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浪漫多彩;有的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篇反映战争的诗歌,题目叫做《出塞》。(板书课题)二、解诗题,知作者,1、谁知道“塞”是什么意思?(军事要地,边塞、边关)2、介绍写作背景和边塞诗:我们在边塞和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常常由此入侵中原,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边塞征战生活就成为许多诗人的写作题材。到了唐代许多诗人都喜欢用“出塞”作为吟诗的题目。3、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大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王昌龄)——战争、征人……(战争场面惨烈):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王昌龄)3、今天学的这首诗作者就是唐代的诗人王昌龄。你对王昌龄了解多少?(生介绍王昌龄资料)4、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资料)王昌龄:(?—约756)唐朝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开元进士,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尤其擅长七绝,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人辑有《王昌龄集》。那么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到底写了些什么呢?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教学《出塞》这首诗,离不开边塞特殊的环境,因此,教学的破题,我选择“塞”字为突破口,打开边塞之门,直观地感知边塞环境之恶劣、生活之艰苦、战事之频繁、生死之惨烈,为学习诗歌,培育好一个深沉凝重的基调。学生的直观感知,不是通过图片资料,而是通过古诗词典型句子去体会,以诗解诗,或许稍难,但是教育学生,想象是有依据的。]三、初读古诗。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练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3、指名读,生评议。4、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5、师:好!味道读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6、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节奏。[设计意图:古诗节奏鲜明、韵律优美,在这一环节教师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复地抑扬顿挫的诵读,从而读出古诗的独特美感。]四、明诗意,悟诗情。1、我们已经读通了这首诗,请同学们再读诗句,抓住重点词理解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和同桌交流一下。2、学生自学,小组交流。3、想象画面,理解诗意。课件出示一、二行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我们来看看诗的前两行,谁来读一读?你理解了哪些词?关:关隘、边关。万里长征:到遥远的边塞作战。人:戍边征战的士兵。未还:没有回来。(2)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3)诗的第一行描写了哪两种景物?(明月和关)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明月的诗句?(教师随机引读)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相关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参考资料,少熬夜!(4)可见许多诗人都喜欢借用明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读《出塞》的前两行诗,看看你体会到什么?相机引导:从“万里长征”你体会到什么?(征战时间长)“人未还”(板书)(体会到战士思念亲人)(板书:思念亲人)(5)指导朗读:你现在就是一位出征在外多年没有回家的战士,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你都会遥望着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我听出了你多么渴望回家呀!(6)还有谁对谁的思念?(母亲思念儿子、妻子思念丈夫、孩子思念父亲……)(7)教师创设情景,学生感情朗读。你现在就是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遥望着村口,思念自己的儿子;你就是那年幼的孩子,可能连父亲的模样都记不清了,多么希望父亲能带着你嬉戏玩耍呀;你就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在明月下思念自己白发苍苍的老母亲;你就是那年过花甲的老父亲,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见上儿子一面;妻子多么希望家人团聚呀……(8)是呀,这明月寄托着多少人的思念呀!可又有多少战士能回家呢?课件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从军征》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9)回归故土遥遥无期呀!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10)是呀,边关的战士、家中的亲人多么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早日结束战争,早日团聚呀!此时此刻他们都想到了汉代大将军(李广),关于李广你了解多少?(生先交流,课件出示资料,学生齐读)(11)卢纶的《塞下曲》就是赞颂李广将军的:课件出示:《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12)这寥寥几个字就把汉代“飞将军”李广的英雄形象便展现在我们眼前,边关太需要这样的将领了,所以诗人王昌龄不由自主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3)诗句中的这些词你理解了吗?但使:只要。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度:越过。阴山:阴山山脉,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参考资料,少熬夜!(14)一起读一读,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句意: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15)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读一读?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希望唐王朝任用像李广那样英勇善战的将领来抵御侵扰,保障边关的和平与安宁。)(板书:渴望贤才)你体会得真深刻,现在,你就是王昌龄,把你的情感表达出来。我听出了你的渴望,但还不够迫切,你听老师读(范读),你再读读。(16)这仅仅是王昌龄的愿望吗?谁还有这样的愿望?(家中的亲人,戍边的战士)指名再读。(17)我们两组两组地开火车读,看谁读出大家的心声。(18)是啊,这是多少戍边战士们的心声,也写出了家乡亲人们的愿望,他们都在呼唤——(齐读)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9)理解意思,一定能把古诗读得更有韵味,同学们自己先练一下?要注意前两行要读得慢一些,语气凝重些,读出对亲人的思念,后两行要读出对贤才的渴望。(20)我也来读读好吗?(配乐范读)(21)谁愿意来试一试,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学评议、小组赛读、教师范读等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中教师适时链接相关诗词,创设情景,营造意境,感情诵读自然水到渠成。]五、日积月累,课外延伸。1、这首《出塞》短小精悍,却洋溢着纵横古今的气魄,它堪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你还知道哪些边塞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2、老师这里还有一首王昌龄写的边塞诗(课件出示),我一起来读一读。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请同学们看着注解用我们刚才学古诗的方法理解一下诗的意思。可以和同学讨论一下。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4、师:这首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艰苦,战争的持久惨烈,也写出了将士们誓死灭敌的决心,我们一起再读一读。5、(出示两首诗,“人未还”和“终不还”加点)同学们,这两首诗都是王昌龄写的,请同学们看看这加点的六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有一个“还”字)是的,都表示回家的意思,但“人未还”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战士们的同情,而“终不还”参考资料,少熬夜!写出了将士们誓死灭敌的决心。能读出不同的感受来吗?跟我再读读这两句诗。(师领读)6、(课件出示)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除了王昌龄还有高适和岑参,课后搜集一些他们的诗读一读。板书设计:出塞(唐)王昌龄人未还思念亲人飞将在渴望贤才《出塞》教案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相识诗歌的意思造就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造就学生的创新能力、想像能力以及相互来往、互助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形貌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盼望宁静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老师激情同砚们我们生涯在一个诗的国家里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够熏陶人的情操;读诗能够使我们的生涯浪漫多彩;读诗能够把我们带入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现在让我们到古代多事的边塞去看看吧!2、课件播放古代战争场景。学生在寓目录像后自由谈感受。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之后谈谈对问题的明白。这样学习开始有电教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惊心动魄的古战争局面而且使用音乐创设情景从而为学生学习与缔造提供一个优秀的感知情况。二、创设情景开端感知诗意1、下面请各人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自由读诗)2、检查念书情况。凭据学生朗读情况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流利。三、想象画面明白诗意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想象诗句形貌的画面。2、老师举行学法指导各人借助工具书、课文的注释、课前网络的资料,实验着明白一下诗句的意思。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就请你和小组等同砚交流一下。3、汇报交流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接纳差此外学习结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体的创新生长,引发学生创新性头脑能力。展示的形式可以有朗读汇报,诉说诗意,想象古诗描绘的参考资料,少熬夜!画面…4、指导情感朗读在学生明白诗意的基础上,接纳学生自己练读、指名朗读、同砚评议、小组赛读、老师范读等差此形状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这一历程中老师适时施展电教媒体的作用,创设情景,引发情感,指导朗读。四、诵读涵咏,情感升华。1、师创设情景(音乐起,出示课件)夜色中,荒远苍凉的塞外山峰,一轮明月照着边关,那些背井离乡、远程跋涉来戍守边关的战士们,白昼军务忙碌,到了静夜,面临边塞荒芜的关山,面临一轮明月,他们可能会想些什么呢2、学生睁开想象,揭晓看法。3、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五、适当拓展,引申探讨1、师一首《出塞》把我们带到了古代凄凉悲怆的战争生涯。实在,有许多诗人从差此外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课外,对比一下小学语文教学反思。你网络到了哪些边塞诗词,能不能运用我们适才学习古诗的要领,自读你最喜欢的一首诗呢2、学生自学古诗,老师巡视指导。3、小组交流自学结果。4、全班交流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接纳差此形状式,可以读诗谈体会、互助背诗、轮流背诗、诗配画…差此形状式汇报。5、小结读了这么多首边塞诗歌,各人有什么感受能不能选用自己最善于的形式来谈谈呢六、教学小结,竣事授课1、师网上有一位朋友读了现代诗人席慕蓉的《出塞曲》,感受很深,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心田的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浏览一番。2、演示课件,竣事授课。《出塞》教案3教学目标: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学过程:一、导入读课题“出塞”。你为什么读sài,诗题中“塞”是什么意思?(边塞、关塞)从诗题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的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参考资料,少熬夜!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
本文标题:《出塞》精编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74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