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目标解析: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一)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二)引导观察,交流信息。(三)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做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意义(一)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参考资料,少熬夜!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算式、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1)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3)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1)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2)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3)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1)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课件呈现下表。小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2一、填一填。1、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一定要比()小。2、()里能填几?()×7<368×()<7542>()×654>()×94×()<3139>()×53、18朵花平均放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里放()朵,还剩()朵。4、37里面最多有()个7,40里面最多有()个6。5、在算式☆÷7=8……△中,△是(),△最小是()。二、判断。1、57÷8=6……9。()2、4×7+6=34。()3、43÷8和66÷9的余数相同。()4、除数是7,余数一定是6。()5、商一定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理解。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3、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教学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口算2、先摆小棒,再解答。(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二、探究新知教学例2,展示课件。1、动手操作。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3)10根呢?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4)11根呢?12根呢?11÷4=2(个)……3(根)12÷4=3(个)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2、观察发现(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小结: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参考资料,少熬夜!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4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复习重点: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1、有余数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及联系总结:余数要比除数小。2、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竖式计算,43÷747÷934÷6(2)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应注意哪些?(二)基础练习1、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必须比()小。2、在36÷7=5……1中,被除数是36,除数是()商是(),余数是()。3、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个班,每班分得()个,还剩()个。4、在□÷7=□……□中,余数最大是()。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6、数学书第92页1、2、3题。先独立完成,汇报评讲。(三)拓展练习1、有16个方木块。参考资料,少熬夜!(1)摆5个过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最多用()个方木块,还剩()个方木块。(2)每个长方体用3个方木块,最多可以摆()个长方体,还剩下()个方木块。2、有86个蘑菇,平均放在9个小筐里,每个小筐放几个?还剩几个蘑菇?3、小猴子爬杆,一分钟能爬2米,杆长15米,小猴子7分钟能爬到杆顶吗?4、有26千克豆油,每个油桶装4千克油,这些油至少需要多少个油桶?5、妈妈买来30个扣子,每件衣服钉7个,最多可以钉几件衣服?(四)提高练习1、大汽车:每次可以运5吨牛肉小汽车:每次可以运3吨牛肉(1)有13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有14吨牛肉,怎样派车最合理?2、32块饼干,每个小朋友分5块,还余2块,共发给几个小朋友?3、在()÷()=5……7中,当除数最小时,被除数是多少?4、请算出第22个图形和第48个图形分别是什么?5、筐里有27个苹果,最少拿出多少个就能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6、还有其他的方法,使得筐里的苹果正好平分给7个同学吗?7、有27本书,最少再添()本就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最少拿掉()本就能平均分给5个人?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5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60—P61的例1和例2。二、教学目标1.通过绘本的具体情境,感受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实际意义。2.从实际情境和操作实践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并在算式中理解各部分名称的含义。3、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最终达到根据数学问题,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4.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三、教学重点把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用算式表达,感受余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含义,并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四、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参考资料,少熬夜!五、教学准备课件、9张鞋子图片。六、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读绘本吗?(生:喜欢)前两天老师也读了一本绘本,它的名字叫《百足虫的100只鞋》。这里面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里面还包含了一个数学问题,具有很独特的数学思考。它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绘本教学(1)绘本阅读方式:多媒体播放。于是,它打算先把8只鞋子送给只有4只脚的小松鼠。(2)复习无剩余的平均分过度:爱思考的百足虫就在想:8只鞋子能分给几只小松鼠?1)课件提问:8只鞋子能分给几只小松鼠?预设:4只小松鼠。过度:那我们一起来分分看。2)课件演示:分的过程(每4只鞋子一份)边说边分:把四只鞋子分给一只小松鼠。分给1只小松鼠之后,暂停,提问: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预设:剩下的鞋子还能再分给一只小松鼠,我们就继续分。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小结:刚才我们把8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给2只小松鼠,刚好分完,没有剩余。3)用算式表示平均分提问: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吗?预设:8÷4=2(只)师板书算式。追问:为什么用除法?预设:表示平均分,我们就用除法算式。小结:的确,像这样进行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3、引入有余数的除法(1)引入新问题过度:百足虫送完8只鞋子之后开开心心地回了家,可是……绘本阅读“还剩下这么多的鞋子怎么办?”小百足虫回到家问妈妈。“你不是还有其它的朋友吗?”妈妈说。师:小百足虫想到了小松鼠,松鼠只有4只脚,穿起鞋子也比较方便。绘本:于是百足虫又带了9只鞋子,准备送给好朋友小松鼠。参考资料,少熬夜!课件提问:想一想9只鞋子能分给几只小松鼠?(2)动手分一分过度:我们也像刚才一样分一分。课件出示活动要求:请拿出学具:9张鞋子图片。1、同桌两人摆一摆、分一分。2、分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分的过程。3、说完后,把学具收起来。师:谁来读一读?师:请拿出学具,边分边说,开始。生操作,师巡视,并问:你为什么这样分?(3)生展示分法师:哪一组来帮我分一分?提问:你要怎么分?预设:把4只鞋子分一份。分好第一堆之后,师提问: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预设:剩余的鞋子数比1只松鼠的脚只数要多,我们就继续分。分到最后只剩下2只鞋子之后,追问: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预设:剩下的2比4只少,不能再分了。师评:谁明白了他的意思?预设:1只松鼠需要4只鞋子,而剩下2只鞋子就不够分了。师评:谁想再来说一说?预设:剩下的鞋子只数比一只松鼠不得只数少,就不能再分了。师评:你说的真清楚,请坐。(意图:深刻理解什么时候能继续分,什么时候不能分。)(4)说过程过度:回忆刚才分的过程,谁能把分的过程完整地说一说?预设:我们把9只鞋子,每4只分一份,可以分给2只小松鼠,还剩下1只鞋子。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课件出示完整的表述:把9只鞋子,每4只鞋子分一份,可以分给2只松鼠,还剩下1只鞋子。(5)写算式师:你能也用一道算式表示刚才分的过程和结果?师巡视不同的方法,并询问不同算式表示的意思。抽取不同算式展示预设1:9÷4=2(只)还剩1只追问:你是怎么想的?预设:1只小松鼠有4只脚,分给2只小松鼠之后,就分走了8只鞋子,本来有9只鞋子,就还剩下1只鞋子。师评:你们听懂了吗?有没有
本文标题: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9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