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背影的教案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背影的教案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背影的教案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背影》教案1助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助学重点: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教学难点: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1篇体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作品。(板书课题:背影)二、学生自助: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2.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3.文章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明线:父亲的“背影”。暗线:父子深情。三、求助互助: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参考资料,少熬夜!(2)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3)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小结:父亲年纪大了。但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不顾掉下月台的危险,艰难的“攀”着、“缩”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份浓浓的爱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动得泪流满面呢?四、教师补助写法:“选材构思法一截取法”《背影》之所以成为广为传诵的佳作,还缘于作者精巧的选材构思。作者以新颖独到的视角,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请同学再读课文,深入体会这一特色。五、课堂小结:1.文章线索。2.四写“背影”,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表现父子深情。六、课堂巩固:《同步练习》P48七、课后续助:背诵课文第6段。第2课时一、学生自助: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体会: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宽慰儿子。(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体会:放心不下,爱子情切。(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体会:担心儿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于言中。(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体会:l临别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5)“进去吧,里面没人!”体会:担心儿子,细心关照。小结:这些简短的话,含义丰富。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我们似乎听到了那位父亲拳拳的爱子之音,多好的父亲啊!二、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1)第一次流泪:家境惨淡,悲哀的泪。(2)第二次流泪:望父买橘,感动的泪。(3)第三次流泪:“背影”消逝,惜别的泪。(4)第四次流泪:思念父亲,伤心的泪。小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泪,情思绵绵,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在朦胧的泪光中,那份永恒的父子深情在无尽地蔓延。三、课堂小结,明确主旨。参考资料,少熬夜!《背影》是1篇优美的叙事纪实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文章语言朴实,饱含深挚的情感,只有细心玩味才能真正有所领悟。文章精巧的选材构思法——截取法,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借鉴学习的!四、课堂巩固:《同步练习》课内阅读五、课后续助:语言训练,探究“选材构思法一截取法”的片段写作练习(1)我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能截取最让你感动的瞬间,说说你的父亲吗?(2)请同学们将父亲最精彩的瞬间融入你的情感,写下来。(3)交流写作心得。《背影》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狼藉”“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3)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过程与方法(1)预习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2)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段进行阅读训练。(3)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珍视亲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会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难点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朱自清(投影)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诗集《雪潮》《踪迹》等。参考资料,少熬夜!他的最高创作成就是散文,他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散文大家之一。它的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文章更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流传至今,影响尤为广泛。2、指导学生积累字词(投影)交卸(xiè)奔丧(sāng)踌躇(chóuchú)妥贴(tiē)颓唐(tuí)晶莹(yíng)琐屑(xiè)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课文中指“职务”。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赋闲:失业在家。晋人有《闲居赋》,所以叫赋闲。迂:言行守旧,不合时宜。蹒(pán)跚(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拭:擦。3、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本文写了件什么事?表现了父子间怎样的感情?(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点拨:本文写了父亲为我送行并爬月台为我买橘子这件让我终身难忘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挚的思念。(2)自读课文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分小组交流、朗读这些语句,说明其使你感动的原因。4、梳理结构(1)文中出现几次“背影”?请找出来,作者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学生活动文章四次描写背影:(投影)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我看见他带着……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③“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清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重点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2)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现在请大家判断: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都是在写车站送别的来龙去脉?学生活动全班深入讨论,明确答案。(结合课后练习一)(投影)点拨文章2~6自然段写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由此,全参考资料,少熬夜!文可看作三部分。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提出难忘“背影”,引出回忆。第二部分(2~6)开始追忆“背影”,展开回忆,具体描写事件的详细经过。第三部分(7)结束回忆,抒写思念,泪光中又浮现父亲的背影,结束全篇。小结“引出回忆,展开回忆,结束回忆”是回忆性记叙文常见的一般结构方式。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品读鉴赏引导学生品读鉴赏第6自然段关于“背影”的描写。(投影)学生活动在横线上填出描写父亲穿戴和动作的词语,并深入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这里,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描写父亲的穿戴?(2)文中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哪些?(3)“这是我看见它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留下来了。”这时,儿子的心中翻涌着那些思绪?说说你的理解,尽量用一个词概括。(4)“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两句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藏着父亲的深情,父亲为什么会感到轻松呢?(5)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点拨(1)写父亲穿戴可展示父亲的境遇较为糟糕,呼应文章的开头;写穿戴可与父亲给我买紫皮大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父爱子的感情,有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2)表现父亲举动艰难的词语有“蹒跚”“慢慢探身”“攀”“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出努力地样子”等。这些动作,体现了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3)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儿子终于了解父亲爱心的过程。泪水中交织着感激、心疼、愧疚等思绪。(4)为儿子做了一件事,感到欣慰和满足。(5)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可从“我看见他带着黑布小帽”起止“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2、表达交流作者当年对“背影”的成功描写来自对父子情谊的细心观察和深刻体验。如今亲情更是到处有,但人们的感受未必相同。从记忆深处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反映亲情的事例,再用恰当的话语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学生活动可鼓励大家尽情去说,看谁讲得栩栩如生,令大家感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四课内小结对特定情境下的父亲背影进行精细地描写,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是这篇散文的成功之处。我们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参考资料,少熬夜!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请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简单之美,由此发现人间最普遍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增进大家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五、作业布置(略)《背影》教案3教学目标:学习抓住人物形象特征的写作特点。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这篇文章和一般文章有个很大的不同。一般文章要是写人,往往写人的肖像、神情和音容笑貌。这篇文章却不是这样。它没有写人的神情,也没有写人的音容笑貌,只写了人的一个背影。可是,这篇写背影的文章,一发表,便立刻轰动了文坛。它发表于1925年,到现在xx年了,xx年来,一直备受推崇。为什么?它好在什么地方?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找出它独特的优点。(二)作者——生卒年代、此生地点及祖父和父亲的定居地点(扬州)。(三)背景——反映的是1917年的事(含家庭遭遇)。[绘制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的简图](四)写作缘起——在北京读到父亲的来信,忆起当年浦口分别的情景。(五)理清课文的思路及层次。本写背影四次:第一次是开头点题(第1自然段),第二、三次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和车上分手(都在第6自然段),第四次是读父亲的来信(第7自然段)。那么第2—5四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安排这四个自然段?经过引导,板书一个思路及层次提纲:点题——悬念(第1自然段)回忆浦口车站父子惜别(倒叙)交代车站惜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第2、3自然段)追叙上车时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为写背影作铺垫(第4、5自然段)描述父亲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时的背影(第6自然段)写别后思父,再现背影——照应开头(第7自然段)《背影》的优秀教案4教学目标:1.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2.学习本文平实的语言和传神的细节描写。教学重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表层和深层原因;体会选择“背影”作为表现主体的美学意义。教学方法:1.导读法:在老师引导下依据阅读常规分析结构,概括段意。2.研讨法:就重点问题先个体思考,再小组讨论,后大组交流。另有比较法、以写促读法等。教学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课时,针对教学目标,每一课时重点完成其中的一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力争充分体现如下几个原则:1.学生自己走进文本,把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作为重头戏,给予时间和教学流程上的保证。充分阅读,充分感悟,充分思考;感、思以充分的阅读为基础,充分的阅读是为了更准确深刻地理解和领悟。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除必要的方法和程序的交待性引导外,不越俎代庖。当然,学生的分析理解应该是他个体独立思考所得,也可以是他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所得,就此,老师
本文标题:背影的教案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93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