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4篇】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4篇】为了推动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一份优秀且目标明确的工作计划是我们要学会写的。工作计划可以针对工作内容和工作核心进行权衡,让我们可以分清主次,工作计划如何书写呢?接下来的文章将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和探讨“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4篇】”,希望您能够对本页上的内容有所感悟!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一篇】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设计了八个单元,按照课程标准设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四个领域,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等内容。特点:一是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二是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构成情境串,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形成问题串,使学生在解决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三是从学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认识结构。重视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在认数与计算方面设置小单元,并重视各单元之间的联系。四是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六是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学期教学目标: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会数20以内的数,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4、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5、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6、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7、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8、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9、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解决问题: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同伴交流。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汁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3、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4、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教学措施:1、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2、教学过程要体现开放性。提倡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让学生在宽松开放的情境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实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目标。3、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开发潜能、理解知识、发展技能,学习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4、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5、注意学习过程的构建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窗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动手、动脑和相互交流的活动中,通过“做数学”获得再创造的机会,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6、注意评价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的手段要多样化,应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备注第1——2周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第3周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第4周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5周国庆放假第6——8周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9周四、有趣的游戏第10——11周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第12周六、有趣的游戏——认识图形第13——15周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第16——17周八、雪山乐园——总复习第18——19周期末复习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二篇】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二、班级情况简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读写20以内的数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4、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五、渗透教育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六、教学措施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七、课时安排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1、数一数………………………………………………约1课时2、比一比………………………………………………约2课时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5、分类…………………………………………………约2课时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8、认识钟表……………………………………………约2课时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10、总复习………………………………………………约4课时。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篇【第三篇】一、教学内容:(一)数与代数1、海底世界--数数2、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1)1-10各数的认识(2)0的认识3、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0以内数的加法210以内数的减法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探索规律4、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111-20各数的认识2、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5、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1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2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二)空间与图形1、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柱和球的认识2、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1)左右、前后、上下方位的认识2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形状(三)统计与概率1、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1按指定标准和自选标准分类2比较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我又换牙了--统计1简单的数据整理(2)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初步认识(四)实践与综合应用1、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2、教学广场找规律3、数学广场简单组合问题4、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5、雪山乐园--总复习二、教学目标:1、数与代数(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能认识个位和十位,识别十位和个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2、空间与图形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2、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统计与概率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2、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4、实践与综合应用1、加深对20以内的数有关知识的理解2、加深对分类与比较及统计方面知识的理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难点:统计四、课时安排:海底世界--数数…………………………………………1课时(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本文标题: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496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