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浅论如何增强基层公安队伍法治思维 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浅论如何增强基层公安队伍法治思维提高依法履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公平正义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加强司法制约监督,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制保障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负有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权益的神圣使命,基层分(县)局更是面向社会、服务群众的“第一阵地”,必须增强法治思维,强化依法办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营造依法办事氛围。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性修养。党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倡导者和引导者。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依法治国的提出,就是党在不断进步中摸索出的新的治国方针,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这无疑是非常先进的思维,也极具里程碑意义。所以公安队伍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锤炼党性,对党忠诚,与党提出的依法治国步调保持一致,与先进的法治思维和政策接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与时俱进,树立依法办事的能力水平自信,才能全面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要用法治思维支配思想和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把打击犯罪同保障人权、追求效率同实现公正、执法目的同执法形式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发力效果、整治效果、社会效果。”所以我们要把这一法治思维的定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坚守法律底线,防止打法律的“擦边球”、钻政策的空子,严禁一切无视和挑战宪法和法律的行为。xx年《民法典》颁布实施后,对各项规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开展任何工作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善于用法律的手段打击犯罪,坚定不移的用法治思维捍卫法律权威,忠实履行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三是要用法治思维规范和约束权力的行使,建立完善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法治思维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公安机关只有以法治思维为统领,才能有效的制约和规范权力的行使,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管理机构,进一步明确执法监督部门的职责,在内部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将执法监督延伸到公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建立起事前预防、控制,事中监督、制约,事后查处、追究,有机结合、统一高效的执法监督机制,使监督为法治服务,建立起执法与制约的良性循环体系,努力发挥监督的最大效能。同时,进一步拓展外部监督渠道,通过深化警务公开等多种渠道,开门纳谏,真诚对待人民群众的批评、投诉,自觉接受人大、检察、法院、监察等监督机构的监督,着力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工作效能。四是要切实加强民警执法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公安民警是各项法律、法规的实际执行者,民警执法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公安执法工作质量的优劣,而且关系到公安机关的声誉和队伍形象。一方面,要加强民警法律教育。结合“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每月、每周理论学习制度,使民警学习有目的、有组织、有引导、有监督。同时结合“实战大练兵”,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练兵、实战练兵等,促使民警自觉地加强对各种应知应会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稳定、保护人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做到规范接警、出警、调查、取证、采取强制措施等每一个环节、每一项程序,使执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杜绝执法随意性,使民警执法水平得到提升。奋进新征程,法治筑根基。基层公安队伍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作为行动指针,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意识,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全面提升自我的依法履职能力。
本文标题:浅论如何增强基层公安队伍法治思维 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50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