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10的认识课件【通用8篇】
10的认识课件【通用8篇】以下是三一刀客为您准备的与您相关的“10的认识课件【通用8篇】”。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写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在从事的事情。教案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分享是一种美德而您把这个分享给您的朋友显得更加有品质!10的认识课件篇【第一篇】教学目标1、借助主题图让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2、让学生知道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顺序。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倾听他人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l教学设计思路这是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题材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在喜欢的活动中感序数的意义。另外,从操场上小朋友跑步的顺序,绿化带中的树木,使学生感知基数和序数的意义。l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l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l教学过程一、出示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游戏场面,说一说图中做游戏的、看游戏的、操场上跑步的各有多少人,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图中还有哪些数,并提出数学问题。二、你说我讲1、出示红点标示的问题:让学生数一数扎长辫女孩排在第几?并说一说:你是从什么方向数的,还可以从什么方向数她排第几?2、小博士的问题你还知道其他人排在第几?你是从什么方向数的?以进一步认识第几个的问题及数数的顺序。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其他信息,如:运动员跑步的顺序、绿化带的位置等,加深对第几个的认识。3、出示绿点标示的问题:先让学生说说运动员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6表示6号,不是6个人或跑第6。4、学习510的书写。三、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等。四、自主练习完成练习中的1、2、3题。10的认识课件篇【第二篇】本节课请来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蓝猫大哥,并创设蓝猫参与竞赛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浓厚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一、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例如在对9添上1就是10的认识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请你帮蓝猫检查一下,它摆得对不对?它少摆了一个,你能帮它想办法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从而让学生自己领悟这句话的意义并受到一次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的教育。二、体现数学生活化:在教学0-10各数顺序时,让学生思考0-10顺数在哪儿可以找到?(直尺上、学号、楼号等等)从而引发学生对顺数在生活中应用的思考。那么倒数又有什么作用呢?在学生困惑之际,出示火箭发射图提示,再让学生自己发现倒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帮助学生乐于易于找规律:在学生小组汇报完10的九种组成后,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及学生的已有经验学生小组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方法一:你看到了1和9组成10,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达这个规律吗?结果一般学生都能说出:两个数交换了位置。方法二:请你来当小小建筑师,用这几组数字为楼层,你能建出一幢高楼来吗?结果以两个同学为单位互帮互助,按照左1-9右9-1的顺序真的用数字卡片建出了10号大楼。还有个别特别会发现的同学综合了方法一和方法二建了一幢复式楼。即1和9及9和1共为第一层四、鼓励学生互为师生,促进思维多元化:在学习数的顺序时,让学生看着自己摆好的数字提问,如9的前面是几或比9少1的是几,让学生体验到尽管提问的语言表达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又如在比较大小时,学生看到两张点子图,鼓励学生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有的学生就说比大小,有的就要写算式,有的就说不管做什么都得先数一数。《10的认识和组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评价要点:1、引导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2、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3、培养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4、引导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寻找数学规律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唱数字歌二、情景引入新课师;大家真是越来越聪明了!所以今天呀,就有一个小客人想来挑战你们哦。想知道是谁吗?蓝猫:Hi!就是我蓝猫大哥啦!今天我就是来向小朋友们挑战的,你们敢吗?学生:敢!三、小组学习(一)讨论主题图师:好,今天呀,蓝猫和你们一共要闯六关,谁闯的关最多,谁就赢啦!现在马上进入第一关!请看大屏幕(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学生自由观察讨论,并汇报。(二)10的初步认识师:第一关,我们聪明的同学赢了!现在要进入第二关抢答题了哦,你们准备好了吗?师:好,请听第一题:刚才我们说的鸽子数和人数都可以用几来表示呀?那就请仔细观察,这个10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呢?学生讨论回答。师:请认真听,蓝猫大哥有蓝猫小知识送给你们哦!蓝猫:嘿嘿,这个我可比你们知道的多。像10这样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就叫做两位数啦!师:这个蓝猫小知识你们记住了吗?请大家再说一遍,像10这样的数叫什么?那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猜得出我们以前学的0到9又可以叫做什么数吗?(三)10的基数意义认识师:这第二关蓝猫可是露一手了,算他赢了,好吗?好,我们大家要继续努力哦,现在来看第三关吧!请用你们桌子上的10个小圆片摆出最美丽的图案。师:请你们帮蓝猫检查一下,它摆得对吗?它错了,你们怎么帮它改正呢?生发表意见。师:哦,大家真聪明!那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想吗?他说得真好,大家跟他一起说一次,好吗?10的认识课件篇【第三篇】一、铺垫孕伏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认识毫米,教学例1.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厚是8个小格。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做一做(66页)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2.认识分米。教学例2.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总结归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板书)4.测量,做一做(67页)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巩固发展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备注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4.练习十七第1题。(分组练习)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蜡笔长6毫米。课桌高7米。粉笔长75分米。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第2题,填在书上。六、板书设计毫米分米的认识例1例2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0的认识课件篇【第四篇】一、初步认识线段1.感受线段的“直”师:村长交给了喜羊羊一个难题,(课件出示一曲一直两条线段)你能来帮喜羊羊解答一下这两条线哪一条更长吗?根据学生反应,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呢?预设学生回答:把弯的那条拉直师:(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线)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学生展示)师:像这样,“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一段”就叫线段。线段可以用表示。由此可见线段是直的。(黑板贴展示线段,直的)随后指两名学生指一指毛线哪一段是线段。(注:从左往右指和从右往左两种指法)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师:你能从他手中的毛线上找到线段两端的点吗?指学生指出两手捏住的地方。师:两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点。板书:两个端点师:现在同桌两人互相合作,一个人拉住毛线,另一个人指出哪一段是线段,并说说端点在哪里。3.深入感受线段特点师:通过刚刚我们对线段的学习,你认识线段了吗?预设学生踊跃说认识。师: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认识了。在是线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线段的打叉。你能不能将这些线段分类呢?师:将不是线段的去掉,说一说线段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仔细观察线段,你发现他们还有什么特征?(有长有短)讲解完后,师:现在你闭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线段是什么样子的。二、巩固线段特征1.从生活中和图形中找出线段师:其实我们身边也蕴藏着许多许多的线段,不知道细心的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比如我们的小尺上就有线段,你能找一找嘛?师:你再观察一下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是线段?并指出端点。师:聪明的小朋友不仅帮喜羊羊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能从身边的物体中找出线段,我相信你们也一定能从我们学习的图形王国里找到线段的,想不想来挑战一下?展示师:这是一个几边形?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吗?(分别请同学指出线段和端点)然后独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题,展示成果后,让学生猜测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等分别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由此可得:几边形就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2.从长方形纸上折出线段师:同学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村长又出难题了。看老师这里,(将纸对折)告诉我我折出的这条折痕是不是线段?端点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条比她短的线段?比它长的呢?最长的呢?师:比较一下这三条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有长有短)3.学会画线段1让学生试画师:刚刚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线段,你能不能选择一条画在你的作业纸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画?2展示学生作品并交流,作线段的流程。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并评价。预设学生线画的不直,师:大家来评价一下他的线段画的完美吗?哪里有欠缺?预设学生少一个端点,师
本文标题:10的认识课件【通用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53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