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贸易政策工具之非关税措施
第7章贸易政策工具之:非关税措施7.1非关税措施概述7.2传统非关税措施7.3新型非关税措施7.4相机保护措施7.5非关税措施的经济影响7.1非关税措施概述非关税措施(non-tariffbarriers)目前尚无统一定义,它泛指除关税措施以外一切扭曲贸易的不合理措施。非关税措施和关税措施一起充当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工具。非关税措施的含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歧视性非关税壁垒的分类UNCTAD列举的非关税措施迪尔多夫、斯特恩非关税措施的分类法问题: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有哪些?7.2传统非关税措施一、进口配额制进口配额(importquotas)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对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问题:名词解释(1)绝对配额(absolutequotas),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禁止进口。全球配额(globalquotas;unallocatedquotas),即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总的限额,对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一律适用。国别配额(countryquotas),即政府不仅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配额,而且将总配额在各出口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分配。进口商配额(importerquotas),是对某些商品进口实行的配额。自主配额(autonomousquotas),又称单方面配额(unilateralquotas),是由进口国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而不需征求输出国家的同意。协议配额(agreementquotas),又称双边配额(bilateralquotas),是由进口和出口两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通过协议来确定配额。进口配额的类型(2)关税配额(tariffQuotas),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罚款。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给予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甚至免税,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即征收原来的最惠国税率。非优惠性关税配额,是对关税配额内进口的商品征收原来正常的进口税,一般按最惠国税率征收,对超过关税配额的部分征收较高的进口附加税或罚款。Q1Q3Q4Q2Q数量价格(千元)PPwSd国内供给曲线QdcbaQDd对国内钢铁的需求D总需求曲线Pd’小国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竞争条件)问题:图示分析竞争条件下小国采取进口配额时的经济效应。自由贸易:价格:Pw生产:Q1消费:Q2进口:Q1Q2中国政府实行进口配额:QQ1Q2消费者的需求分割为两部分:在满足了配额Q的需求之后,其余对钢铁的需求只能由本国产品来供给.国内供给出现短缺,价格上涨国内生产=国内需求,市场均衡,此时价格为Pd’在Pd’水平下,本国生产Q3,消费Q4,Q3Q4=Q(配额)总供给=国内供给+国外供给=Q3+Q3Q4(Q)=Q4结论:价格:PwPd’生产:Q1Q3(上升)消费:Q2Q4(下降)进口量:Q1Q2Q3Q4(Q)(下降)生产者盈余:+a消费者盈余:-(a+b+c+d)配额所导致的利益:c部分(归属问题需要讨论)①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许可证免费,进口商以较低的PW进口,一转手就可在国内市场以Pd’卖出,进口商获利+c,全社会收益+a-(a+b+c+d)+c=-(b+d)(与关税时相同)C部分的归属问题讨论:问题:如何理解小国采取进口配额措施下配额利益的归属。②政府根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其申请过程(存在寻租现象)会付出一定代价(费用)进口商或消费者最后获得利益+c整个社会收益关税时的情况③政府公开拍卖许可证许可证出售给出价高者,则进口商愿意出的最高价为c,不能超过cc部分由政府和进口商共有,全社会收益为-(b+d)④政府设置限额后,将权限交与出口国,由出口国自行分配出口商将其商品按照进口国国内高价出售而获得本来属于进口国政府或进口商的利益.c部分落入外国出口商手中全社会净损失为-(b+c+d)配额效应与关税效应之比较①对本国生产、消费、价格的影响相似;②作用过程相反关税提高进口商品价格增加国内生产、减少进口配额减少进口价格上升国内生产扩张问题:试比较配额效应与关税效应的异同点。③政府的利益不同关税政府获得税收收入配额归属完全取决于政府样分配配额④配额与关税相比的特点更直接、更有效;更灵活;实行配额给政府更多的权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压力二、配额的特殊形式——“自动”出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quotas),又称“自动”出口限制(voluntaryexportrestrains),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口。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指出口国政府并未受到国际协定的约束,自动单方面规定对有关国家的出口限额,出口商必须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配额,在领取出口授权书或出口许可证后才能出口;也有的是出口厂商在政府的督导下,“自动”控制出口。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指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self-restrictionagreement)或“有秩序销售协定”(orderlymarketingagreement),规定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据此配额发放出口许可证或实行出口配额签证制(exportvisa),自动限制商品出口,进口国则根据海关统计进行监督检查。问题:名词解释①所谓“自愿”,其实并不完全自愿,只是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出口国不得不采取的限制政策;②出口国可以控制出口配额分配,出口国政府或企业可以因此获取“出口配额租”③对进口国来讲,从损失为b+d+c即:-(b+d+c)需注意:三、影响进口的国内产业政策(生产补贴)假设:①生产补贴(对生产部门进行补贴)②中国进口钢铁出口大米问题:图示分析小国实施生产补贴措施(影响进口)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自由贸易:市场价格Pd=PW对钢铁进行补贴t,即每生产一个单位的钢铁,就补贴t,则生产者所得到的实际价格为Pw+t但消费者所面对的市场价格并无变化①无法提高,是因为进口钢铁价格并无任何变化,也没有受到数量限制;②不需要提高国内的总供给量没有变化(因此,消费者所面临的国内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原来由国外市场提供的供给量变为由国内市场供应。Q1Q3Q2数量价格(千元)PPWbaDPW+tS供给曲线结论生产者所面对的价格:PWPW+t消费者所棉对的价格(市场价格):PW生产:Q1Q3消费:Q2进口:Q1Q2Q3Q2国内的供给量没有变化(因此,消费者所面临的国内市场价格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原来由国外市场提供的供给量变为由国内市场供应。生产者盈余:+a消费者盈余:0政府补贴:-(a+b)净损益:-b①经济角度:产业政策优于贸易政策②现实:政府倾向于获得关税收入,产业补贴为支出四、进口许可证制进口许可证制度(importlicensesystem),是指一国政府规定某些商品必须申领许可证方可进口的管理进口贸易和控制进口的行政措施。该制度要求所规定商品的进口以向有关行政管理机关申领许可证作为先决条件。问题:名词解释与进口配额的关系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进口国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在配额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签发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许可证,配额用完即停止发放。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这种许可证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即预先不公布进口配额,只是在个别考虑的基础上颁发有关商品的进口许可证。许可程度自动进口许可证(automaticimportlicensing),指在任何情况下,对申请一律予以批准签发的许可证。此类许可证的提供是自动的、无限制的和非歧视的,并且是迅速的。非自动进口许可证(non-automaticimportlicensing)(特种进口许可证),指不属于自动进口许可证范围的进口许可证程序。在国际贸易中,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经常被当作一种限制进口数量的行政管理措施发挥作用,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四、其他传统非关税措施外汇管制(foreignexchangecontrol)也称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加以限制,以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本国货币汇价,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进出口的一种制度。(1)外汇管制(6月11日)问题:名词解释数量性外汇管制: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的数量直接进行限制和分配。一些国家实行数量性外汇管制时,往往规定进口商必须获得进口许可证后,方可得到所需的外汇。成本性外汇管制:国家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实行复汇率制,利用外汇买卖成本的差异来间接影响不同商品的进出口,达到限制或鼓励某些商品进出口的目的。混合性外汇管制:同时采用数量性和成本性外汇管制,对外汇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影响商品进出口。利润汇出限制:国家对外国公司在本国经营获得的利润汇出加以管制。(2)进口押金制进口押金(advanceddeposit)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或进口担保金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前,必须预先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率和规定的时间,在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一笔现金的制度。这种制度无疑加重了进口商的资金负担,起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3)最低限价制和禁止进口最低限价(minimumprice)制,是指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凡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这个标准,就加征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禁止进口(prohibitiveimport)是进口限制的极端措施。德国的“闸门价”欧共体为保护其农产品制定的“闸门价”(sluicegateprice)就属于最低限价,它规定了外国农产品进入欧共体的最低限价,即闸门价。若外国产品的进口价低于闸门价,就要征收附加税,使之不低于闸门价,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征收调节税。(4)国内税国内税(internaltaxes)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或消费的商品所征收的各种捐税,如周转税、零售税、消费税、销售税、营业税等等。任何国家对进口商品不仅要征收关税,还要征收各种国内税。(5)进出口的国家垄断进出口的国家垄断(statemonopoly)也称国营贸易(statetrade),是指对外贸易中,某些商品的进出口由国家直接经营,或者把这些商品的经营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governmentprocurementpolicy),是指国家通过法令和政策明文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商品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货。有的国家虽未明文规定,但优先采购本国产品已成惯例。(6)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①政府采购量自由贸易时本国的供给量:对进口量、国内生产都不会产生影响,只是一部分消费者从购买本国商品转移至购买进口产品②政府采购量自由贸易时本国的供给量:会影响国内生产和贸易(扩大国内生产、减少进口)图形分析:P283政策效应(7)繁琐的海关程序海关程序(customsprocedures)是指进口货物通过海关的程序,一般包括申报、征税、查验及放行四个环节①海关对申报表格和单证作出严格要求②通过商品归类提高税率③通过海关估价制度限制进口④从进口商品查验上限制进口问题:试列举六种限制进口(鼓励出口)非关税壁垒措施,并具体解释之。7.3新型非关税措施技术壁垒,即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指的是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保障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及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理由,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等方式,制定的一些苛刻繁杂的标准或规定,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限制商品的进口。技术壁垒①安全标准③包装标识⑤质量标准②卫生标准④信息技术标准德国“2011年危险产品”名单德国劳动保护和劳动医学局5月发表了年度报告,推出
本文标题:贸易政策工具之非关税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5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