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1、管理: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其所辖范围内组织资源,有目的的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通过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2、管理职能:就是指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3、管理者:就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和影响力的人。4、管理现代化:是指逐步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新技术成果进行管理的过程,或者说是运用当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过程。5、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6、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管理的科学性意指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知识系统,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管理的艺术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2)从决策的角度来看,管理绩效较多的依赖管理者对机遇的把握;(3)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2、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有那些?答:(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3、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答:(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开始;(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4)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5)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ERP系统建设,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4、管理信息化有何重要意义?答;(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5、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管理思想现代化;(2)管理组织高效化。(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定量化。(4)管理手段信息化。(5)管理人才专业化、知识化。三、论述题试论企业管理信息化。答:试论要点:1、管理信息化的意义;(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2、管理信息化的内容;(1)确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2)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适合的重组,逐步建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业务模型。(3)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4)配备计算机设备和网络;(5)配备企业管理软件,制定管理制度。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开始;(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4)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5)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ERP系统建设,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四、填空题1、管理的(客体)是组织资源;2、管理的手段是管理所应有的(职能)活动;3、管理具有(两个)基本职能;4、管理正是通过(管理职能)的展开和使用实施的。5、按管理工作的范围与管理者职责领域: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6、管理既是一门(职能管理者),又是一门艺术。五、多项选择题1、管理是由一个若干组成要素组成的内部复杂的有机系统,其组成要素包括(ABCDE)。A、管理主体B、管理客体C、管理目标D、管理过程E、管理方法2、管理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ABCD)。A、预谋与决策;B、计划与组织;C、组织与实施D、监督与保证3、管理学是(ABCD)。A、一门科学B、一门艺术C、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D、以上所说的都正确4、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包括(AD)。A、效率B、效益C、效应D、效果5、管理学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ABD)。A、实践性B、综合性C、艺术性D、社会性1、6、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的科学的特点,表现为(ABCD)。A、客观性B、实践性C、系统性D、发展性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一、简答题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答:(1)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2)工作方法标准化。(3)合理配备工人。(4)差别计件工资制。(5)实行职能工长制。(6)例外管理。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1)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分离。(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3)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职工是“社会人”的假设;(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4)存在霍桑效应。4、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有那些?答:(1)强调系统化;(2)重视人的因素;(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广泛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5)加强信息工作;(6)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8)强调“预见”能力;(9)强调不断创新(10)强调权利集中。5、现代管理实践发生了那些变化?答:(1)管理的全球化;(2)工作人员的多样化;(3)道德问题;(4)激励创新和变革;(5)全面质量管理;(6)工作人员的两极分化。6、工业革命与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答:(1)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2)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念和经济人观点;(3)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6)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制度;(7)汤尼的收益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二、论述题试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答:1、企业的基本活动有:(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会计活动(5)安全活动:(6)管理活动。2、管理活动是核心,具有五种职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3、管理的14项原则是:(1)劳动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三、填空题1、需求引发(动机),动机促使(行为)发生;2、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3、(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科学”理论基础。4、霍桑试验的负责人是(梅奥)。5、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谈)、(接线板工作室试验)。四、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1、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D)。A法约尔;B德鲁克;C戴尔;D西蒙。2、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认为士气和(B)是提高效率的关键。A、奖励;B、精神;C、技术;D、工具。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科学的作业方法;D、例外原则。4、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C)。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D、系统学说。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A、《社会管理与经济组织管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科学管理理论》;D、《经济管理理论》五、多选题1、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ABCD)。A、罗伯特·欧文B、查尔斯·巴贝奇C、安德鲁·尤尔D、夏尔·迪洛2、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学形成了,在管理学形成之前的两个阶段是(AC)阶段。A、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B、古典管理理论C、管理产生的萌芽D、新古典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学在实践中有几个主要观点,除了战略观点、变革观点、竞争观点、风险观点、还有(ABCD)。A、市场观点B、服务观点C、专业化观点D、素质观点4、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ABCE)。A、管理是一个过程B、管理过程具有5个职能C、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D、管理具有多样性E、管理应具有灵活性5、《管理学》是(AD)合著的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A、孔茨B、艾伯斯C、马纳德D、奥唐奈E、布莱克第三章系统原理一、名词解释:1、系统:是指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相互联系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2、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系统的结构是指诸要素在该系统范围内的秩序;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对环境影响作出的反应能力。3、系统管理:就是对管理系统按系统思想、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进行的管理。4、整分合原则:“整”就是整体把握;“分”就是科学分解;“合”就是综合的意思。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合理分工,有效综合,是整分合原则的三层含义。5、封闭原则:是指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其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6、系统工程:是指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7、系统分析:就是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系统方案提供信息和数据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分析活动。二、简答题1.系统工程的含义是什么?答: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含义如下:(1)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对象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术。(2)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运行中全过程活动的科学方法。(3)系统工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2.系统工程及实质是什么?答: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实质就是按系统理论和搞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与管理,使系统达到经济上最合理、时间上最节省、效益上最高的目的。3.推行系统工程的包括那些步骤?(1)由不同部门的许多专家聚集一堂,确定目标,并把目标条文化。目标一旦决定,就不能轻易更改。(2)根据确定的目标由大家,列举许多要素。(3)删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要素。(4)确定时间程序与步骤。三、填空题1、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2、系统原理在管理中运用应注意(整分合原则)和(相对封闭原则)原则。第四章动态原理一、名词解释:1、动态原理:是指任何管理系统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注意管理系统的动态特征,必须遵循在动态中做好管理工作的规律。2、弹性原则:任何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或弹性,留有余地,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3.局部弹性:是指在任何一类管理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上保持可以调节的弹性。4、整体弹性;是指整个管理系统的可塑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反馈原则: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要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以保证管理科学地有根据地进行。6、创新原则:指在各项工作中都要不断推陈出新,用创新思维搞好各项工作。7、反馈: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过去,又把其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二、简答题1、系统的动态相关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答:(1)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和作用;(2)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作用;(3)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2、动态调节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答: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使企业取得最佳效益,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必须实行动态调节,倘若把管理过程当作一成不变的模式,必然导致管理的失败,这就是管理的动态调节原理。实行动态调
本文标题: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6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