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时限:120分钟,满分:120分)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3分)(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社戏》)(2)冰雪融化,草木méng()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大自然的语言》)(3)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安塞腰鼓》)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3.将两个同音字分别填入下边括号里,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4分)惟妙惟():()声匿迹: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清明节期间防止安全不出现问题。(删掉“防止”)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删掉“在”和“后”。)C.近年来广东各地积极挖掘和培育身边的各类道德典型和好人好事,形成了人人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把“风尚”改为“风气”)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要”改为“能否”)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D.第一中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6.下文划线处选填哪项才恰当()(3分)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____,又来了一场沁人心脾的冷雨。A.刚吹过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B.一阵乌云刚刚布满天空C.刚飞过一群欢叫的大雁D.一堆堆令人生寒的积雪还依稀可见7.《傅雷家书》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________和________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________;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________,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4分)8.“老”字一族,意义丰富,古代常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请将下面的词语与意思一一对应,填序号。(4分)①老朽()②老脸()③老身()老粗()A.谦称自己没有文化B.老年人谦称自己C.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D.老年妇女谦称自己。9.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2)一日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子衿》)(3),。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4)_____________,故为乎中露?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5)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来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其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课内古文阅读。(12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佁然不动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其境过清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可久居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2分)A.斗折蛇行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潭西南而望D.凄神寒骨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13分)是微波炉,还是“危”波炉?生活中,微波炉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们习惯用它热牛奶、蒸米饭,甚至是烤鸡翅。然而,各种有关微波炉的谣言也在这时开始四处流传,很多人“谈炉色变”。有人甚至把它称为“危波炉”。那么,微波炉真有那么可怕吗?有人说微波烹饪破坏食物营养。真是这样吗?其实大多数食材是通过“加热”才能成为我们的食物。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在高温环境下食材蕴含的营养都会有所流失。科学研究证明,由于微波炉提供的热源加热快、效率高,在加热到同样温度的情况下,使用的时间会短于煮熟食物。所以,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然而,这并不是说微波烹调十全十美。它不太适合用于水分少且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以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微波加热之后,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保存率就低于蒸煮方法,特别是Omega-3脂肪酸会有下降。国内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微波加热肉类同样会引起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但是,微波加热并不是破坏Omega-3脂肪酸最严重的烹调方法,油炸和油煎方法损失更大。网络上,很多文章说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研究表明,在200℃以上的烹调温度下,蛋白质类易产生杂环胺类致癌物,脂肪类会产生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如果到了300℃,就会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因此,控制烹调中产生致癌物的关键就是降低烹调温度。微波烹调时由于主要以水分子作为导热介质,在含有大量水分的情况下,加热温度不会超过100℃,更不会达到180℃以上。刚刚说了,低于200℃时是不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的。所以,只要不是过度加热,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唯一的例外,就是蒸大米饭时产生丙烯酰胺(一种有机化合物,有致癌性)的数量。有研究发现,使用微波炉蒸大米饭,其丙烯酰胺产生量是普通饭锅的数倍。尽管这个数量仍然远低于煎炸食品中的量,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大米淀粉粒受热糊化时,由于淀粉粒外包裹物和米粒本身的限制,其热量不能及时传出,从而使局部温度升高,出现“过热”现象。这么看来,用微波炉加热冷饭、冷粥是可以的,想要蒸熟米饭还是换种方式吧。有些人认为微波炉加热食物受热不均,食用之后易生病。在加热和解冻食物的时候,由于食物形状不规则,容易出现加热不均匀的情况。但这并不能怪罪微波炉。因为就算把一只整鸡放在普通煮锅或蒸锅里,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加热均匀。我们都知道,用普通锅加热食物时,应当把食物切成小块才能受热均匀;而用微波炉加热的时候,需要把食物铺成一个扁平的平面,这样是最有利于均匀加热的。有了这些科学解读,相信谣言会不攻自破。为安全起见,在使用电器前必须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危险。另外,还请你把正确的知识告诉自己的父母、朋友,通过科学的见解来解释生活中遇到的难题。14.微波炉,是“危”波炉吗?请根据文意分点概括回答。(3分)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所以,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2)为安全起见,在使用电器前必须..要认真阅读说明书,避免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危险。16.文章结尾说:“有了这些科学解读,相信谣言会不攻自破。”文中提到了哪些有关微波炉的谣言?(3分)17.退休的王大妈独自在家,中餐准备用微波炉热一热冷饭,并清蒸一条鲫鱼,你觉得王大妈的哪样食物是不适合用微波炉烹饪的?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理由。(3分)三、课外古文阅读(13分)欧阳修传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③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④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①嶷(yí)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机阱:陷阱。③宽简:宽松简易。④便:安逸、安适。18.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2分)。因取旧案反覆观之19.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读书辄.成诵()(2)及.冠()(3)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4)或.问“为政宽简,何也?”()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21.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2分)22.选文第三段展现了欧阳修的从政思想,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美丽乡村的景象。(3分)第三部分写作(45分)2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人的一生总在奋斗。年轻时为理想而奋斗,人到中年,为事业而忙碌,等到年老,因为信念还在坚持。奋斗过,存在过。唯有奋斗最体现价值。或许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许有过类似的见闻,请以《在奋斗中我体会到》为标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参考答案:1(1)fú(2)萌(3)jiá2A3肖:相似、逼真;销:消失、隐藏4C5A6A7-9答案略10.(1)大约(2)呆呆的样子(3)因为(4)停留11.D12.它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13.隔篁竹,伐竹取道14.不是。微波炉提供的热源加热快、效率高,在加热到同样温度的情况下,对食物营养的破坏有时还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微波加热并不是破坏Omega-3脂肪酸最严重的烹调方法;只要不是过度加热,中心温度恰当,反而可能减少致癌物产生的机会。15.①不能,“有时”说明微波炉加热对食物营养的破坏不一定少于传统烹饪方法,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严谨性,去掉则与实际情况不符。②不能,“必须”强调了阅读说明书的重要性,带有一定感情色彩。16.微波烹饪破坏食物营养;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微波炉加热食物受热不均,食用之后易生病。17.清蒸鱼不适合,使用微波炉蒸鱼,鱼类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保存率低于蒸煮方法,特别是Omega-3脂肪酸会有下降。所以微波炉还是加热冷饭比较合适。18、因∕取旧案∕反覆观之19、(1)就。(2)等到。(3)发现、得到。(4)有人。20.(欧阳修)在一个废书簏中发现了唐代韩愈留下地书稿,读后对韩愈十分仰慕。21、因为欧阳修认为“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2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本文标题: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0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