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实用3篇
好文供参考!1/20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实用3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实用3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1一。中国现代史: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二。历史分期(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3)徘徊时期(1976年—1978年)(5)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8—至今)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年9月。2.地点:北平。3.目的: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4.内容(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共同纲领的地位:起临时宪法的作用。B.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好文供参考!2/20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②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3)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4)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采用公元纪年。(6)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目的: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5.意义:①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二。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1.经过: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意义(1)国内: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2)国际:新中国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三。西藏和平解放1.经过:(1)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2)双方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2.意义:祖国大好文供参考!3/20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第3课土地改革一。土地改革(1950年—1952年)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开始标志:1950年底,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4.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未改变土地的私有性质)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7.意义①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④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大表大会制度的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1.原因: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基本任务:(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3)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4.特点: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5.重要成就:①鞍山钢铁公司无缝纲管厂等三大工程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好文供参考!4/20和飞机制造厂(2)交通运输建设也取得很大成就: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6.结果: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7.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1954年9月2.地点:北京3.内容:①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性质地位: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C.意义:这就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第5课三大改造一。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1.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原因:①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②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2)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3)经过: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好文供参考!5/20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4)结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开始时间:从1954年起(2)方式:公私合营(3)政策:赎买政策(4)评价: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5)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4.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5.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三大改造的局限性: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年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2)内容: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二。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年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评价:“总路线”A.积极:反映了人民好文供参考!6/20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B.消极: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3.结果: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三年经济困难)4.(1961年—1965年)八字方针调整经济(1)方针: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结果: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四。建设成就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1)成就表现①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A.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B.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成: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②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③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④交通方面,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⑤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⑥科技方面,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同时,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2)模范人物:①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②党的好干部焦裕禄③解放军好战士雷锋(3)意义: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2)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好文供参考!7/20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第9课对外开放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1.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意义: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3)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4)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5)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施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时间: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第12课民族大团结好文供参考!8/20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2.法律依据:(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2)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实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4.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共同繁荣发展1.措施(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3)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4)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5)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3.表现(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好文供参考!9/20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2)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3)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4)国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一国两制”的构想(20世纪80年代提出)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意义:(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二。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1.香港回归(1)中英两国谈判: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2)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澳门回归:(1)1987
本文标题: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人教版实用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709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