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中国的田园城镇梦想2014.04.04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项目简介•良渚文化村项目设计解析•良渚文化村分析及可借鉴内容汇报大纲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案例简介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区位与定位良渚文化村20km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北郊,距离杭州约20公里,50分钟车程,整体占地10000亩,属于万科“非标准”新市镇产品实践,是集自然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居住、经济文化为一体的新田园小镇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区位分析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发展背景“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部良渚组团核心区,距离杭州市中心16公里,距离良渚遗址保护区2公里。既紧靠著名的文化遗址,又有距杭州市区中心最近的丘陵绿地和水网平原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万科·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余杭区良渚遗址旁,杭州市区西北16公里处,总占地规模近11000亩,其中5000余亩的自然山水,3400亩住宅用地,1200亩的旅游用地和约600亩的公建配套用地。整个项目拥有8个串联式主题村落,有公寓、排屋、别墅等多样产品类型。预计未来有3—4万人口的规模。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11000亩占地规模,5000亩原生态山林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米,4-5层的建筑高度;1万户常住家庭,可容纳3-4万人的人口规模,8000个工作岗位;25座山、3片湖泊、1条河流、五大主题公园、良渚国家遗址公园一期国家AAAA级景区、大雄寺、良渚博物院等等以步行5-10分钟的尺度建立配套服务体系以每小时5公里的步行速度建立的小镇规模集旅游、居住、创业三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有机体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规划亮点以风情大道作为主轴,所有的重点配套及居住组团分布道路两边。整体规划理念贯入三个关键词:“原生态、步行尺度、建筑多元化”,整个区域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发展,让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有机联系.并预留了城镇发展的弹性空间阳光天际白鹭郡东竹径茶语白鹭郡北白鹭郡南白鹭郡西绿野花语(规划中)金色水岸(规划中)随园嘉树10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文化设施休闲运动设施商业设施医疗设施教育设施良渚博物馆良渚教堂美丽洲公园阳光天际游山步道白鹭湾公园浙医一院良渚保健中心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玉鸟幼儿园劝学里(9年制实验学校)茶语公园竹径茶语游山步道悠园玉鸟流苏(创意商业街区)在良渚文化村,博大渊博的博物馆、充满创意和人文气息的商业街区、条件优越的社区医院以及完善的教育系统、游山步道、各类公园等等,共同构成了文化村的城镇级配套。阳光天际竹径茶语白鹭郡(东、北)白鹭郡(西、南)绿野花语(规划中)金色水岸(规划中)白鹭湾公园玉鸟流苏商业街区(门诊、幼儿园、教堂)茶语公园悠园九年制实验学校公望会良渚会所小镇以一条风情大道串联起各个组团各个住宅组团开发与商业形成了良好的开发节奏,同时在各个组团内部,都有自身的特色和配套设施,保障了开发期期都有亮点,增加了物业价值5-10分钟的尺度空间,两个组团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分钟的路程,组团到小镇中心距离不超过5分钟,步行到组团内部邻里中心两分钟步行尺度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风情大道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小镇中心小镇中心是小镇独特标志之一,以步行街区而非底商的形式,除了集约化的考虑之外,更增加了人们更多的体验空间和交流机会1.十全十美社区超市2.帝宝星餐厅3.招商银行4.中国银行5.知味观中餐厅6.致格婚纱摄影7.玉鸟幼儿园8.艺术基地(吉他社)9.国缘版画馆10.象王洗得好(干洗店)11.胡庆余堂(药店)12.客服服务中心13.乒乓球馆14.良渚食堂15.洗手间16.物业服务中心17.万科报修中心18.万科文化村项目部干净、整洁、齐全、规模相对较小的商业业态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规划理念•--良渚文化村,传承新田园城镇的规划理念,实现了田园城市、有机疏散、复合功能、有机生长、都市村落等核心理念,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新田园城镇形态。•--在用地功能、交通组织、市政配套等方面与杭州大都市规划无缝对接,实现与杭州市区的功能互补、共同发展。•--强调紧凑布局、适当密度、混合用地、步行街区、社交空间为特征的都市村落概念,成为了集旅游、居住、创业三重功能为一体的自组织、内循环、自我平衡并不断生长的综合有机体。•--在这里,1万户常住家庭、近8000个工作岗位、拥有3万-4万人口的规模,以5分钟的步行距离建立配套的服务体系,由一条风情大道串联不同风情的主题村落。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规划原则•1.保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2.由村落串连的序列关系组合而成,各村落好似贯穿的“珠链”•3.村镇形态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机生长•4.“绿色手指”从山林延伸至河滨•5.道路及步行系统网络,果树林荫大道、花园步行小径、河滨景观道路、山地休闲便道的最佳结合•6.开放空间及娱乐设施与村落自然融合•7.旅游区与各城、各村相结合•8.围绕村落中心,在五分钟步行距离内展开•9.空间形式从隐态到互动,从绿色乡村到动态城市,从自然天成到人为细腻•10.以文化、艺术为主题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设计剖析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美丽洲堂教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美丽洲堂坐落在良渚文化村玉鸟流苏商业中心西北侧,毗邻104国道和古墩路,总占地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多平米,于2010年5月开工,历时7个月建成,于同年12月25日圣诞节举行落成典礼。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美丽洲堂MeiliZhouChurch教堂由四个单体组成,成工字型布局。南侧为308座的大礼拜堂,为整个教堂的中心建筑,北侧是为教堂服务的配套用房,两栋建筑由垂直方向的两个小礼拜堂连接起来,面向东侧的广场中央设有钟楼,四个简洁建筑形体组成了良渚教堂建筑群。连接南北两侧建筑的两个小礼拜堂东西向布局,东侧设有公共活动硬质广场,西侧围合为荷自然地形融合在一起的、较为安静自然的庭院。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外表简洁,装饰少,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的使用广泛;·体块模块化,简单的几何形体做体块·给人种静,干净,雅的感觉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TsushimaDesignStudio:杭州美丽洲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轻井泽圣保罗教堂这是天主教教堂,建筑设计师是弗兰克‧洛伊德‧莱特的得意弟子安东尼奥‧雷蒙德氏,1935年由英国人瓦特神父设立。这座名建筑在轻井泽也是有代表性的教堂,倾斜度大的三角形屋顶、巨大的尖塔被作为旧轻井泽的象征。内部为木材裸露的X形结构。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成名代表作,因其在教堂一面墙上开了一个十字形的洞而营造了特殊的光影效果,使信徒们产生接近上帝的错觉而名垂青史。它获得了由罗马教皇颁发的二十世纪最佳教堂奖。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光之教堂外围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安藤忠雄与良渚•“我在万科·良渚文化村设计的这个文化艺术中心,将超越我以前的所有作品,而且不会输给这里的任何建筑。”安藤忠雄对着蜂拥而来的记者,不点名地向戴卫·齐普菲尔德发出了公开挑战。•他将在蜿蜒的堤岸上,为万科·良渚文化村设计一座文化艺术中心。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博物馆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博物馆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博物院占地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位于良渚遗址旁,与美丽洲公园共同组成了808亩的“大美丽洲”旅游中心区是一个集展示、研究、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场所。内设3个常规展厅(“发现求真”、“良渚古国”和“良渚文明”)、1个临时展厅以及文物专用库房和为公众开放的休闲场所等功能区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博物馆建筑由英国著名建筑设计师戴卫·奇普菲尔德设计,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设计理念,由不完全平行的四个长条形建筑组成,被称为“收藏珍宝的盒子”。整个建筑凸显简约、粗犷、厚重、大气的特征,注重景观与自然的结合,在依山傍水、野草凄凄的景致中,置于蓝天白云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和。建筑外墙全部用黄洞石砌成,远看犹如玉质般浑然一体。院内穿插设计了三个天井式主题庭院,运用中国园林建筑的元素,点缀美人靠等建筑小品。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博物馆是一座综合反映良渚文化考古与研究成果的专题性博物馆,山与馆之间围着水塘,颇有美丽洲的味道。博物馆依山面水,在建筑样式上,既体现了当代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又体现出良渚文化内在精神在时空上的延续;既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又完全融入自然山水之中,与周边环境得体地对话,成为一道“自然的”风景。建筑本身的特点是跟整个公园的融合,而整个公园的特点是水。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展区庭院办公区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由四个建筑体构成,四个建筑体的边长同为18米,高度错落,形成一种建筑中独有的雕塑形式.而沟通四个建筑体的是景观庭院,这里同时也是整个博物馆的动线起始点。整个博物馆的动线在设计上尽量蜿蜒曲折,在蜿蜒之间则通过一些景观空间进行衔接.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君澜五星级度假酒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君澜五星级度假酒店良渚君澜五星级酒店占地274亩,总建筑面积7.3万平米,并拥有4万平米的水面。酒店临湖而建,整体设计古朴典雅、气势恢宏。临湖而建的庭院式建筑主体分为连绵而成的十个区,坏绕在丘陵绿地和湿地湖泊中。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君澜度假酒店,坐落在湖滨和山脚之下,远远望去,结合唐代古建筑而设计的酒店就如一座宫殿一般,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酒店的设计中,对湖岸的处理采取自然衔接的方式,不做硬质水泥的水岸,而是用自然的石材和草地,增加人们和水面的交流和互动。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创意商业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商业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商业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商业街拉出了一条长长的飘带,延续的屋脊贯穿始终。带状建筑的走向限定了街道的宽窄和广场的形态。为保证街巷和基地的延续性,建筑随意而又有序地布置。白粉墙、灰瓦顶的中式建筑是杭州本土文化的延展,整个街道散发出随意和浪漫的气质。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商业街在空间上分为三类:餐饮、商铺和艺术家工作室。餐饮、店铺始终沿街,而艺术家工作室却相对独立,享有一片世外桃园。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玉鸟流苏是个旅游项目,内容基本是吃喝玩乐,是良渚文化村的一部分,紧挨着杭宁高速。设计者认为不仅要呈现自然村落的形态,还要掌握好公共空间的收放。为此,设计师们商讨出一系列“游戏规则”,诸如檐口高度为8m,屋顶的倾角为30°度,色彩以黑白灰为主,局部也可用木材等。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人与自然的尺度以人为本、以自然为本的设计原则要求在设计中尊重自然,包括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水文,以人为本则要求理解人性,研究人真正的需求。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村落式街道村落式的街道布局,能排除居住者的紧张和焦虑,营造真正放松的、自然的、休闲的生活。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建筑高度控制一般来说,不超过5层的建筑最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建筑与居住者身心的联系,这样的建筑,人们能够舒舒服服的上下楼、俯瞰街道上的行人、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林立的商店。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亲切的建筑与景观走在街道上的过路人,他总是希望周围的街道、建筑和景观是迷人的、吸引人的,尤其是在自己的居所,他会希望能和大地和自己的社区联系在一起。小道、小桥、公共花园和建筑联系在一起,模糊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令建筑显得格外的亲切。良渚文化村设计剖析案鼓励步行的街道良渚
本文标题:良渚文化村汇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84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