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4篇
好文供参考!1/19《雷雨》教学设计精选4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雷雨》教学设计精选4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雷雨》教案【第一篇】教学分析: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突出了自然景观的美,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驰骋,充分自由地参与创造性教学活动,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尝试、体验。教学理念:本课教学思路设计始终把语文新课标理念作为教学灵魂。好文供参考!2/19以素质个性化培养目标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题,重视学生间的互评互助学习模式。紧扣“趣味性、自主性、创新性”核心原则,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运用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生字、新词,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获得情感体验,培养发展独立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同时注重教材的整合和拓宽,将语文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构建出民主、开放、自主的新型创新合作教学模式。课前准备:1、多媒体制作的有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录象。2、生字卡片一、课件引入初步感知:真实的画面、动人的音乐、激情的范读,三位一体,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思维被激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欣赏多媒体制作和教师的朗读,置身于情境之中。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吧!2、播放录象,把学生带进课文中所描绘的又被多媒体所再造的雷雨前、中、后的情境中,边播放边动情朗读。二、初读课文好文供参考!3/19认识生字:1、留给学生发现的空间,在发现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2、摘果子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沟通课堂内外,努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4、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满足学生之间不同的需求,使教师真正地站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1、自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想办法识记。2、同桌互助读书,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全班认读生字卡片。4、会读、会记哪些字就拿下果子,领大家读,教大家识记的方法。观察字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联想法:乱动作法:压、垂换偏旁识字:虹5、学生交流看见过生字的`地方。6、学生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1)猜猜它是谁?(2)说说怎样记住它。1、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文章啊,老师都忍不住想快点学习一下了,你们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读课文亲身感受一下这么美的画面,并画出不会读的字。2、出示生字卡片:谁来当小老师,说说识记的方法?3、小组合作识记。4、拓展识字方法: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能见到字,好文供参考!4/19如电视里、商店里等,你平时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巩固生字、新词。三、读课文读中感悟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应从小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朗读的规律,朗读的基本技能。2、多种形式读书,调动学生乐读的积极主动性。注重挖掘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3、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情感互动,画面与美文交融,通过欣赏画面,朗读文章美句、联系生活经验的想象,全身心的体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展现。4、通过教师有效的组织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发表富裕个性体验的理解,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1、学生自由练习:(1)学生自己读两遍,读得准确,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不唱读。(2)读给自己的同桌听听,并要求互相评价。2、指名读指定的段落,其余学生听,听后作出评价。3、跟着多媒体的画面与音乐,全班齐读课文。4、闭上眼欣赏老师朗读,并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各自不同的景象。好文供参考!5/195、小组讨论、交流,并请代表发言。6、说出自己最想对大自然说的一句话。(1)同学们,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你们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分别有哪些不同的景色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怎么样?(2)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纠正学生读时丢字、添字和读破词、句的现象。(3)听到自己的同学读得这么好,你有什么想法吗,想不想也来试试?(4)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实在忍不住想念念了,你们同意吗,在老师读的时候,还想给大家提个建议:请同学们把眼睛闭起来听,听时再想象一下,你看到了几幅图,每幅图中分别有些什么?(5)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听得也非常得仔细,那么你们知道这么美的景色都是谁带给我们的呢?(6)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四、写字1、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教师则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突破难点。2、基本书写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1)学生观察说难写的字。(2)学生书空。好文供参考!6/19(3)一名学生说笔顺,其余的书空。(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5)观察、对比、评议。(6)学生练习写生字。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写生字。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搜集所需的材料,扩展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好问、多思、善疑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生课外找资料。大自然是非常奇特和神秘的,你知道大自然还给了我们带来了哪些美景和好处呢,请大家下课后去找找资料,我们下节课来探讨一下,看哪个同学找得又多又好!《雷雨》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生字。2、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好文供参考!7/193、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引导学生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特点,并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当时的情景。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看谁能够猜出谜底。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是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雷雨)2、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现象。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雷雨》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讲解“雷”字)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1、小组内学习“我会认”的生字。互相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3、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学习生字。(1)出示词语课件,指名认读。(2)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通读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思考: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描述了雷雨前、雷雨好文供参考!8/19中、雷雨后不同的景象)3、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雷雨来临前天空和身边的景色有什么变化呢?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1)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①画出“黑沉沉”和“压”,结合图和表演压的动作体会云层很厚很低的状态。②比较句子“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和“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前一句强调了没有一丝风,表现出天气很闷热。)(2)课件出示:忽然……垂下来,逃走了。①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吹、摆、垂、逃)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画面。你觉得哪个字用得特别好?为什么?(“垂”用得好。从中可以感受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急切地想溜走。)(3)课件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指导朗读时,强调“越、亮、响”,后一句情感高于前一句。)4、小结:电闪雷鸣,闷热的气压终于缓解了些,接着会发生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四、书写指导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在组内讨论这些字的书写方法,在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好文供参考!9/192、小组汇报。3、教师重点讲解:黑:要注意书写的笔顺,上部“口”字中的两点写完封口后先写竖画,再写两横。底部四点要写宽一些,起笔点要向左撇。垂:第一笔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要缩短。迎:先写“”,后写“辶”;“”左高右低,注意与“卯”字区别。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细读,品味。【第三篇】(一)指名读1---3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1、学生回答,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2、现在我们知道了雷雨前会出现这些景象,那么你觉得作者用哪些词语把这景象写的更具体的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找找看吧!①学生自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②学生汇报。边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边指导朗读。黑沉沉:ABB式、你能说出像几个这样的词语吗?好文供参考!10/19垂下来:风很大,蜘蛛顺着蛛丝垂下来逃走。说明蜘蛛心里害怕。(师用小铅锤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垂”。)乱摆:说明风很大。请学生用手做动作,帮助理解。3、能用朗读把这些景物的特点表现出来吗?①学生自由练读;②指名读,评议;③齐读。4、拓展:刚才我们知道了下雨之前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除了这些,你能想到还有哪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提示:①燕子低飞。②蚂蚁搬家……)5、乌云压下来了,叶子一动不动,蝉不叫了,蚂蚁都在忙碌地搬家,燕子在低飞。让我们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吧!(出示课件:雷雨前的情景)(二)品读4-6自然段。过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出示课件:雷雨中的情景)1、看图,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雨大、看不清。)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把描写雷雨中的段落读一读。3、课文中写雷雨是怎样变化的?指名说。(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好文供参考!11/194、指名读,指导学生把雨中的变化读出来。5、先自由读,再小组赛读,最后齐读。(三)品读7-8自然段。过渡:雨的变化可真大,刚才还哗哗哗地下着,可没一会儿工夫,雨渐渐地小了,嘿,天晴了!雨过天晴的景色可美了,赶紧来读一读吧!1、学生自由读。2、你觉得你最喜欢哪一句,就读哪句吧!指名读。(师随机板书:雨停、太阳出来、彩虹挂、蝉叫了、蜘蛛坐、青蛙叫。)3、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雷雨过后那充满生机的美景。(出示课件:雷雨过后的情景)4、看图说: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5、拓展:假如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想想看,雷雨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最想做什么?6、出示投影片①(雷雨后)引读:雨_____了,太阳_______了。一条_____挂在______。蝉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出示投影片②:雨终于停了。_____的太阳公公又出现在_____。一条_____的彩虹____挂在____的天空。蝉______叫着。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网上。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来了,为这雨后的美丽景色增添了无限生趣,人们呼吸着这______的空气,听着这______的声音,心里____好文供参考!12/19极了。7、让我们想象着自己已经走进这美景之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7-8两段。①指名读,评议。要读出雷雨后清新、洁净、那充满生机的美丽。②师范读,再指名读。《雷雨》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的简介。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的个性特点。3、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欣赏起伏跌宕的戏剧情节,紧凑的戏剧冲突和周朴园、鲁侍萍的性格刻画。难点:1、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2、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腐朽性。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影或话剧《雷雨》视频。好文供参考!13/19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课前布置学生结合注释①中与课文有关的情节,通读课文,组织看话剧《雷雨》的录像,了解故事情节。2、通过阅读课文或观看录像,要求学生明确课文中出
本文标题:《雷雨》教学设计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73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