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最新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最新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最新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爬天都峰》教学实录【第一篇】课后反思:语文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能够感人,情能够育人。《爬天都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处中,能给人以很多的启迪。因此,我将体验情感作为自己此课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以说促情,使学生较自然地将课文主人翁和作者的用心情感化为己有,并将在学生人生之路上刻下深刻的印迹。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资料,再从思想资料走出去,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我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悟,去思,去自由表达,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以到达善读善悟,让学生欢乐的沉醉于语文的海洋。言为心声,抓住两次对话,以主角体验的方式,通过填补内心空白,让学生通过语言的外衣,洞悉思想的本质。教师引导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以真情告白的方式,强化了感受,引起了共鸣,既丰满了主角形象,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与情感同时出现,总目标中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潜力,注重情感体验。如何通过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就需要充分的感悟,设身处地地发挥想象,受到文中感情的激励,如从片断中老爷爷和我登上山顶的喜悦中受到感染,去联想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事情,从内心感受到战胜困难的喜悦,真正体会感悟和朗读紧密地结合,以读促思,以思促说,体验情感的过程。《爬天都峰》课堂实录【第二篇】设计意图课文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爬上天都峰的事。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体会善于从别人身上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解决困难的道理。第一课时的侧重点为学习要认读、书写的生字,以及了解课文大意。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并由爬山的情形引出两次“我”和老爷爷的对话,并把朗读和体会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起到了以读促想,以想促说,以说促读的目的。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参考资料,少熬夜!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重点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生情1、播放课件:舒缓优美的音乐伴着清脆动听的鸟鸣回荡在教室中,看天都峰的风光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天都峰在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联钵盂峰,海拔1,810米,为三大主峰(莲花、天都、光明顶)中最险峻者,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峰顶平如掌,有“登峰造极”石刻,中有天然石室,可容百人,室外有石,象醉汉斜卧,名“仙人把洞门”。以往顶极难登,明地理学家罗洪先嘉靖年间来黄山也望峰兴叹:“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明万历二十四年(1614年)普门和尚历经千险,始至峰顶。后人凿石开路,装置石柱、铁链扶栏,今游人可安全登顶。峰头远眺,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有诗赞曰:“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3、课件出示天都峰图片,师生共吟关于天都峰的诗句:⑴何年白日骑鸾鹤,踏碎天都峰上云⑵任他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二、朗读课文,初识生字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⑴轻声读课文,侧重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⑵同桌互读互查,把生字读正确。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⑴检查读音。陡(dǒu)决(jué)参考资料,少熬夜!前鼻音:攀(pān)颤(chàn)链(liàn)后鼻音:勇(yǒng)(2)字形难点。颤:左右结构。第十三笔是“—”。(3)理解词语。笔陡:可以联系学过的反义词:笔直犹豫:拿不定主意。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文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爬——注意“爪”字旁的捺要长一些,“巴”字要小些。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四、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自由读课文,给课文标上段序,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朗读处理信息。⑴天都(dōu)峰⑵“我”和爷爷、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⑶天都(dū)峰⑷“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到一位老大爷⑸天都峰位于安徽省黄山⑹天都峰位于山东省泰山⑺似(sì)乎⑻似(shì)乎⑼假(jià)日知识桶垃圾桶第二课时一、读课文,整理课文小诗1、自由读课文,整理课文小诗天都峰高路笔陡,铁链直挂三千尺,叫人生畏心发颤。假日生活真快乐,爸爸带我去黄山,黄山最险天都峰。老爷爷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终于征服天都峰。鲫鱼背前来留念,互相鼓舞力量大,胜利只属勇敢者!望而却步正犹豫,忽闻背后传人语,白发老人志气高。2、集体连读这首诗,想想哪节诗写了“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过程?并找出有关段落读读。二、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老爷爷和小妹妹,一老一小勇攀登,终于征服天都峰。)1、提问:“我”是怎么爬天都峰?划出动作的词语。(“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参考资料,少熬夜!2、出示句子,填空,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我向峰顶爬去。(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历尽艰辛,遇到了很多困难。同时有了胜利的喜悦。)3、朗读第六、七段,体会爬山时的奋力和成功的喜悦。三、抓住爬山前后两次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变化。小组合作分块学习:㈠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假日生活真快乐,爸爸带我去黄山,黄山最险天都峰。天都峰高路笔陡,铁链直挂三千尺,叫人生畏心发颤。)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2、指名读,齐读。3、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4、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㈡学习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望而却步正犹豫,忽闻背后传人语,白发老人志气高。)1、自读这部分内容,划出老爷爷和“我”的对话。2、出示句子: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3、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学生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小结。(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实际上是互相羡慕、敬佩,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4、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读出一老一小既怀疑又敬佩的语气。)㈢学习课文第八、九、十自然段。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1)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2)小妹妹为什么说“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3)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这“勇气”体现在哪里?(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小参考资料,少熬夜!怎么敢爬天都峰呢?)2、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读出爬山后的激动心情。)4、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因为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励,互相学习。)5、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6、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四、拓展练习1、启发感受:“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2、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要善于从别人身上获取力量,增添勇气,把事情办好。《爬天都峰》教学实录【第三篇】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按住ctrl键点击查看更多小学资源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1.读:自读课文。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汲取:吸取。犹豫:拿不定主意。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出乎意料,令人敬佩。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第二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围绕课题,质疑。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本文主要写了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写我和老爷爷。)2.理清思路:小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是写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天都峰之后的对话(8-10自然段)3.抓住山峰险势,通过朗读,理解我的心理。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顶峰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诉我们峰顶很高,是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天都峰高耸入云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写出了石级壁陡实指天都峰之险。挂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吗写出了自己在险峻山势面前担心,怕爬不上去,用发颤写出了当时害怕的心理。在朗读时一是读出山势的险峻,陡峭;二是读出来作者心理的紧张与担心。4.抓住奋力而攀,通过朗读体会登峰之艰难。①我奋力向峰顶爬去。奋力读时要加强语气,读出充分鼓起劲来,尽所有的力量爬。参考资料,少熬夜!②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
本文标题:《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1997372 .html